第二十一屆佛學初階班結業論文
何謂八正道
鄧家威
八正道:「正」字巴利文(SAMMA),梵文SAMYAK,意思是含有「完美」、「圓滿」、「中正」和「正當」等。佛教的中心思想是說明人生是苦的,而苦的類別可分為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佛陀第一次初轉法輪說法,亦以「苦、集、滅、道」四聖諦為先。佛陀告訴我們:現時我們最需要知道的智慧,因了知「四聖諦」才可知道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關係,了知如何才停止這些苦(即息,滅苦──滅諦)。從四諦中之「苦」與「集」,我們認知生命現象的本質是「苦」,透過和苦的接觸與觀察,探究其根本之原因在於「無明」和「渴愛」,從不斷的實踐,不再作苦因,當下體證苦之止息「滅諦」,由此確立滅苦的方法,即解脫之道,也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見道」後的聖者循此八支所攝的「正道」斷除一切所餘的煩惱,究竟解脫:
一、 正見──由「覺支」所引起,對事理如實知見。「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應當正觀眼之無常。如是觀察名為正見,因此正見生厭,從而離喜貪,離喜貪故,說心正解脫。」(一)世間正見──正信善惡因果,生死流轉(凡夫)和涅槃解脫(聖者)。(二)出世間正見──如實正觀世間集,如實正觀世間滅。即對四聖諦緣起的如實知見。
二、 正思惟──由「正見」所生起的無顛倒分別思惟。另外亦可譯作正確的思想,或正確地思惟,其包含有意念、態度或意向等特質,一切的妄念和傳統思惟方式都不再困惑我們,從如理思惟,達至更深的悟解。
三、 正語──由「正見、正思惟」生起一切如法合理、正確的言論。「正見」可被具體化地表現在語言上,即正當的話語(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柔軟語、真實語、愛語)。
四、 正業──於行、住、臥、修持作出一切如法合理的行為。正業可解作正當的身行,離一切惡行,修一切善行。
五、 正命──正當的活命方式,從事正當如法的職業,維持生命。
六、 正精進──勇猛勢力,策勵其心相續無間。我們應常生起四正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
七、 正念──「念」字分開為「今」字和「心」字,即當下心之狀況,正念即時刻對起心動念的覺察觀照。正念包含的特質,有專注、留意、不忘失和覺察等質素。
八、 正定──身心清淨,專注一趣,入「無漏定」。正念無間,常在覺(定)中。正定是覺察和瞭解,是對身心的全面觀察,即是覺知思想和感情的每一個活動,包括表層和深層的活動。它不是有關思考或抽象的東西,而是直觀現象的本身。
在佛教裏,有各種修行法門,這些法門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而「八正道」也不出此三學。戒、定、慧三學即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此三學之踐行,有相關的次第,互相補足而成就。在戒學方面,我們實踐正語提昇說話的質素,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說話如實及帶有善意。另外,我們更要堅持實踐正命及正業,促使我們警醒身口意的行為,不但有止惡行善的作用,更能增長覺察的能力,幫助觀察身心實相,也即是幫助我們增長正見及正思惟,幫助我們遠離貪瞋癡。在定學方面,我們時常堅守正精進、正念及正定。當我們做任何事都等持或心生一境,即提高專注力,平衡不散亂的心意,只有我們高度專注和覺察敏銳的心,才能直觀生命的實相。
總括而言,如果我們能夠徹底實踐八正道,就能幫助我們消滅貪瞋癡,從而熄滅人生之苦諦。實踐八正道,不但能使我們踏上人生解脫之路,更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人生的道德標準,領會人生更深層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