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妙華會友)

 

佛在世的時候,對弟子只是講了《阿含經》,所有大乘經典都不是佛在世時出現的。所以有人就認為:大乘非佛說。佛滅後第一次結集經典,根據紀錄是五百弟子參與結集。而佛陀的弟子甚多,這幾百人不可能代表佛所講的全部理論;尤其是佛陀的精神,這幾百人的立場,更是代表不了。因爲他們比較保守,有很多限制,這些人控制了場面,就未能把所有進步的精神和佛陀的本意,全部清楚地結集出來。後來,一些有胸襟,有眼光的人,他們把曾與佛陀直接接觸而得到的感覺,表達出來,再加上對佛陀偉大的身教和言教的懷念,就造成大乘經典的出現。所以,我們要知道,佛在世時雖然並沒有直接講「大乘」的字眼,大乘經典雖不是最初出現的經典,但佛陀表現出來的胸襟、氣魄、量度和慈悲,只有大乘經典才充分表露出來。因此,我們除了承認《阿含經》是依佛親口所說,也要承認大乘經典是佛的本懷所集出的經典。

所有大乘經的體裁差不多,都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個部分。這種判別的方法,是中國晉朝道安法師發明的。所以,佛教界有一名言:「彌天(道安法師的別號)高判,今古同遵。」

序分專門講證信序和發起序。每本經都是用「如是我聞」來開頭,這是說當時有人聽到佛這樣說,而此人把內容記錄下來。第二句是「一時佛在」某地,與多少大比丘俱。「一時」代表講經的時間。講出時間、地點、人物,這就是證信序。發起序是講出說法的因緣。每本經說法的原因、說法的條件,都不相同。序分通常在第一卷的第一品。每本經的正宗分的品數,各不相同,但通常都有很多品。流通分是最後的部分,通常講述佛說法之後,菩薩和所有弟子都很歡喜,法會現出種種瑞相。

經典依這種方法分判之後,我們就能知道:哪個部分最重要。每本經的序分和流通分,我們都可以簡略地看,不須浪費時間去研究菩薩從哪裡來,叫何名字,有何功德。而正宗分,是重要的部分,是教我們修行,教我們增長智慧的內容,則要詳細看。這樣閱讀經典,才是會讀經的人。可惜有的人看大乘經,則不是這樣,他們看到序分講述天龍八部和很多菩薩參加法會,威勢很大,竟然喜歡看這部分,時常念序分中佛菩薩的名字,念得很開心,而卻忽略了正宗分。

其實,經中這些佛菩薩的名字,根本不須多念,只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已經足夠了。我早晚都只是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爲釋迦佛曾在人間出現過,在印度降生,曾有偉大的作略。所謂一佛代萬佛,佛佛道同,佛佛功德無異。

我們看大乘經,要用藝術的眼光來看。藝術有一種誇張的成分,特別是抽象畫,就更加誇張。任何書法、美術、音樂等藝術作品,如沒有作者本身特別的情感誇大給你看,你就不會感動。這是藝術家必須有的一種才分,不是用普通的手法去表達主題,而是用作者自己由成熟而發揮的才分,裡面有誇大的成分,但人們可以接受,可以共賞。這種誇張,人們不但不會說它是假的,反而會覺得他的情感是真實的,這才是成功的作品。技巧可以學,但才分卻是學不到的。

在大乘經裏,我們通常看到大地六種振動,天雨曼陀羅華,天人歌舞伎樂。如果你不把這些場面當作真實,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藝術表現,雖然不是在你面前發生,但它代表的意義是真實的,表示佛菩薩說法時感動天地,令世間有所改變。你不須考究它在哪裡發生,何時發生。

另外,大乘經所記載的,有多少天龍八部,有多少聲聞,有多少菩薩參加法會,這些都是大菩薩在定境中見到的,屬於宗教,以我們的境界,當然是見不到,你不接受也不能表示沒有這些境物。我們也不須去追尋歷史上究竟哪裡有這麽大的會場,可以容納這麽多大菩薩。

菩薩的定境是不可思議的,比藝術加工的場面更誇張。我們要有兩種見地去看大乘經,當見到一些奇異的境像,我們不要執著這些境像,不要經常想著要見識一下天龍八部,見識一下諸大菩薩。我們只取境裡所譬喻的、所象徵的意義,瞭解這些景象背後所代表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有智慧,這樣讀大乘經就沒有障礙,才不會讀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