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印法師 主講
2007年12月10日講於香港妙華佛學會
劉潔芬筆錄 孔亮人整理
(一)
在台灣,很多研究和推廣印順導師思想的人,往往只把導師當作是做學問的。導師學術成就故然很高,寫的書也非常多,但到底導師主張怎樣修行?導師修行的方法是什麼?很多人都看不懂。
中國一般的佛教徒,似乎都以為修行的法門就是參禪、念佛、修密和持咒。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其他奉行經教的宗派如印度中觀、唯識、如來藏,都是一種修行。
古時候的印度佛教,古時候的中國佛教,沒有為學問而學問,行持所學就是修行。我們現代人,卻把天台宗、華嚴宗當作是「解門」,而參禪、念佛、禪淨才是「行門」,這是不正確的分類。
佛教從原始佛教《阿含經》以來,修行離不開三個字:「戒、定、慧」,稱為三無漏(無煩惱)學,怎麼可以無漏?怎樣可以斷盡煩惱?怎麼能成阿羅漢?都在這三學。無論各宗各派,都對這三學極為重視,這三學實在太重要了。
在印度的宗派,從來沒有因為主張某種修行,而產生一個宗派出來。每個宗派都在修禪定,沒有因為修禪定便要有禪宗。也沒有一個宗派因為要持戒,便生一個律宗出來。不論是何宗何派,都是要持戒守律的,無有例外。
但印度人反而會從思想法義上、見解上的不同,分類出不同的宗派。這是深入佛法之後,就會發現到這些問題。
(二)
我們研究印順導師的思想,沒有正確認識到導師怎麼說修行,只把導師當成一個只做學問的學者,那是不對的。現在開始來解釋我的題目「深觀廣行的人菩薩行」……
先說「深觀」的「觀」。漢傳佛教有止觀,天台宗就有小止觀和天台止觀。談到天台宗,大家都以為是它的判教有名,其實天台精法在於止觀,連印順導師也曾推崇天台的止觀啊!
甚麽是判教?就是判斷。印度佛法有三藏十二部,這麼多的教典,都翻譯過來,我們怎麼樣把它分類?怎分高層、低層?哪些經典是契機?哪些經典是契理?有些是比較契理,比較了義。有些是比較契機,比較方便。有高低,有深淺。把它們通通組織起來、分類、判斷一下,就叫做判教。
現在很多人跑到緬甸、斯里蘭卡學禪修,又叫禪觀或內觀。禪的修法,禪的觀照,內心的觀照。為什麼這裡會叫做深觀?稍後便會解釋一下……
(三)
最近不論在台灣或是香港,都普遍聽到人們這麼說:「南傳佛教有很好的修行法門耶!藏傳佛教也有好的修行法門耶!」眾說云云,我們漢傳顯教的修行法門,感覺上好像末落了,不明顯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
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經歷魏、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曾經出過不少高僧大德,全都收錄在《高僧傳》內。曾經翻閱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書中所說的高僧們,禪定功夫修得非常好!
南北朝時北方的五胡十六國,是胡人統治,胡人當國王,他們大部份都信佛。北魏、北齊、北周,個個皇帝都信佛,他們時常喜歡去拜訪高僧禪師。曾經有位皇帝,剛聽說深山有位高僧,禪定修得很好,立刻便起程去拜訪他。皇帝帶著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不多時已來到禪師居處的山門外。不見禪師出來迎接他,皇帝不以為已,直接向禪堂走去。皇帝與眾來到禪堂門口,都被嚇得瞪大了雙眼,瞠目結舌,立著不動。應該說是不敢動才對,因為在前面,竟有幾隻老虎走來走去,皇帝與眾哪敢再越前半步。再往內看去,禪師就坐在禪堂內,還有兩隻老虎在禪師旁邊哩。皇帝一時之間都不知如何是好,只有站在原地。這時卻見禪師用左手拍左邊的老虎,說道:「睡覺,眼睛閉起來。」又用右手拍右邊的老虎:「睡覺,眼睛閉起來,今天有貴賓來,不要嚇跑人家。」兩隻老虎竟乖乖的將眼睛閉起來。站在外面的皇帝,對這位修行功夫可以達到降龍伏虎地步的禪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佛教剛來中國的時候,受到本土道教的強烈排斥。那時的胡人皇帝,也想看看兩教的高下,便把一位高僧和一位道長請來,就在殿前比賽,看誰的神通厲害?那位高僧只是漫不經意地,叫隨行侍者沙彌,把他的袈裟拿出去,放在皇帝面前。然後對那位道長說,如果他能夠將袈裟拿起來,就算他嬴了。道長聽罷,滿有信心走上前去,伸手便想將袈裟拿起……但奇怪的事發生了,無論道長怎樣費力,扳扯拖拉,也動不了那件袈裟分毫。當皇帝看得呆住之際,高僧叫沙彌去把袈裟取回來。沙彌竟輕輕的就將袈裟拿起,皇帝讚賞不已。
五胡十六國時代,全部皇帝都是在馬上得天下。他們根本不會聽你講道理,他們只是要看你的預感、神通、靈異……所以佛教來到中國,僧人固然要深通佛法教義,還要隨緣方便,示現神通。縱是窮兇極惡之人,也會折服在神僧之下……
北方符秦的皇帝苻堅,曾發動十萬大兵攻打南方,直取湖南襄陽,卻只是為了要搶一個釋道安法師回來!法師佛法深湛,還精通天文地理,國家興衰也可預知。一個道安法師,已能抵上十萬之師,苻堅當然取之而後快。後來苻堅又再攻打南方,要與謝玄對疊。未開戰之前,與文武百官商議,一半贊成一半反對。苻堅最後去問道安法師,法師早知後果,勸苻堅不要去打這場仗。苻堅思量久矣,最後還是忍不住好戰之心,揮軍南下,與謝玄在淝水一戰。結果苻堅一敗塗地,後來還生病死了。北方敗陣,南方的東晉從此就穩定下來。
先介紹以上這些典故,是想說明在中國古代,佛教的禪定修行不單止非常流行,而且得到很好的成就。只是到了明、清朝,佛教偏重了拜懺、超度、做水陸。這些法會做得多了,便被人誤會,以為中國佛教沒有禪定的修行。千萬別忘記,咱們天台宗的止觀法門,止觀就是禪定修行,還包括了小止觀、圓頓止觀、摩訶止觀等各種法門,每種法門都很有名。
北魏時的洛陽城,有一位楊衍之,寫了一本《洛陽伽藍記》,伽藍就是佛寺。書中記載,洛陽城裡的佛寺非常多,其中許多佛寺是專修禪定,如止觀,數息觀,四念處觀,都是非常聞名。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南傳禪修也是修這個,這是次第。
(四)
佛滅後五百年,印度佛教已經傳入中國,而且是大小乘一齊進來。到了佛滅後一千年,已經是中國的唐朝,西藏才開始有佛教!那時印度的佛教已經轉變為密教了,所以傳入西藏的,是密教化的佛教。反而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在佛滅後兩百年左右,由阿育王的兒子,將當時部派上座部的佛法傳過去,就成為今天的南傳佛教了,比傳入中國還要早啊。所以,斯里蘭卡等地所吸收的,都是原始佛教,部派上座部的佛教。
二十多年前,我自己一個人跑去泰國,所見所聞使我很震撼!泰國人都不相信觀世音菩薩,泰國和尚也不知道有阿彌陀佛,因為他們不信大乘嘛!因為印度開始發展大乘的時候,甚至後來的密教,南傳佛法已在當地生根,已經不再吸收印度佛教,這是相對應的。
諸法因緣生,正是有因有緣,傳承了南傳佛教。也是有因有緣,形成了藏傳佛教。都是有因有緣,成就了咱們中國漢傳佛教。我們並不需要因為自己是何派所傳,就去毀謗其他宗派,我們都是同樣地皈依三寶啊!
如果我在台灣為信徒辦皈依,我會對他們說,不能謗佛,不能謗大乘法、小乘法、原始佛教《阿含經》的法。甚麼部派的法都不能謗,就算密宗的法都不要謗,都要尊重、隨喜。學了佛法,就要明白各有各的因緣。身為佛門中人,卻還抱有門戶之見,就是對佛法研究得不透徹、不周嚴、不深入。
(五)
「深」,是甚深。「觀」,是觀照。「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修行的時候在觀照,修甚深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空性的智慧。所以這個深觀就是深般若,深般若就可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從龍樹菩薩的看法而來的……
龍樹菩薩說,緣起無常、緣起無我、涅槃寂靜,是三法印。緣生緣滅,生滅無常,觀三昧無常,觀因緣和合無我,有次第。南傳很強調次第,先從無常觀,緣生緣滅,生滅無常觀就是次第。但龍樹菩薩說,這種次第差別觀,是為鈍根人說的……
利根人可以直觀般若,直觀平等觀、無差別觀,所以叫做深觀。不需要次第,觀一切法平等,觀一切法無差別。龍樹在《大智度論》裡面說,無常是落入一邊,常也是落入一邊。無常是什麼?生滅無常,如幻如化無自性。常,也是如幻如化無自性。常和無常,作無差別觀。無我是一邊,我也是一邊。我與無我,都是落在兩邊。要行中道,就是不落兩邊,直觀無差別。
有是一邊,無也是一邊,離有、無兩邊,就是行中道。這個深觀,是觀生滅,不生不滅,是一,是無差別。同樣,緣生緣滅的生滅,生滅與不生不滅,其實也是一。生滅,是有為法。不生不滅,是無為法。有為法的如實相,就是無為法。有為、無為,其實也是無差別!
(六)
我們先回到修行的出發點吧。在印順導師《成佛之道》一書中,其中〈三乘共法章〉第一句便指出:「一切行無常,說諸受皆苦,緣此生厭離,向於解脫道。」三乘共法的緣覺、聲聞乘,他們是知苦,厭苦,要離苦,要出世去解脫,所以發出離心。真正渴望解脫的修行人,一定是深刻體驗到身在世間的苦,徹底了解世間就是苦,這叫做苦聖諦。如果對世間的苦沒有深刻透徹的感受,解脫則是空想,修行終難成。
菩薩與阿羅漢有不同之處。菩薩知苦而不厭苦,悲愍眾生苦,不忍眾生苦,發大慈悲心、大菩提心,不離世而入世!印順導師說過兩句話:「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很多人都會覺得,往生極樂世界還來不及,跳出輪迴也來不及,為什麼願生生世世在這個苦難人間?有何值得留戀?這就是菩薩行,印順導師他是不忍眾生苦啊!
菩薩有證入涅槃的能力,卻不般涅槃,要再投胎輪迴為眾生,因為具備般若智慧,悟得「無生法忍」,忍而不證,不去證入涅槃。無生,就是空性智慧的意思,叫做不生,一切法不生,通達一切法,不生不滅。何以為忍?即是「知而不證」,菩薩有這個般若空性平等觀,觀世間如夢如幻,世間無自性,是空,但卻不證入那個空……
《阿含經》有個譬喻故事,有一個人在沙漠旅行,途中沒有水喝。他不斷在沙漠找水,終於給他找到了一個水井。從水井往下面看,真的看到水了!但他只是站在井上面看,卻沒有打算怎麽去弄水喝……這個譬喻是說,已經看到了水,還會懷疑有得救嗎?有水就絕對有得救,死不了,這是不疑不惑的事。知法見法,就等於在沙漠中見到水一樣,見水而暫時不喝,見涅槃而不般涅槃,這就叫到「忍而不證」。
印順導師說,菩薩不斷盡所有的煩惱,不修甚深禪定,留下可以控制的煩惱,這樣的煩惱,是有意義的煩惱。但如果選擇長留人間天上,萬一稍為不慎,作了惡業,墮落在三惡道,豈非真是自尋煩惱?《雜阿含經》裏就有幾句話:「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經百千劫,終不墮惡道。」意思是,雖然我們還是流轉在這六道輪迴的凡夫,假如你在世間能夠保持正見(八正道的出世間正見)增上的話,你一定不會墮入惡道的。
之前說到的深觀,是通《阿含經》內提到的八正道出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是通達三法印的哩!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果 從緣起去解釋這三句話,就是緣起無常,緣起無我,緣起性空。
(七)
我這一生還有煩惱,還有習氣,我的煩惱沒有斷盡,還有一些業障。可是,我發了菩提心,在菩提心的引導下,使我抱持著的聞、思、修,能夠進入般若空性的智慧。然後我再修習人天三種資糧:布施、持戒、禪定,就能長保在人間。最後還要加上正見──般若的空性智慧。
印順導師批評我們中國人修行,有點兒像買彩券。要不然就中獎,通通都贏,若不是就通通輸掉。導師也讚嘆泰國、緬甸的南傳佛教,他們不會說:「今生不了道,來生披毛戴角還。」中國佛教卻有這個觀念,今生參禪沒有明心見性,念佛沒有得證,不能了道,就要墮落了,好像有點兒壓力……導師說人家南傳的信徒,認為我這一生曾經皈依三寶,曾經參加過八關齋戒,曾經布施,曾經持過戒,曾經禪修,就已種下了善根,播下了種子,種下了功德。今生今世有親近過三寶,善因、善緣、善業,有過這種功德,雖然是少分功德,但是憑著這種功德,就能生生世世永遠不墮落,常常見佛聞法,充滿法喜,充滿信心。這才是真正的學佛啊!
如果學了佛,一天到晚都在自怨自艾,我業深障重啊!罪業深重啊!這可真的有點問題了。而且,懺悔業障時想著,無量劫以來罪業深重啊!你怎麼知道你業障是無量劫那麼深重?你是從哪裡知道的?導師說,原始佛教《阿含經》那種懺悔,只是懺悔今生今世。此生中,自己記憶過去有錯,便要懺悔。那多生多世前的你怎麼知道?別要亂想,自己想一大堆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罪過來懺悔,是不必那麼嚴重的。
今生能夠皈依三寶,今生能夠遇到善知識,今天能夠見佛,那種法喜,那種力量,實在是見到光明,見到彼岸了!是不會退墮的。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猶如今日生。所以,就算我們這一輩子沒有斷盡煩惱,也沒有關係。但如果這一輩子,你沒有成就正見,沒有見法得法,這才是最可惜。
(八)
大部份修行人,都會依四念處法門。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在印順導師的著作裏,也很重視和強調四念處,《佛法概論》、《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也說到四念處。四念處就是修行次第,觀身不淨,不只是觀不淨而已,還要把握身體的當下。能吃多少?能睡多少?能走路多少?你對自己的體力、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狀況知道多少?你對自己的身體到底了解多少?其實是所知有限……
四念處有時是融合去觀,例如身念處和受念處,結合來一起觀。從觀身開始,再從身體的受去觀,由受起念,再觀念的當下,我現在起了甚麼的念頭?念頭怎樣生?念頭怎樣滅?
比較深的是法念處,難度比較高。到了法念處,就差不多要通中觀的了。所以,我覺得四念處真正修得好的人,能契入中觀,不會排斥中觀。中觀看不懂,表示他四念處也還沒有真正做好,還是在做文字功夫而已。
佛法有些地方是可以融會貫通的。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段說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空空、大空、涅槃空、第一義空……共十八種空。內空就是講「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空。外空是講色、聲、香、味、觸、法空。內空、外空,內外皆空。龍樹菩薩引《雜阿含》的資料來解釋,他把《阿含》與中觀貫通,解釋得十分精彩。
(九)
大乘有說方便法門,一直到了明朝、清朝,民間文化的普及,大眾所見到的全是一些佛門經懺。佛教被誤解了,那個是不能當作佛教啊!但是也有人卻因為經懺而信佛的,所以不用太過排斥哩……
我有幾位信徒,知識水平很高啊!是美國讀書回來,本來什麼都不信,可是他很孝順他的媽媽,等到媽媽過世的時候,大家請師父來念《地藏經》,師父對他說:「要跟著念,不能上班,一定要給媽媽念經,七七四十九天啊。」為了媽媽,他真的照著念《地藏經》,也念了好幾部經。漸漸地,因為《地藏經》的內容感動了他,竟然開始信佛了!所以說,經懺佛事也是度人方便的一種,並非一無是處的。
(十)
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人所熟識。普是普遍,廣大。普門,就是廣大的門啊!《妙法蓮華經》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都在《普門品》展現出來。《法華經》開權顯實,三乘歸一乘,開始的第一、二品,已經很有意思。佛陀要開佛知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要暢佛本懷。但讀起來時,卻是千迴百轉。經中所述,等到羅漢退席,有些人不敢聽都退席,佛陀這時才開始說一乘妙法。那是大乘剛出現,初轉大乘法門的時候,《法華經》所描述是沒有那麼直接,所以才會這樣的。
台灣有位南傳比丘,他是台灣人,本來學北傳,後來去拜南傳出家,他竟然把《維摩詰經》拿起來,「啪!」的一聲丟到地板去。正因為《維摩詰經》裡面,不但指責和忽視阿羅漢,更把羅漢貶得那麼低,那麼沒價值,南傳的人受不了。
《維摩詰經》就等於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直接說大乘貶小乘。不像《法華經》說得很溫和,很委婉,慢慢的才講出來,這個跟時代背景有關係。佛陀一品一品的說,直到來到《法華經》的二十七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乘發菩提心、六度廣大門、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妙在「隨類現身」!
你要度眾生,就要隨類現身。例如修習四念處,每個年紀階段有不同的感受。小孩、小學生、中學生、二十多歲的新人類、我們這些老人類,對四念處都各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們就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做媽媽的會為孩子傷腦筋,孩子的感受,他的心靈、想法、表達、性情、困難、煩惱、愛著、追求,全都是需要你去體會的。你如果四念處修得好,又明白到隨類現身的話,你就會跟你的孩子融入,跟孩子可以對話、溝通。
(十一)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擁有很多的標準。自己要怎麼怎麼,全都是我執、我見。所以,我執和法執,是我們要破的!四念處修得好,第一個就是破我執,第二個是破法執。所謂我執我見,我的解釋就是「自我的盲點」。每個人可能都有自我的盲點,做老師的、做父母的,甚至政治人物、政治家,包括哲學家,可能都有自我的盲點……
十二因緣說無明,第一個要說就是無明,便是自我的盲點。法執,則是客觀的盲點,外在客觀的盲點,叫做法執。我們常有自己主觀的意識,自己先設定一個框框,一個標準,一個見解。所以佛經常說,我們有我見、我執、我愛、我慢、我貪、我癡,都有一個「我」存在,可真累啊!
你忘記了自己,自然能夠會想到別人,為別人服務,為別人隨類現身救苦。「廣行」兩字,簡單來說,「廣」是廣大、寬廣。廣行者,便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包容、廣大的一種修行。六度行就是廣行。
雖然說阿羅漢是一心一意,只顧自了自度。不過,現在泰國、緬甸的比丘們,也不見得是如此。你看最近緬甸的比丘,他們看見老百姓那麼苦,政治那麼腐敗,大家對百姓們都起了慈悲心,發動了菩提心,穿著紅色袈裟,一同走出來,和百姓們共同進退哩!
只要是正法,就可以行聞、思、修,千萬不要狹隘。也不要毀謗那一宗、那一派,要廣結善緣,包容多元的文化。心胸要大,不要一宗、一論、一派,別這樣將自己放入一個框框內。在台灣,還有標榜一師一道,一輩子跟一個師父,一輩子只跑一個道場,叫做一師一道。《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不是作了五十三參嗎?他參學了五十三個師父啊!跟觀世音菩薩隨類現身,都是廣行。所以大乘這個「大」字,印度叫「摩訶衍」,就是廣大的意思,心量廣大,心包太虛。
我們學佛的人,心量不能太小喲。我們喜歡導師的思想,可是我們也要尊重別的宗派,隨喜別人。
(十二)
說到人菩薩行,記住印順導師人間菩薩的這個「人」,就是「諸佛皆出人間,非從天上而得耶」的意思!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諸佛,皆出人間。成佛都在人間,天上不能成佛。《成佛之道》第二章「聞法趣入」說:「生死流轉中,人身最難得,憶梵行勤勇,三事勝諸天。」三事就是: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人身難得,並不是天身難得啊。
人菩薩行,要體會到人間的智慧、感情、意志力。和孔子所說的三德:智、仁、勇,不謀而合。人菩薩行,也是要去體會人身的可貴,人間的難得,人間的意義。我們不會去求天菩薩,不去嚮往天菩薩,我們要做人菩薩!天菩薩就是密宗,天神、天龍八部、鬼神、夜义、羅剎都是菩薩,叫做天菩薩。我們人菩薩所作的憶念行、梵行、勤勇行這三事,都勝過在天上耶!
《阿含經》的一個故事說,三十三天其中的一個天,有延命壽終,還有助念。他們念甚麼呢?是念佛、念法、念僧,欲求生到人間哩!諸天圍起來,說要往生到人間。為甚麼要生人間?因為人間有佛法僧三寶。《阿含經》還說:「人間於天,則是善處。」意思是人間與天上相比起來,是更完善的好地方。雖然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一貫道,都是嚮往天國、天堂,福音是在天堂。但佛教卻說,諸佛皆出人間!生命解脫的真理,生命得救的福音,是在人間,不在天上。
(十三)
我來香港,發覺香港學佛的人挺多的。昨天畢業典禮吃飯,與馬少雄老師,及當司儀的陳居士一起聊天:「香港真是福地耶!」有道是:富貴學道難。香港是享福的地方,卻有這麼多的人學佛。我感覺是火宅中生蓮花,三界如火宅,火宅生蓮花。在香港要追求享受快樂實在太容易了。五蘊就是想要快樂,大家都向財、色、名、食、睡順著享受去。在這種快樂、容易享受的環境中,竟然存在如此多善根,去聽經聞法,要修福修慧,真是很殊勝喲!
憶念勝,人的智慧高,人為甚麽會是萬物之靈?因為我們六根具足啊!人身已得而又六根具足,但不學佛的人,六根都在享受、墮落。慾望多、追求多,一直迷一直迷下去,墮落了。但是學佛的人,六根會轉過來修福修慧,背塵合覺,向上增上,智慧覺醒,生命覺醒,大徹大悟,至證真理。所以,六根具足也是難得。
人不但智慧高,而且感情豐富,這叫做梵行勝,學佛是否需要捨棄感情?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薩埵是「覺有情」啊!我們要有感情,但是要有覺照在導引。導師常說,以智導情,以智慧導引感情;以智化情,以智慧淨化感情。所以,學佛的佛教徒要有菩提心,要關心社會,關心眾生,不是無情卻有情!
人菩薩者,菩薩要有菩薩的氣質。學佛人要開朗,要積極。佛教徒不要悲觀,悲觀就錯了。但我們也不是隨便樂觀啊,要適中。
第三事,勤勇勝,就是個性跟意志力,性格跟意志力。人有個性,驕慢的慢性。潛意識的慢性表現出來,叫個性、意志力。我常說,沒有個性,不是人;太有個性,難做人!
人一定要有個性,就算出了家還是很有個性,個性跟我們驕慢的習氣有關。如果個性表現好的話,就是意志力,能夠堅持立場,不妥協,立定目標,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堅持百忍,修行就是要修忍。做善事我就要做善事,精進就是要精進。這個要靠勤勇勝,意志力。不向惡勢力低頭,不同流合污。堅持是意志力的表現,也是勇氣的表現。這是很重要的哩,學佛的人要看得破,要放下就放下。但到要擔當的時候,要提起就提起!
(十四)
印順導師的著作那麼多,而且很多都是專題深入研究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讀得懂。但我可以在這裏介紹給大家其中四本,《學佛三要》、《佛法概論》、《成佛之道》和《佛在人間》,最起碼讀完這四本就好了,不用太多。這四本書差不多把導師的修行方法都說出來了。
好,我們大家來發願:我們要把印順導師之思想,在香港積極的推廣開來!不怕辛苦!要勤勇,要擔當!我們發願,現起勤勇勝,願生生世世,都能把導師的教導延續下去!
修行不是一輩子的事,是生生世世修的。一生一世修,也只不過六、七十年吧了,太短了,來不及修到甚麽,一下便過了。人生太短暫,但生命好在還有生生世世!機會無限多,因緣還可以把握,還可以創造,希望就在生生世世,所以不必害怕生生世世,有正見的人,不會害怕。有般若智慧的人,更不會害怕。有菩提心的人,完全不會害怕。所以,不要焦急擔憂這一生沒有證阿羅漢,別以為往生不了就要完蛋,千萬不要誤聽謠言啊。應該要常懷高興,因為這一生能夠聽聞佛法,能夠遇到善知識,能夠成就正見,常得法喜,光明就在前面啊!
(十五)
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娑論》有道:「待死如愛客,去如至大會,多集福德故,捨命時無畏。」我們看待死亡,好像接待一個貴客,喜歡的客人。貴客來我們家當然好啊,遇到貴人,會送來好運,會帶來好東西,我們當然歡迎了。死去之後好像去參加美好宴會一樣,因為我在生時,多集福德之故。生時我有布施、持戒、修定、發菩提心、參加八關齋戒、聽經、聞法,就是種種功德啊!
所以,人要往生時,要思惟什麼?思惟你在生的功德,把好事盡量都想,充滿歡喜,那便在捨命的時候,已經無畏無悔了。這個功德,絕對是功不搪捐的。
在《阿含經》來說,這是見法得法,法住智、涅槃智,通達因果,通達業報。信佛首先要信因果、信業報。善因、善緣、善業,善報是跑不掉的。
還想說說「功德迴向」。龍樹菩薩認為,功德是不可以迴向送給別人的。你做很多功德,就算想迴向送給人,那都是很少份,非常少,根本沒有辦法送給人。
功德雖然不可以送給人,但功德的果報就可以送給人。得到果報之後,就可以送給人。即是說,你有功德的話,當這個功德之果報還沒有現前時,你想分享給人,是送不出去的。等到你得到果報,像得到一間房子、一部車子,你把車子送給別人那就可以了!所以,果報可以迴向給人,功德不可以迴向給人,就算有,那是少分而已。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一定沒有辦法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