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樹居士解答

何翠萍筆錄

 

聽衆問:世人說:「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對不對?

黃居士答:這是基督教的話。我們布施給人,一定比接受別人的布施爲好。因爲能有財物去布施,是一種福份。接受布施,就欠缺這種福。以世間的立場來講,「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是對的,講出了事實。但你布施時,如果想著我有福,這就不對,與我們今天所講的布施波羅蜜多不同。這句話只可對普通人講,如果他很吝嗇,你就勸他:「施比受更有福。你想有福就要去布施。」實際上這句話的層次不高,如果你拿著捐款箱對我說:「施比受更有福,捐多些吧。」那你就侮辱了我,你怎知我不知布施有福呢?你又怎知我求福呢?所以,對佛教中人,我們不用說這句話;對不知佛法的人,就要說這句話。我們聽完布施波羅蜜多就知道,我們布施不是求福的,對我們講這句話簡直是白費氣力。如果看見某些籌款獎券的獎金多,就去買某種獎券,這完全沒有意思。別人用獎券引誘我們:「這獎券有很多獎金獎品,多買些啦。」我們不應該受引誘,這對我們來講,是與法不相應的。

 

聽衆問:我們的力量有限,不是人人都很有錢,當遇到賑災救難時,有的人只能捐幾塊錢、幾十塊錢或幾百塊錢,似乎幫助不大,就會很慚愧,只得這麽少的錢,不知應否捐出?

黃居士答:我記得《阿闍世王授決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佛在世時,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是佛陀的弟子,很擁護佛陀。他的兒子阿闍世,殺了自己的父王而登上王位。他最初是惡人,後來皈依了佛陀。有一天,在王舍城,阿闍世王吃過晚飯,覺得沒甚麽事可做,就想起去供佛,於是吩咐人拿五百斤油去點燈供佛,令整個精舍很光亮。當時城中有一乞食的老婦人,她是信佛的,聽到這天阿闍世王供佛,她也想供佛,但沒有錢,正如剛才那位老菩薩所說,自己沒有能力,心裏很慚愧。供佛是佛教徒應有的行爲,佛在世時,每天都有很多人去供佛,就是現在,我們在家裏,也早晚供佛。

那位老婆婆,當天乞了三文錢,但三文錢買不了多少油,可是也沒有辦法,因爲天就要黑了,要趕快去賣油的地方買油。賣油的店主說:「老婆婆,三文錢用來買食物吧,你買油做甚麽?」老婆婆說:「我聽說阿闍世王今晚供佛,我也很想供佛,我怎能少少供養都沒有呢?我雖然沒有能力,起碼我現在也乞到三文錢,我就用這三文錢買油供佛。」店主說:「婆婆你供佛的誠心,令人感動,我給雙倍的油成就你。」

老婆婆顫抖地拿著油走到精舍點燈供佛,本來那些油很少,但經文說,老婆婆點的那盞燈,一整晚都沒有熄滅。第二天天亮的時候,佛叫弟子目犍連熄滅燈火,晚上再燃點。其他所有的燈一弄就熄滅了,只有老婆婆的燈,始終不滅。目犍連覺得很奇怪,這燈油不多,爲何弄不熄呢?他就去問佛陀。佛陀說:「目犍連,縱使你是神通第一,也不能撲滅未來佛的油燈啊!」原來,老婆婆點燈的時候,她向著佛的居庭,五體投地恭敬地發願:「願我今天點的幾文錢燈火,能作爲我未來成佛的張本。」換言之,她供養佛陀,不是想求福。這老婆婆很了不起,如果她用乞食所得的三文錢去供養佛,是爲了求福,那麽,她的福最多只得十文錢、百文錢、千文錢或萬文錢,有量有限。而貪求福報,還會引起很多煩惱。這樣子求福,經常用貪心去做佛事,就與世間的凡夫沒有分別,只不過,別人供養的是上帝或神祗,而你供養的是釋迦牟尼佛,只是對象不同,性質沒有分別。但如果你能明白佛法,能有一念的般若正智去布施,並知道現在自己的布施,不是爲了甚麽,而是爲了救衆生的苦,爲了增加將來成佛的資糧,自己現在雖然是很差,但不斷修行就會有智慧,有福報,有智慧福報成爲大菩薩的時候,就可以做無量利他事業。自己今天雖然沒有本事,但也要盡己所能,有多少就布施多少。所以,老婆婆的福德和因緣,就比阿闍世王深厚,他即使用五百斤油供養,但所燃點的燈火一撲就熄滅。阿闍世王很富有,他供養一千斤油都沒問題,而且,他是吃了飯沒事可做的時候,才想起佛陀在那裏,不如今晚去布施。這種布施,無論一千斤,一萬斤,心量都不大。

但如果我現在把自己所有的錢財,哪怕是幾塊錢,全部用來布施,再加上我的般若正智的心,無所求的心,只有救衆生苦難的心,這樣的布施就很大,區區幾塊、幾十塊、幾千塊錢,就變成價值連城。我們陸續用這個心來布施,我們的布施就大於捐一千萬、二千萬的人。

也許有人會想:這樣的話,善長仁翁發了財,豈不是沒辦法做好布施?他們有幾十億,幾百億財富,他們捐一千萬,別人都會說他們捐得不夠。

其實,確有善意的布施,他會第一時間去布施,在最需要的時候布施。有的人會千里迢迢親自去布施。做得最好的布施是親手布施,用完全無求的心,令得到布施的人,立刻解決眼前的痛苦。這樣的布施,無論捐多少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你的財富多,就多捐些,少就少捐點。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是不是富於啟發性啊?經名所說的「授決」是授記的意思,佛如果說某某弟子在若干年後,在某某世界成佛,成佛時叫某某佛,這就是授記。佛在此經對目犍連說:「你不能撲滅未來佛所燃的燈。」這句話就是授記,佛不是爲阿闍世王授記,而是爲老婆婆授記。

你可能會有疑問:「她是乞食的老婦人,甚麽都不懂,也會成佛?」我們須知,她可能未讀過書,可能窮得一無所有,但她的心量大,智慧高,知道不用求福。我們很多人,雖然讀過很多書,很有錢,但只知求福,拜佛如同拜神一樣,求佛賜福給我們,這不是很愚蠢嗎?所以,這篇經文所講的故事,值得我們銘記。

 

聽衆問:甚麽叫寂滅和涅槃?

黃居士答:寂滅是涅槃的狀態,我們通常用寂滅描寫涅槃。寂是靜的意思。不是坐著不動打坐是寂滅的靜,而是要我們在工作、讀書或做家務時,心境保持平靜。怎樣才能得到平靜呢?因爲我們明白道理,已知世間的根本道理,只是欠缺悟證,未能入於聖者之流。我們在日常生活裏,已經得到部分的醒悟,知道活在世間不須愁苦,所有煩惱都是自找的,明白了這些,就會放下、自在,即使工作很忙,心境也能保持平靜,不只是靜坐時才會靜。

達到靜的境界的人,即使在世間做很多很多事,與很多人交往,同人打交道的時候,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沒有波動性,這就是寂。

滅是滅除一切煩惱。寂滅通常是連在一起說的,如果未能達到寂的境界,只會惹煩惱,又怎可滅除煩惱呢?所以,寂與滅,就成爲涅槃的性。涅槃是一切已經不再有波動,不起貪瞋癡,不再輪廻生死。

我們因爲思想不適,不住攀緣外境,因而煩惱不堪,自己束縛自己,不能停止輪廻。不停就是得不到靜,停了才是寂滅。滅了生死,沒有了生死的束縛,就叫涅槃,涅槃是清淨自在的。得大自在,並不是不用吃飯,不用做事,而是仍要如常生活。《中論》有一句話,表示涅槃與生死的不同:「受諸因緣法,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爲涅槃。」「受」即是被因緣法所束縛,因緣法是存在的,我們不能離開它。但爲何聖者在世間很自在呢?我們凡夫在世間卻不自在呢?因爲聖者不受因緣法的束縛,聖者照樣吃飯,照樣做事,但他們不被吃飯做事所束縛,這就是涅槃的境界,不是真實有一個叫涅槃的東西。

我們說佛很自在,很慈悲,有三十二相莊嚴,得到了大涅槃。這只是施設一個名詞叫涅槃,其實沒有所謂的涅槃與不涅槃,當聖者有受用,能做到慈悲,自在,寬懷,甚麽都不會令他迷失,甚麽都不會令他波動,他就做甚麽也不會憂懼,這就是「不受諸因緣」,就是涅槃的境界。他不受因緣的束縛,但不是不在因緣裏做事,他照樣做人,或爲男爲女,或爲父爲母,或爲子爲女,他都照樣去做,做什麼角色都不受束縛。他並非不落因果,而是不昧因果。

 

聽衆問:所有宗教,是否可以超越,做到「一以淨爲本」?

黃居士答:在人間暫時不可以。不同地區的人,他們受到地域的影響,有不同的思想,所以我們不能限於一個宗教,一定要有多個宗教。有多個宗教,就有多種主張,有多種做法,就不可能用一種道理去統攝所有宗教。如果地球很小,大家全部住在同一個地方,那就容易辦。但既然分開了,有大山有大水,一定是有不同的思想,如果強迫大家統一,就會很痛苦,反而變得不清淨。

所謂清淨,是要大家皆大歡喜,才是清淨。如果以我們的思想統禦其他的思想,無論我們的思想多麽高貴,多麽純正,能接受的人也不會很多。所以,我們不須有這種心情。

講到清淨,其他宗教沒有佛教那樣的講法。世間的宗教,只可以改爲「一以善爲本」,但這個「善」也未必完全包括。因爲所有宗教的範圍很大,有些古怪的宗教,根本不是善的,有些宗教是以維護權威爲本的,我們只能勉強講它有一點善意。善對佛教來講,並非徹底無瑕。佛教不可以以善做宗旨,因爲善並非不含惡。在相對法來講,善裏有惡,惡裏有善,是分不開的,我們只能用清淨的「淨」來超越善惡,才可以看到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特質。

有的人爲了表示友好,就對我們說:「你們佛教是善,我們也是善。」這種講法,我們姑且同意,其實我們豈止善呢?我們講清淨,他們沒有這種意念,沒有理會到這層次,以爲善很了不起。以佛教來講,清淨才是了不起,我們修般若,修布施,都是以得到清淨爲本。各位無論捐多少錢,如果心裏不是真心想幫災民,稍爲有少少的私心,都不算清淨。清淨是很純潔的,就如我們的眼睛,雜有少少毛髮都不舒服,有沙塵就更不舒服。不過,我們現在仍有自私的感覺也不要緊,慢慢修改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說:「我還有私心,未夠清淨,不宜捐錢。」我們不需要這樣,我們姑且先當作善事來做,但我們知道自己做得還不夠,一邊做一邊改除我們的習氣,終於有一天會變得清淨。我們不要少看布施,當我們的布施做到清淨的時候,其他五度也會做得清淨,我們持戒就不會爲自己,精進也不會爲自己。所以,由布施做起就最好,因爲最能考驗自己是否清淨。是否清淨,自己是知道的。別人看見你做得怎樣清淨都不算數,我們要捫心自問,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否清淨。

 

更正:前一期(0九年第一季妙華會訊)第31頁第七、八行  

一面要反過來理會「色即是空」

改為:  一面要反過來理會「空即是色」。

我們因為排版出現差錯,特向黃家樹居士致歉。

各位若要深入瞭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義,請參閱黃家樹居士主講,妙華佛學會出版的《心經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