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真如

 

在學佛的過程中,我們常說修行是一條很難、很長遠的路。要從貪、瞋、癡及內心種種不安、難過、忿恨和創傷中解脫出來,真不是易事!

 

學佛是為了自利利他,經驗使我們感到,有些時候助人是比較容易的,有些時候郤比較難。這些經驗都令我們可以有跡可尋,令人更了解自己的內心的模式,透過了解去恰當地運用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幸而能透過自省找出這些模式,改善其壞處,應從覺知開始,漸漸令其失去左右我們的力量;運用善處,加以培養,亦可以幫助自己輕鬆地發揮一些美善的質素。

 

在心理學中,曾經有些學者嘗試找出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的一些普遍心理法則。從這些心理法則中,一方面我們可以了解自己心理層面的運作,另一方面亦更能知道別人的感受及想法。心理學家們舉出的問題是:什麼因素令人們的助人行為有所增加?

 

1. 內疚感(guilty feeling)

內疚感,乍聽之下乃是一種負面情緒,理應盡量去除。但是原來它亦有其用處!

心理學實驗證明,內疚是令人增加助人行為的一大原因。實驗中任意邀請了幾百位大學生,將其分成兩組:一是A組:實驗組(experiment group),另一組是B組:對照組(control group)。

A組(實驗組)同學進入室中接受問卷調查之前,一名便衣心理學家(conferderate)裝扮成另一受訪同學,與其談話,更告訴這名同學,問卷的正確答案大部份都是B!

此同學進入實驗室後,被問及有否聽聞過這個實驗的內容。大部份同學都否定有所聽聞。完卷之後,另一名實驗員便問該同學現在可否幫助一下問卷的統計工作。

另一方面,B組(對照組)同學沒有遇到那便衣心理學家,所以沒有聽過有關實驗內容的言論。此組同學亦要做問卷,及被問及能否幫忙統計問卷的資料。

結果顯示,A組同學平均願意幫助問卷統計工作的時間為60分鐘,而B組則為5分鐘!心理學家怎樣去解釋這個巨大的差異呢?

他們認為A組同學經過這種刻意製造的騙局:因曾聽到有關問卷的內容,又再否定曾經聽聞,於是大部份同學的內心都因為說了這個謊話,而產生了一點內疚之意。這一點的情緒令內心有所失落,所以還是希望做一些好事以彌補這種感覺!

 

2. 幸運感(lucky feeling)

除了內疚感之外,另一種有趣的情感——幸運感,也可以令人更有助人之心!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心理學家們在十字路口擺地攤,向路人勸捐。

過馬路者通常有兩種人:一是遵守交通規則,綠燈亮才過馬路的人;一是衝紅燈之人。原來美國交通警察在執勤時,先要吹一下哨子。這些心理學家選擇了一些衝紅燈的人,在其過馬路之時吹哨子。這人當然被嚇一大跳,再看沒有警察,登時如釋重負!

及後,他們經過攤位而被邀請捐款。實驗結果發現,那些衝紅燈、被嚇、再釋懷之人,捐的善款是最多的!心理學家解釋這種現象為「幸運感」可令善行增長。

 

3.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別人的做法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這是老生常談;但其影響的程度有多大呢?心理學家對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做過很多實驗,其中旁觀者效應也會影響到助人的行為。

有一實驗很有趣:心理學家在一條走廊裡裝扮肚子痛!

參與實驗者做好的問卷後,必須一個一個地經過這條走廊,看見一名「肚痛」的心理學家。結果發現,如果參與者單獨走過走廊,他上前慰問心理學家的機率是90%。但是,如果有幾位「路人」與參與者一起走過走廊(其實是另一些心理學家裝扮的),而那些「路人」對那肚痛者都不理不睬,那麼,這人上前慰問肚痛者的機率只有30%!

心理學家解釋說,這種奇怪的現象反映了人們普遍都害怕他人不接受自己。即使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其他人都不去做,他們也不敢去做;反之,即使一些行為有問題,如果是普遍人所做的,他們也會跟著做。人們總是希望得到社會接納,而不想太突出自己。

 

4. Compassion悲憫心

悲憫心這種情感,佛教徒一定感到異常熟悉。心理學家做過許多實驗,發現人們判斷是否幫助眼前的事故,很大部份是依據該事物是否令人產生悲憫的感覺;同樣的內容,如果沒有了情感沖擊,觀者的反應及幫助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實驗不勝枚舉,其中有一個實驗量度悲憫心與犧牲精神的關係。在準備室中,參與者首先聽到一些非常和諧的宗教音樂。這種音樂是經過測試的,聽者都報告這種音樂使人產生悲憫的情懷。然後他進入一所電撃室,測試員說受測試者身體不舒服,請求他幫忙做這個電撃測驗,其中會受到輕微的電撃痛楚。在準備室聽到和諧宗教音樂的人,過半數都肯代替接受電撃,而沒有音樂陶冶的人卻少有接受。

 

這些有趣的實驗能夠給予我們什麼啟發呢?不難發現,人類不是全然理性的動物,許多感受性的元素都在支配著我們的判斷。作為佛教道路上的修行者,情感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呢?我們要消滅它嗎?壓抑它嗎?還是利用它?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提到四念處──對身心的觀察。當情感生起的時候,我們需要觀察。原來,當我們注意到情感的作用時,我們便能突破盲目的被情感所控制,從而能夠在情感中安然處理現實。剛才提到的旁觀者效應是一個好例子:當大學生被教導「旁觀者效應」之後,他們的「旁觀者效應」的負面作用便減少了,這在心理學裡稱為是覺知的效果(effect of awareness)。原來覺知情感,了解它的運作,是脫離其擺佈的第一關鍵。

 

第二層次,卻是對情感的接受。乍聽起來很奇怪,如果忿怒、傷感生起了,我們要接受它嗎?原來「接受」並不是放縱,也不是聽其指揮,只是對自身心理作用的了解和認知而已!諸種情感及面對波折的心理反應,都是人生在世,在經驗之中的必然,因為人的形體和心理結構,都有一定的共相。由這種了解和接受,對別人和對自己的怨恨都不容易生起,而該情感本身的力量也能因為了解和接受而軟化。原來諸種情感,都內含有待領悟的人生智慧。即使是內疚或悲傷,都可從生起的原因及我們的渴望中,看到一些生命的軌跡,使人更加了解內心真正的需要。

 

有了觀察、覺知、了解和接受後,最後我們自然生起了悲憫。由自身的省察,看見情感的局限而生悲憫;由見他人之苦、他人之身心的局限而生悲憫;這種心的柔和滋潤,自然令人不再容易生起怨恨、敵意、貪愛和執著,所以人的性情亦因修行而改變,不再是強忍憤恨或者迫令自己行善,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充滿善意和輕鬆。所以,佛道之修行亦言情感,只是這些情感都美好而不帶執著。慈、悲、喜、捨,不正是這些要培育的情感嗎?

 

所以,情感是自利利他的關鍵。透過自身的情感作為觀察的對象,不僅可以了解自己及別人的心理運作,更能擺脫情感欲望的操控,培養善意情感及淡化執著,最後從各種憂悲苦惱中解脫出來。由於曾經在各種情感之中徘徊過,我們更可以成為一位善解人意,通達世情、悲憫眾生的聖者!對於仍在苦樂中浮沈、在欲望中蹭蹬的修行者來說,即使煩惱仍未完全斷滅,但修行的方向真是美好極了,莊嚴極了。

 

參考書目:

 

Myers, D.G. (2008). Social Psychology (9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