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佛教史」結業論文

淨土宗 陳卓然

 

1.0 淨土思想的根源

佛教之創立,最終目的是令眾生離苦得樂。現實的人生極不圓滿,世人需面對各種各樣的苦痛與煩惱,此等苦痛與煩惱的根源主要來自自己的身心,最主要是受到貪瞋痴三毒的困擾,故此佛陀教導我們,如果我們要脫離令我們痛苦的煩惱,就必定要在自己的行為上下工夫,透過修行,潔淨自己的身心,才能得到快樂。

我們居住之處所,有各種煩惱與污穢的存在,故此稱為穢土,人居其中,不得自在,因此世人渴望能有一處清淨的樂土,可供修行及居住,永遠不受煩惱的困擾。

諸佛慈悲,為了度化眾生,便發大誓願並以清淨功德莊嚴國土,以確保眾生在安樂清淨的環境中安心修行。

在廣大無邊的宇宙中,有無數的佛和淨土,如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閦佛的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的東方琉璃光世界和彌勒菩薩的兜率天等。其中以阿彌陀佛的淨土最為人所熟悉,故此以下所述均與西方極樂世界有關。

 

2.0 往生淨土的條件

雖然往生淨土需得佛菩薩的接引才能成事,但這祇是助緣,最重要的還是需靠自力,在身口意上下功夫,包括持續修習下列各項作為主因,命終之後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1 信願行三資糧

修行淨土者需具自信心,深信自己本具佛性,只要誠心懇切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命終時,必得具大宏願救度一切有緣眾生的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淨土。故此,淨土法門就是結合自力他力的方便殊勝法門。至於行持方面,則有正助二行,正行指持念六字洪名的正因,助行則指廣行眾善福德的助緣。

 

2.1.1 持名念佛

將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繫在心頭,行住坐臥,念念不忘,藉以肅清心中的妄念,而顯露出佛性的德能。

 

2.1.2 淨業三福

根據《觀無量壽經》所說,三福為淨業正因,是求生淨土的基礎,就像蓋房子時必建之地基一樣,不可或缺。

淨業三福的第一福為人天福,需修持的項目為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及修十善業。第二福為小乘福,需修持的項目為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為大乘福,需修持的項目為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第一人天福要我們做的,其實是四件事,就是孝、敬、慈和善,這四個字是修行的大根大本。孝養父母並不只是在物質上滿足父母的需要,正如孔子所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師長是教導我們成材的尊者,恩德跟父母的相同,所以值得我們尊敬。慈心不殺,內容不單指不殺這一樁事情,還要我們盡心盡力地去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修十善業,就是要我們在身口意的行為上只造善業,不造惡業。身三善業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四善業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三善業是不貪、不瞋、不癡。所以十善業是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應持的標準。依照這個標準來規範我們的一切觀念、言行,才能奠定人天福報的基礎。

人天福所說的是世間法,而二乘福則是修學出世間法的起點。受持三歸是指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有受持三歸才算成為真正的佛弟子。但受持三歸並不祇是在形式上受持,還需要真正實踐,所以有自性歸依之說:即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意思是要我們通過自己努力不斷修行,產生正知正見,最後徹底消除煩惱,回復清淨無染的本性。具足眾戒,其實就是要我們守法:遵守世間的法律及出世間的佛法,這樣才有可能從凡夫昇華到聖者的境界。至於不犯威儀就是要我們守禮節,每個人都要知道自己的身份、職責、義務,盡心盡力地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得圓滿,弘法利生就是每個佛弟子應盡的最重要責任。

淨業三福的第三福就是大乘菩薩福。要成為菩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發菩提心,亦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落實四弘誓願的承諾。深信因果所指的,除了世間所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外,還有《華嚴經》所顯示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意思。讀誦大乘是菩薩修行的重要方法,了解大乘方等經典除了自利外,還需將所學所知回授大眾,使眾生聞法後智慧頓開而厭離生死,欣羨涅槃。勸進行者是法報施,法施能令人出世,功德不可比倫。

 

由上述可見,修持淨土法門者,除了要念佛至一心不亂外,還需廣修功德,才能得生淨土,故此阿彌陀經上有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3.0 求生淨土與菩薩精神

作為大乘佛教的一宗,淨土宗亦非常強調菩薩精神,修行者除了自己努力精進求生淨土外,亦需念及其他眾生,將自己所修功德迴向於彼,務求令一切眾生均能得生淨土。

淨土宗的菩薩精神,從世親菩薩所造的《往生淨土論》中可見一斑。以下是該論中有關菩薩精神的部分節錄: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菩薩出第五門,利益他迴向行成就。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此外,在日常的早晚課、佛七法會等誦文中,此等菩薩精神亦隨處可見,例如:

淨土文:「…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由此可見求生淨土的目的是為求得菩提道然後廣度眾生。

 

佛七末後大回向:「…蓮花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可見修行者於淨土得道後還需回入娑婆度眾生,頗有人間佛教的意思。

 

由此可見,佛教的往生淨土,並不等於外道的生天。佛弟子並不以淨土為永遠的歸宿,當修行圓滿,證得佛果後,必然要回入娑婆,再次負起度化眾生的工作。至於近代有人謂人命終後數小時內不可被觸摸及移動,否則可能使亡者痛苦而起瞋心,因而不能往生淨土。若如是,則與提倡器官捐贈此等菩薩精神是否有不一致之處,是一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4.0 總結

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教的一宗,修持者雖響往極樂世界的莊嚴殊勝環境,但並不視該處為一永久歸宿。修行圓滿後,還需不捨眾生,從而乘願再來世間度化眾生,實踐菩薩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精神。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

 

 

參考書目

 

淨業三福講記 淨空法師

往生淨土論講記 印順導師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 于凌波

妙華佛學會中國佛教史課程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