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淨慧

 

十一月二十日中午,明聖法師陪同香港瑞深法師,以及十七位香港妙華佛學會會友參訪本院。院長性廣法師盛情接待。午齋之後,一行人於嵐園座談,妙華會友請性廣法師開示人間佛教的禪修思想,性廣法師表示:

一、從龍樹《大智度論》與初期大乘經典,可知菩薩亦學聲聞禪法。禪定能夠訓練心性的穩定,情緒的安穩。觀慧的基礎能夠讓我們對於世間有無常、無我的深刻的體認,對成功與失敗不會過於執著。

二、菩薩入世,必須以「世間解」為目標,要用良好的方法來協助眾生。導師說:「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以聲聞的禪觀基礎來加強身心的「堪能性」,將有助於成辦菩薩事業。

三、從經典的流傳來看,也可發現:初期大乘經開始流傳以後,已經不太強調四禪八定──禪定之學,也少談種種聲聞觀智;大都是提到種種三昧(三摩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每一回參訪,每一位菩薩都教他一種三昧的解脫法。這些菩薩可能是教師、數學家、建築師、航海家。他們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用無比的專注力開發智慧。原來,菩薩的定慧二學,不是離開人群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學得一身的本事之後,再出來度眾生,而是在眾生的場域裡,依三昧力而不廢利生事業,完成般若的修學。因此菩薩的禪波羅蜜,有其不共聲聞的部份。

四、大乘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最大的特色,就在利生的現場,就在利生的當下,以利生事做為所緣,而得到心的等持,那就是一種三昧。在心的等持中,對該件事情做到最好,這就是一種智慧的啟發,這也是「世間解」的功課。當然,這要有無我、空的智慧,才不會受到名、利、權力的束縛。

此時,昭慧法師已從輔仁大學授課結束,返回學院並趕到嵐園,接續性廣法師的話題,講述「人間佛教的修持觀」:

一、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起先是為了面對傳統佛教中「鬼化」導致向下沉淪的力量,基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心情,而亟欲讓佛教向上提升;這一定要先改變思想。如果沒有一套思想的論述,作為推動改革的火車頭,改革是很不容易進行的。導師以畢生心力遊心法海,甚至往上推溯印度佛教,這才發現到問題早在印度就出現了,那就是「神化」的佛教。

二、離此「鬼化」與「神化」的二邊,依阿含與初期大乘的思想,吾人應該要依現有人身來修行。人身,一來環境苦樂參半,二來知、情、意三方面都有某種的程度的進化與淨化,這就是所謂的「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知、情、意三方面進化到某一種程度,即能獲得人身;但若知、情、意退化,則亦將退出人道眾生之列。因此應該把握現有知、情、意潛力的資源而向上提升,乃至成就佛道。

三、跟其他宗教比較,就可發現此一重視「即人而成佛」的特質。基督宗教認為人是有局限的,這使得人不能自我救贖,一定要透過上帝給予救贖,人的自我局限被名為「罪」或「原罪」。這種對心性局限的觀察,佛法中也有,把它叫做「無明」或「愛」,而不名為「罪」。基督宗教認為,人既然有罪,就像地心引力拉著,不可能騰空而起一般,一定要有上帝把自己拉起來,這叫做救贖。佛教卻認為:不要靠外力救贖,就著人性的知、情、意的進化,向上提升,就可解構那致命的地心引力──「無明」或「愛」,當然,這要透過八正道的修持。

四、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理論,並不是一套標新立異的個人思想,而是要回溯佛陀本懷。因為,把佛陀神格化了以後,無形中把佛陀當做崇拜及祈求的對象,並且認為只有到達天界才可以成佛,佛陀在人間成道,只是「示現」而已,一講「示現」,修道成佛的效力就打折了。人們難免要問:凡夫怎麼可能做到呢?於是佛教走向類似救贖論,強調要透過佛陀與菩薩的救拔,才能夠超越人性侷限的地心引力。這樣一來,自己奮發圖強,就現有的環境作改善的動力就減小了,老是希望有佛陀或菩薩把我們拉拔過去。嚮往他方淨土,而把這世間當作是寄宿的地方,這種過客心態,自亦無心建設人間淨土。

五、禪宗是自力宗教,可是方法次第又不是那麼清晰,理論上的開展也太過薄弱,全面性的論述不足,而且禪者入山唯恐不深,因此讓世人對佛教有著消極遁世的印象。導師提出「人間佛教」思想,有很強大的對治意義,正是對治傳統佛教中,他力思想或隱遁心態太濃厚的傾向。

六、這樣一來,也就難免樹敵,批評導師思想的言論從各方面湧來。崇尚他力思想的人,不欣賞導師的自力建設人間淨土論。喜歡隱遁形態的人,看不慣導師強調不廢利生事業的人菩薩行。更由於印順導師在法義上作抉擇,認為「緣起性空」才是佛法的正理,於是又有人拿「如來藏」思想來質疑他。每個時代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人間佛教」是一棒接過一棒,人間佛教的行者要在每個時代裡延續利生志業,並且積極回應挑戰,以免似是而非的說法混淆視聽。

七、一方面回應質疑,一方面也要面對當前的新挑戰。因此人間佛教要有清楚而無懈可擊的思想體系,並且在修行方面提供指引。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很豐富,性廣法師將這部分作了完整的論述,並且進一步提出「人間佛教禪法」的概念,身體力行並指導禪七,這才使得誣衊「人間佛教不重視修行」的說法,不攻自破。

八、大乘的種種三昧,確乎如性廣法師所說,超出了四禪八定的聲聞常道。此中風光,非聲聞所能體會,因此難免被視為「不務正業」。殊不知,大乘修行在資糧位中,並不限於禪堂中的靜坐,只要專心致力而忘我地奉獻身心,作利他行,就是修行──修「無我」之行。依循此途而超越無明與我愛,其福德、智慧不可思量。《金剛經》所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注意者:無上菩提之成就,正是在「無我」心態中「修一切善法」,而不是把禪觀之外的事務,統統當作打閒岔。

曾任妙華佛學會講師的楊福儀居士,向大家分享她去年來此參加禪七的心得。胡麗玲居士與一些會友,十分企盼能參加性廣法師所主持的禪七,並表示他們將挪出假期來台參加。

性廣法師表示:她因個人的禪學研究計畫,將有三年暫停主持禪七,至多是在昭慧法師或Susila法師的經論研習班(或研修營)中,輔佐講師以作禪觀教學。大家得知之後,十分失望,乃轉而期盼昭慧法師主持「阿含研習營」,性廣法師配合作禪觀教學。昭慧法師應允:會衡量行程與工作量,再決定是在今年或明年暑假,來舉行「阿含研習營」。

妙華會友在慧瑩長老尼的指導下,長期修學印順導師思想,也閱讀過兩位法師的著作。此時親聆兩位法師的開示,想必是備感親切。座談會結束後,妙華佛學會友敦請兩位法師得空至香港弘法。妙華佛學會講師馮志強居士向昭慧法師提起:他在教授部派佛教課程時,從悟殷法師的《部派佛教》相關專書中獲得非常豐富的啟發,去年的第七屆印順導師思想學術會議論文集中,見岸法師的論文亦讓他印象深刻。他並告知:當昭慧法師的《人菩薩行的歷史足履》出版之後,慧瑩長老尼告訴他:「你一定要看這本書。」他看了以後,淚落而感動不已!

 

 

(轉載自<<弘誓96期,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