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偉
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各位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你們好!今天是妙華佛學會第23屆佛學初階班之結業禮,感謝大家有緣來參與這一盛事,同時我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初階班同學致答謝詞。
對我個人而言,今天確實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在學佛短短不足9個月的時間,我已經三次參加佛學結業禮,第一、二次是我剛剛在臺灣普廣精舍參與初階班結業禮舞臺劇演出,而今次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站在臺上作正式的致謝詞,有什麼講得不好的地方,請各位多多包容。
現在,我想借著這個機會感謝梁志高導師、梁志賢導師、胡文德導師、洪真如導師、何翠萍導師(排名不分先後)一直以來悉心教導,不問回報,不問收穫,讓我們在學佛道路上茁壯成長。也感謝所有志工的辛勤付出,讓我們可以安心地聽課。
坦白說,當初參加妙華佛學會佛學初階班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為這裡不用收費,這確實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另一大原因就是,這裡沒有什麼入門資格或門檻。這和儒家萬世師表的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不謀而合,原來佛陀就是這樣對待眾生,不論貧富貴賤,聰明愚笨。
當我開始深入學習的時候,我又發現佛教所說的「無常」跟我國五經中之名著《易經》裡面提到的「變易」的道理也是相通的。我學佛以前接觸最多的是基督教,我相信好多人都有直接或間接地接觸,甚至像我那樣,都參與過不少他們的團契、主日崇拜等活動,他們都主張仁愛,慈愛等,特別當你成為他們的一分子,他們對你更加慈愛。佛教也說「慈悲喜捨」、「我佛慈悲」,與其他宗教的仁愛、慈愛教義似乎很相近,但我覺得佛教經典更超勝,就好似一本百科全書一樣,不過,這本百科全書是應用於我們的人生,教導我們怎樣活在當下。
學佛不單是一些教義規條或書本裡的人生道理,更重要的是著重實踐和體驗,試問又有什麼比實踐更為重要?五戒十善等通通都是需要經過實踐,而且實踐之餘更講求修心,修心而不講求形式化的拘泥表面功夫。不論禪修打坐的時候在修行,走路臥睡在修行,甚至現在演講也在修行。
這次致謝詞內容我都不知道怎麼寫才好,說是代表了佛學初階班的同學來演講,但同學給的意見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我個人的想法,不過也給我一個自由的空間把這致謝詞完成。其實我以往做很多事情都好依賴前人的經驗,總覺得前人走過的路,我再走一遍應該不會錯的,結果這次我沒有這樣做。 原因之一,我從各種渠道包括網絡上,沒有找到合適的佛學結業禮的致謝詞,另外就是我想到學習佛學本身是沒有固定的方式,沒有特定的要求,所以我寫致謝詞也應該從心而做。
好多人學佛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緣,排除了一切業障才能夠走上成佛之路,有些人跟隨父母初一、十五吃素,再從誦經開始;有些人就從禪修課、佛學班慢慢學習汲收理論,有些人可能碰到不好的遭遇,想寄託於佛教;有些人看完佛經覺悟而直接出家;更有些從小就出家誠心向佛,總之每個人學佛都各有因緣。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但眾生因迷妄的深淺,而有賢愚、明昧的不同。
除了剛才提及的因緣,佛教也重視因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老聽到「前世肯定做錯了什麼,今世有報應」,「我前世肯定欠你太多,今世你回來跟我討債」。不論大家相不相信因果論,前世今生等,結論還是要做好自己本分,作為父母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子女、培育自己的子女;作為子女應好好孝順父母;作為老師應好好教育下一代;作為學生應該尊敬老師;作為同事、朋友,應該互相幫助、互勵互勉,可以的話更儘量對社會作出一分貢獻,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最後我深信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這句說話來解決,可能好多人都聽過「面對它 接受它 處理它 放下它」。
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