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賢

我們的身體除了生病或受傷外,很少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我想沒有人願意令身體無故的產生痛楚。可是大部分有坐禪經驗的人,都曾在習禪的過程中體驗因久坐不動而出現的痛楚,外人多認為習禪者自討苦吃。

禪修者由於坐禪時久坐不動,身體較容易生起劇烈的痛覺,每當劇痛出現時,內心隨之而來的衝突不安,往往令人難於應付,此時大部分人都會立即想辦法解決,為眼前困境找出路,有的會嘗試集中意志勉強忍耐,有的透過某些方法使身體放鬆,當劇痛無法忍受時便轉換坐姿甚至起坐。這些方法的確使人感到產生效用,衝突不再,痛楚消退,內心舒服了,由極度掙扎變為平靜,柔順和安定。事實並非如此,衝突仍隱藏在這些偽裝背後,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當我們遇到痛苦衝突,心慣常的反應就是逃避,希望盡快遠離困境,無論是集中意志,強忍痛楚,或放鬆身心,善待自己等思想訓練,都是在為當下自己的心深陷衝突中找出路,可是這卻不能認清衝突的成因。要了解衝突,我們就要面對那劇烈的痛,那劇烈的緊張!

趨樂避苦是我們的慣性,所有人都希望免於痛苦,因此會想盡一切方法逃避痛苦。事實上痛苦能使我們意識到衝突,能喚醒我們的心去質疑種種境況,只要我們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逃避會以多種形式出現來蒙騙我們的心,只要還有逃避,就無法面對衝突,了解衝突,解決衝突。換言之,我們唯有不再逃避,不再以任何狡猾的方式逃避,直面那劇烈的痛和無懼強大的衝突,生命的智慧就在此刻開始產生作用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像坐禪一樣,每當遇上煩惱衝突,逃避好像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到處尋找代替品,為煩惱衝突尋找出路,尋找解脫的方法,其實這一切都是逃避煩惱的掩眼法,只要我們還為煩惱尋找逃避之路,煩惱便始終和我們一起。只要當一切逃避之門關上,智慧之光才會自然的自發的展現。當心不再逃避,在單純的,敏銳的,開放的和理智的狀態下,覺悟的生活便不再是宗教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