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四日晚

昭慧法師講於香港理工大學

洪真如筆錄

何翠萍整理

一、前言

 

首先感謝妙華佛學會的邀請!我與妙華佛學會的因緣,是由妙華佛學會的創辦人──慧瑩法師而來。慧瑩法師這一生,對我個人和性廣法師,及我們所主持的學院,都是護念甚深,恩重如山。我雖然在台灣很忙,這次過來是勉強抽出時間,但是妙華佛學會開了口,我一定要辦到。這本「支票簿」沒有限額,因為老人家對我的護念之恩,我不知何以為報!老人家一輩子就是法的實踐典型,她自己過的是最刻苦的生活,卻將美好的一切,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默默奉獻給佛教與眾生。現在老人家在安養之中,所以希望三天講座結束,在迴向的時候,邀請大家與我一同為老人家迴向,希望老人家的法體早日康復,久住世間,領導妙華佛學會弘揚佛法。

這次應邀來作三天演講,設置了一個總題——解脫道與菩薩道,三天裡又分三個主題。第一天的主題是「解脫道」,特別以「寂滅為樂」四個字為題。我們知道,台灣「法鼓山」的高僧——聖嚴法師,今年年初圓寂了。這在台灣是一件大事,整個台灣社會都非常重視,大家用殷重心看他怎樣交代他的身後事。他簡單地說:一切的舖張都免了,在靈堂上只掛四個大字:「寂滅為樂」。當時,有一些社會賢達和學界、社運界朋友,都問我一個問題:「到底『寂滅為樂』是什麼意思?寂滅有什麼好樂的呢?」

如果各位有機會來到台灣參觀法鼓山,就會知道,這是台灣北部的第一名剎!有人問我說:「如果是寂滅為樂,那麼建法鼓山幹什麼?應該是通通滅掉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建山?」

「寂滅為樂」雖然是佛弟子耳熟能詳的詞彙,但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是很陌生的觀念,而且這裡確實有一種辯證的關係,「滅」為什麼還會有樂?不是「生」才有樂可言嗎?平常人總會覺得擁有得愈多就愈快樂,為何少了反而會樂呢?這中間有很深奧、很寬廣的人生哲學,值得詳述。

聖嚴法師也是對我有恩的大德,所以在此特別用「寂滅為樂」,作為今天演講的主題,與大家分享此中意境,並用以紀念他老人家。

二、從「苦」說起,於「苦」覺知

 

我今天講「寂滅為樂」,是從「苦」說起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是「罪感」很強的宗教,他們認為人是有罪的。人的罪是什麼呢?是得罪上帝的罪。依於這個罪,人要受很多的苦。這些苦應如何解決呢?要與上帝和好,重構跟上帝的關係,要聽上帝的指示來做應該做的事情,要愛上帝,還要愛上帝所創造的其他人。這就像爸爸媽媽生了我們,我們要孝順爸爸媽媽,一定要與兄弟姊妹和好,這樣爸爸媽媽才會高興。這是一種家庭的、親情關係的擴大——愛上帝,所以要愛人,因為這些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兄弟姊妹要相親相愛,才是報答上帝的最好辦法。特別是要照顧那些最小的兄弟。這樣,實踐了愛而奉行了誡命。如果沒有這樣實踐,怎麼辦呢?那就有罪有罰了。有罪可以悔改,有罪又不悔改,就要等著審判。它的整個體系都非常清楚,這是一個「罪感」很強的宗教。

而佛教則是一個「苦感」很強的宗教。這是基、佛兩教非常大的差異與特色。佛教的苦感從哪裡來呢?從每一個人的切身經驗而來。每一個生命都會面對許多的苦和樂,沒有一個生命不是希望離苦得樂的。其實,我們從小,為了求學、為了求職、為了求婚,受過很多的苦。但是這些苦都是為了另一個目標,透過受這些苦的鍛鍊,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快樂,是這份期盼快樂的力量支撐著我們,不斷地努力和奮鬥。所以,總的來說,離苦得樂是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心情,我們都希望得到快樂,這點毋庸置疑。至於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用什麼方法來獲得快樂?這才是問題重點。依經驗法則,我們毋須爭議,到底我們須不須要得到快樂!

很多人誤解佛教,以為佛教一天到晚講苦,人生也沒有那麼悲慘嘛!為什麼儘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呢?他們錯了!佛法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的良好配方,而且不只開出一味藥帖,還有好多帖藥方,端看你的程度而決定下什麼藥,好讓你能離苦得樂。我們總不能罔顧事實地說自己沒有痛苦,因為這跟我們的切身經驗是不符合的。可是佛法也從來沒有說:只有苦而沒有樂,反倒是在覺受部分,清楚說明有「苦受」與「樂受」。而且有苦無樂,這樣的概念本身是矛盾的,因為苦與樂是比較出來的。生命如果能意會自己有「苦」,必定是有「樂」的體會,清楚「樂」是什麼樣的滋味,這才能在相較之下,判斷哪些滋味是「苦」的。所以,人生一定是有苦有樂的。

肚子餓了,饑腸膔膔;口渴了,咽喉很不舒服。這些痛苦可以解除,只要食物吃下去、水喝下去,就解除了痛苦。生病了,趕快去找醫生,打針吃藥就好了,那也是可以解除痛苦的。學業成績不好,多努力用功、多請教老師和同學,學業進步了,痛苦也就解除了。錢財匱乏,可以努力學好專業知識,一旦獲得公司錄用,痛苦也就解除了。

佛陀誕生在兩千六百年前,作為一位太子,他擁有的資源非常多,在他的生命裡,剛才所說的這些苦,他是沒有經歷過的。那麼,佛陀為什麼要修道呢?是因為他太敏銳了,在那麼快樂、如此享受的宮廷生活之中,他依然就著某一些接觸民間的機會,覺察到生、老、病、死苦,而這些苦,可就不是用其他方法所能解決的。

雖然現在醫藥發達了,疾病因為有了醫藥,所以很大程度有所緩解,但並不是徹底解除了病苦。我們依然要面對病苦,甚至由於科技發達,往往又出現了新病。例如:從前重病不久,人已經死了,現在一些插管、氣切、心肺復甦醫療科技,明明病人將死,還要把人拖延到死不死活不活,種種折騰,讓人宛如落到地獄一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我們不要以為有了醫療科技,「病」這一部份就可以得到解決,這是不可能的。

人總是會老的。我們的父母親,經歷過戰亂、饑荒等痛苦,活下去已不容易,所以人容易衰老,三、四十歲看起來就很蒼老了。我們這一代的人很幸福,我現在五十多歲,人們怎麼看,也不像這個歲數的人。我們現在有了比較良好與安定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對於老相感覺較鈍,總覺得可以延續青壯年的活力。但是再怎麼駐顏有術,到了八十歲,還是會出現老相,不可能永遠不老。

以前,老了還被視為「寶」,可以含飴弄孫;現在老了會被人當成累贅,敬老尊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在大學讀書的時代,老教授滿腹經綸,學校與學生十分尊崇他們,退休之後延任的可能性較高。但等我到大學教書的年代,老教授因年資較高,領的薪水較多,又因體能關係而學術產能減量,因此未必受到歡迎,一般會希望他們準時退休,因為聘一位老教授的錢,可以拿來聘兩位年輕講師。各位想想,連在行業金字塔頂端而德學崇隆的老教授,都已黯然變色,顯然在這個精算投資報酬率的時代裡,老苦的威脅感更強了。老了就被送到養老院。在養老院,說是說設備與看護較好,但住的全是老人,欠缺了孩童與青年的活力滋潤,彼此相看,愈看愈老。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樣,轉眼就會老了。看一看現在老人的待遇,就明白我們將來老了,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死」,更是一切未知,死後將到哪裡去?我們不知道。更何況,死亡讓我們與這麼多熟悉的人事物,忽然之間完全切割,內心是十分徬惶的。那種與當前的環境,在密切互動中所產生的熟悉感、依賴感,其實是很難割斷的。

「生」,我們也可不必說了,因為我們早已經被生下來了。事實上,生的過程也很辛苦呀!窩在母親的子宮裡,窩了九個多月才出來,也是不好受的。可是這些都過去了,沒有印象也無從說起。而老、病、死苦,是我們正在面對或將要面對的情境,所以印象比較深刻。而死後生到哪裡?也讓將亡之人備感焦慮。

佛陀發現這些人生至苦,已不是他所擁有的國家資源所能解決的。雖然他貴為太子,是未來的國王,但是他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於是他尋找「度一切苦厄」的答案。

所以,佛教的發展,是從對苦的覺知而來,這是佛教與基督宗教極不一樣的地方,它不那麼強調「罪」與「救贖」,它強調的是「苦」與「解脫」。它沒有說你得罪了誰,即便是得罪了佛陀,佛陀也不介意,重要的是你對老病死等衰敗現象,感覺苦或不苦。如果你覺得你樂不可支,佛陀也不會硬把你押到講堂來聞法,那是沒有意義的。眾生在這個階段,如果覺得不需要佛法,那就真的是不需要,但他有一天會感覺需要,這時正是佛法可以派得上用場的時候。因此佛陀雖然積極弘法,但對眾生於三寶之信與不信,他了無罫礙。

三、逆順觀照十二緣起

 

佛陀的整個修道過程,都是在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他曾經修習過甚深禪定,但是發現他沒有真正離苦。有禪定經驗的人就知道,禪定讓人非常喜樂。經裡形容禪定的樂受「遍洽浹」,全身每一毛細孔彷彿都張開、熨過,徹底地被甘露滋潤。即使禪定的樂受這樣美妙,佛陀的覺知力還是很強,他知道苦受並未成為過去,只是暫時潛伏而已;當定力退失之後,他一樣要面對微細煩惱與苦受。所以他放棄了修習禪定之路。爾後成道說法時,他一貫把禪定當作是修道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緊接著,他又去到耆那教的苦行僧中,修了六年苦行。他嘗試著接受「苦行銷舊業」的理論,看能不能用這種方法,讓未來可以苦盡甘來,獲致解脫。事實證明沒有辦法,他自己反而在過度營養不良的情況下休克了。好在牧羊女把羊奶粥灌入他的嘴裡,讓他的生命復甦。於是他放棄了苦行,而且歷年虛心投身知名宗教大師門下,接受過嚴謹的禪定與苦行訓練之後,他已確知在這個世間,沒有任何人能教授他離苦之道,他必須自己摸索。於是他坐在菩提樹下,自行以深徹的念力與定力,觀照苦的實況與根源,以及滅苦的境界與方法。這就是經中所述「四諦」,也是佛陀逆順觀照十二緣起的內容。

苦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佛陀仔細觀照,發現到問題在於眾生的無明與愛。「無明」是理智的錯亂,「愛」是情感的膠著。在理智錯亂、情感膠著的情況下,於是就有了「取」,被膠著的情感與錯亂的觀念支配著,意志執取這個、那個喜愛的對象,這就構成了業「行」。凡走過的都會留下痕跡,因此業滅過去而不失,是為「有」。

我們要抓,別人也要抓;我們想要的,別人也想要。我們與別人之間,很多衝突就出現了。我們想要的東西,環境未必能提供給我們;面對情境,煩惱就出現了。煩惱又使我們出現錯誤的行為,負面的情緒支配著我們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總之,理智錯亂及情感膠著,導致意志有所執取,業行跟著出現過失,於生死流轉中帶來了無盡的憂悲惱苦。這樣循迴無已,眾生付出了痛苦永不止息的代價。

佛陀自苦的現況而作逆向觀照,探索源頭,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問題能不能解決呢?佛陀再自苦的根緣而作順向觀照,原來無明與愛生起了,就會有取執的業行,由此,對生命深固取執之識,就開展了一段一段、一期一期的生命。有了生,就一定會有老、病、死苦。世間一般宗教大都希望長生不老或永生不死。但是佛法說,有生必有死,而且面對的是一連串的純粹大苦——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死亡是這一期生命的終點,但也是下一期生命的起點。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站的馬拉松(慢跑),毫無喘息停歇的機會。

既然看清楚了生死流轉的實況,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呢?苦是怎樣生起的,就該怎樣滅除。既然無明與愛是禍根,當然要斷除的就是這兩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一環扣著一環而滅,這就是「寂滅為樂」。當你已經知道苦的根源,從根源向下一節一節地斷除,就可以離苦得樂,這樣的「寂滅」怎麼會不快樂呢?佛陀深徹觀照而覺證了解脫之道,他是無師自悟的。

四、梵天勸請住世說法

 

佛陀以寂滅為樂,體悟到清涼、安穩、自在的涅槃證境。慈悲的佛陀當然期盼,能向眾生分享這樣的解脫之樂。這時,展現在他眼前的是芸芸眾生的愚癡相。眾生是那麼迫切地期盼並執取著永續的生存和旺盛的擁有,眾生在理智錯亂的情況下,見不到思考的盲點,即使知道盲點在哪裡,也沒有辦法抗拒情感膠著與意志執取於「永續生存、旺盛擁有」的本能。眾生如何可能心甘情願地逆向操作,矯正知情意的嚴重偏差而解脫於苦呢?在「無明覆,愛結繫」的生命流轉路途上,幾乎看不到眾生迴心轉意的希望。為此,他一度覺得自己住世說法,或將徒勞無功,因此決定離開人間。你看,我們死一次真不容易啊!但是對佛陀這樣的聖者而言,他隨時可以離開人間。如果他覺得留在人間的作用不大,隨時就可自在離世。

這時,就有了梵天「請佛住世」的情節發展。大梵天懇求他說:「雖然芸芸眾生,大都不見得能夠理解這樣深奧的道理,但總還是有一小部份善根因緣已熟,請您老人家為他們住世說法,好讓他們獲得解脫吧!」於是,佛陀邁開步伐,從他所證悟的地點——菩提迦耶,步往鹿野苑初轉法輪。自此以後的四十五年間,佛陀僕僕風塵以奔波道途,弘法不輟,度人無數。

從《阿含經》的記錄來看,佛陀一生弘法,是以解脫道為主的,這可能跟苦行蔚為風潮的時代因緣有關。但此中也有菩薩道的內涵。佛陀本人就是一位菩薩道的典範。他自覺而覺他,自己既已離苦得樂,就想方設法讓別人也能離苦得樂!這正是菩薩道的精神,他就是因行菩薩道,而成就佛陀果德的。但是在古印度,沙門團的修道生活以隱居獨善的傾向居多,因材施教,依著獨善根性的人說法,佛陀自是以講解脫道為主。

五、反對咒術、祭祀與殺生

 

但他也並非對所有的人都講解脫道。佛陀說法是看對方的程度與需求來決定教材的。並非所有人在最初會遇佛陀的人生階段,都認為自己有解脫生死的需要,大部份人其實還是希望幸福快樂,希望災難不要來臨,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學業優良、事業發達、婚姻成功、家庭美滿。古代還期求多子多孫,現在則是節約生育。這些都是世間欲求,你向他講寂滅為樂,他會聽不下去。

佛陀既尊重也並不嘲笑這樣的人生態度,因為這就是生命的本能,生命是要追求快樂的。他面對這些人,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如果真的要追求快樂,你要用對的方法。方法如果不對,花很多力氣也達不到效果,太愚笨了。」用什麼方法呢?佛陀認為,不可以用咒術來驅請鬼神幫你做事。落在鬼道中的眾生很可憐,你可以悲憫他們,但不可以利用他們。他們為了討一口飯吃,你要他們做什麼,他們也許願意,但你得付出代價!

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老是跟鬼界眾生打交道,陰氣迫人,身體不會怎麼好的。這些鬼道的朋友們為什麼墮落在鬼道裡呢?他們的貪、瞋煩惱大都比我們強固,你要他們幫忙,他們可以幫,但有的會需索回報。他們所要求的回報,你未必能付得起代價。他們向你要一碗飯吃,要你燒一點紙錢,這還好辦;但如果他們要你蓋一座廟,你是蓋不蓋呢?他出於好意向你說:「有福同享。我有很多鬼兄鬼弟、鬼姊鬼妹、鬼朋友們,大家都要討口飯吃,你幫我們蓋一個廟,讓很多人來燒香,香煙鼎盛,鬼神就頓頓有得吃。」這時你幫不幫這個忙呢?所以佛陀勸勉世人,不要使用咒術,以免惹禍上身。而且有的咒術還有誅敵之效,祭起咒術害人,這是十分缺德的事。

與低級鬼神打交道的咒術不好,那麼,饋贈高階神明的祭祀好不好呢?古印度婆羅門相信「祭祀萬能」,你只要向神明祭祀祝禱,就可以所求如意。然而祭祀又顯得那麼神秘和專業,因此培養出了一群祭師,叫做「婆羅門」。這些祭師們壟斷了宗教市場,你要拜託他幫你祭祀,當然就得給他一筆錢。花了錢、花了時間和心血,還殺了許多動物來祭拜。結果不殺動物還好,愈殺過失愈大!許多動物因為這個祭祀行為而慘死刀下,這筆殺業的賬算不完。

更何況,祭祀真的有效嗎?還是要找到問題根源來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吧!有人得了H1N1,這時你不能去找祭師,應該趕緊去看醫生!學業不好,找祭師也沒有用,你當然需要用功讀書。跟女朋友吵架了,找祭師幹什麼呢?你需要瞭解到底問題癥結何在,好讓兩個人以後能好好相處。你要找對原因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求祭師幫忙,祭祀是無效的。

特別是殺害眾生的行為,佛陀說:這是絕對不可做的!你要離苦得樂,但殺生祭祀反而會得到更多的苦報。因為你讓眾生受苦,自己就得受苦。那麼,該怎麼做呢?對這些想要今生快樂、來生快樂的人,佛陀說:要讓自己快樂,就先要讓別人快樂。別人因你而快樂了,就會以快樂來回報你。倘若一天到晚與人抬槓,讓人痛苦,你就休想快樂!

請看,我們周遭的人,誰快樂,誰不快樂呢?那些一天到晚都找別人的碴、老盯著別人不是的人,他們是最不快樂的。和顏悅色,看到每一個人都心生歡喜的人,經常是最快樂的。這不單指他自己心境快樂,也因為當他散發出善意給別人時,別人很自然地傾向於作出善的回應。倘若他一天到晚找別人的毛病,那麼別人對他的防衛與反擊,就會讓他苦不堪言。這豈不是「現世報」!不用等著看來世的發展,現在就可以看得到他自食惡果。生命苦樂的法則,說來也是很簡單的:消極而言,怕痛苦就不要給人痛苦;積極而言,求快樂就要給別人快樂。

六、因材施教,說端正法

 

依此法則,佛陀開了兩味離苦得樂的藥方,第一是持戒,消極而言,把持好情緒,管制好行為,不要越了規範的界線,帶給別人困擾與痛苦。倘能如此持戒,你就不會在現生招感別人的敵意與報復,來世也可避免落入三惡道中。

第二味離苦得樂的藥方,就是布施。生命中要學習把好的事物分享給別人,不要什麼都留著自己受用。自己的好東西抓在手裡不放,這叫做慳吝;別人的好東西想要取到手中,這叫做欲貪。貪得無厭而又慳吝不捨的人,心靈是非常貧乏而不會快樂的,這就是慳貪的現世報。不必等未來生業報現前,現在你就知道它帶來的煩憂痛苦。那貪得無厭、慳吝不捨的人,你問他的生命到底快不快樂?保證他絕不快樂。

我們說匱乏與否,當然得有些判斷標準。例如:國民年均所得,月入在多少以上,生活的基本資源才算足夠,這當然是比較能獲致快樂的;月入若在多少錢以下,這個人可能在香港連租房子都租不起,這是會帶來痛苦憂惱的。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有一些大財主、大富豪,他們賺得再多,內心也還是很苦。為什麼?因為匱乏對他而言,是心裡的感覺。我們常常只將匱乏,用量化的標準去判斷它,卻沒有意會到,匱乏會成為心病。一個人擁有了一幢樓,看到別的富豪擁有十幢樓,依然會感到匱乏,心裡有所不甘,一定要拼到十幢樓的資產。一個人有一億財產,但他看到別人擁有十億,就不舒服,覺得資產還不夠多,一定要拼到十二億。這也是匱乏,這時的匱乏,純屬於心理層面的慳與貪。有些人「吃碗裡,看碗外」,既不能享受碗裡的美食,一邊吃還一邊不甘願:「為什麼我沒有拿到另一碗?」

所以,匱乏有時是一種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對貧窮人來說,物資上的匱乏,我們可以幫助他。只要物資足夠,他就滿足了。但是,心裡的匱乏卻讓苦感常相伴隨,從另一角度來看,這豈不就是慳貪的現世報!

台灣有一位大富豪過世了,他有三房老婆。第三房擁有大部份的資產,因為她一直跟隨著老先生。第二房的兒子提告,訴訟起來言詞就很不好聽!爸爸屍骨未寒就告個不停,什麼料都亂抖出來,嘩啦嘩啦對著媒體放話,來報復三房阿姨。老實說,第三者誰有興趣知道你們是誰對誰錯?還不是把它當作八卦來看熱鬧?人真是當局者迷,他們有沒有想到第三者怎麼看這個問題呀?我常常這樣想:唉呀,他現在的財產,多得十輩子都用不完!旁人羨慕不已,但他就還是不甘願,因為他認為自己理應擁有更多,因此從台灣告到美國,告個不停。

七、布施功德,現法樂住

 

這種心靈的匱乏感是需要治療的。怎樣治療呢?這就要行布施。也許一開始布施,捐一百塊港幣還容易,但要捐出房子就很困難了。所以,布施也不是一下手就要你做到這種程度,但是你可以先學習減少心理匱乏的感覺,並學習「親手施」——親手布施,跟對方在互動之中,眼神與心意交流,當你看見對方快樂的時候,自己就會跟著快樂而滿足起來。這個過程,可以治療匱乏感的心病。

「布施為樂」不是一句口號,我們要找出自己的心病。一開始不可能要求最高深的無相布施,那種境界一般人還沒有辦法做到。但是,我們要親手布施。「親手施」是布施的重點,慈濟就做得非常好。

布施跟公關不一樣,你若提一份禮物去見長官,你會計算:「我送給他一件禮物,他或許會回報我一個職位。」那你是有所求,希望投資得到報酬,這不是真正的布施。

我們布施要對誰做呢?對自己尊敬的人,對於自己有恩的人,還有對貧苦的生命。這就是佛經說的敬田、恩田與悲田。在這些良田裡,布施善種種了下去,福報才會長養起來。為什麼會長養起來?這沒有什麼神秘意義,布施給你尊敬的人,你心裡就會有種快樂;知道此人對你恩重如山,你回報的時候,心裡就會覺得快樂;見到有悲苦境遇的人,幫助他們離苦得樂,看到他們滿足的神情,你的心就會得到滿足快樂。這樣一次又一次自我訓練,會讓心境逐漸轉換:原來我是可以分享的,我有能力分享!而且分享也不是像割肉一樣可怕的事情。原理很簡單:你看到別人因自己的善行而變得快樂,你心裡就會感同身受而十分快樂。

佛陀教祈求人天福樂的人這兩招:一是布施,一是持戒,這都不會等到死後才知道到底有效沒效。佛陀說法有一個特色,他強調的是「現法樂住」。「現法」就是當前的情境。他教的方法,現在倘若做了,你就會知道快樂在哪裡。雖然還沒有究竟離苦,但最起碼緩解了痛苦。即使是暫時緩解也好,人總不想自討苦吃。由此可見,佛教怎麼可能是消極的宗教呢?佛陀對芸芸眾生說法,是那麼平實,教人積極求取快樂的。

我們如何讓自己的人生離苦得樂呢?要找對方法,不要用笨方法。若用錯誤的方法,既達不到目的,也浪費自己的生命及時間,甚至會連帶作下很多惡業,傷害別人及自己。若找對了方法,則現世快樂,來世也一定快樂。

八、持戒功德,別別解脫

 

現在布施,治療了匱乏的心病,你現世就會快樂。同理,現在持戒,謹守言行分寸,不去欺凌或冒犯別人,跟別人相處就會比較融洽。這是現世的快樂,不須等到來世驗證。那麼,如何保證來世呢?你用推理就知道一定是如此的。原理很簡單,因為當生命習慣了與人分享,習慣了謹守分寸,那麼這種道德習慣會伴隨著你直到來世。這是我們生命中難得培養出來的良好道德習性,這種道德習性使得我們一以貫之。即使今生過去了,未來生都會很自然在行為中不斷地出現。即使在下一生,沒有因緣聽聞佛陀說法或是親近道場,不論投生到哪個地方,即使是其他宗教的國家,生命已經有了這種美德,自然會有布施、持戒的良好習慣,也就自然與善人、善法感應道交,無論到哪裡都是快樂的。

這是否已經完全達到了解脫境地呢?當然還沒有,但是有部份的解脫效果。在此人的生命中,能把持好自己,就是一部份的解脫。社會上多少人犯罪,都是因為把持不住自己,一念之差,身敗名裂而招感種種痛苦。

佛陀說,出家的戒律是「別別解脫」,梵文叫Pratimokşa,每一戒條其實都有部分解脫的功能。如果能把持得住自己,生命中減少犯罪的機會,你就會減少受到羞辱、挫折、刑罰和身敗名裂的機會,起碼在這些部份,你得到了解脫。

台灣有一位教授,是一位哲學家,也曾任立法委員,早年大家都很敬佩他。前幾年卻爆出一件性侵菲傭的醜聞。我們聽到都覺得很惋惜!以他的社會地位和政經背景,他實在不需要用這種卑劣方式來滿足欲望,怎麼會做出這種事呢?這人一輩子不就完了嗎?這種事情,媒體還會不添油加醋地報導嗎?我們理智地想一想,他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蠢事呢?就是因為把持不住自己呀!

九、分享布施,自得其樂

 

前幾天在大學裡,有學生表述心聲:「在我的生命中,總是有很多東西無法擁有,或是擁有了又再失去,不斷地失去,我覺得很不甘願!」另一位同學說:「你要轉變思考方向呀!」我鼓勵他:「這位同學說你要轉變思考方向,那是很好的建議,但這樣說仍是不夠的。如何轉變呢?有沒有具體的觀念和方法呢?所謂轉變思考方向,倘若只是一句口號,是沒有辦法使用的,觀念和方法比較重要。我們不能光是說:「不要這樣想,你想太多了。你要逆向思考呀!……」

於是我建議他:「很好,你比同年齡的其他同學,更早感受到『苦』的感覺,你的善根很強。我向你講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你不妨學著分享。因為依佛教說:一切所擁有的,都將會成為過去。所以,你所看到的『得了又失,得了又失』,這個「失」在生命中,是不斷發生的事,你即使抓住它不放,它也會從手中失去;一旦失去,往往痛不欲生。既然得了也會失去,不如現在就先分享,在每一個分享的當下,在與人心靈交會的當下,你可以體驗到分享的樂趣,這就能夠治療你失落的痛苦。而且在你未來的生命裡,容或不知道會不會變得很富有,但是,你肯定會活得富足,你會見到布施善行裡的無限風光!」

我向他們講起小時候的一段故事:我父母是緬甸華僑,小時候我父親在緬甸開工廠、設公司,是當地的僑領,說起來家裡也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但是,後來緬甸政府排華,我們全家被迫返回台灣,變成一無所有的難民。離開緬甸的時候,爸爸給我們每一個人戴上一枚戒指,試看能不能混過海關,結果不成,每一個人的戒指都給拔掉了,我們一無所有地回到台灣做難民,從零做起。那時候,我還記得,我們暫住在台北市克難街,環境可真是十分克難。在克難街住處大概走十來分鐘,有一間麵包店,常有西點麵包的香氣飄溢出來。我們小孩當然沒有錢買,但聞到都覺得好香,好想一快朵頤。

有一天,媽媽給我一塊錢,一塊錢可以買到一個麵包,我夢寐以求的麵包終於快要嘗到了。我快快樂樂地拿著一塊錢,走啊走啊,走了十幾分鐘,走到麵包店門口,看到我的小妹妹站在麵包店門口,無依無靠地痛哭著,哭聲好大。我的心好痛,問她:「你怎麼了?」她說,因為鄰居小朋友結伴而來買麵包,她嘴饞地跟著一路走來,沒想到她們買了麵包回去了,她還傻傻的在看麵包。後來發現其他人都走了,她不知道怎麼回去,所以就慌了。我聽到十分不忍心,趕快帶她進去,要她挑一個喜歡吃的麵包,我用這一塊錢買給她吃。我牽著她的小手一路回家,麵包一口也沒吃到,心裡卻充滿著無比快樂。這就是布施的快樂。

我將這個故事向大學生們分享之後說:「你可以從布施開始,可以體會此中許多快樂,能夠治療你現在這種苦感以及不甘願的感覺。反正一切擁有的,都將會成為過去。那不如就趁現在與人分享美好事物吧!」佛陀教我們,要從這裡得到快樂。這雖未能完全解脫,可是能夠解除很大部份的痛苦。

十、滅苦要領:面對而超越

 

有些人對生命有足夠的敏銳度,他們可以察覺到:固然持戒與布施可以解除許多痛苦,但仍然沒有真正解脫。例如:生老病死之苦,還是沒有辦法解除;又如愛別離苦——親愛的人總有一天不是生離就是死別;還有怨憎會苦——那個討厭的傢伙就在辦公室,與你一天到晚磕磕碰碰,令你非常不舒服;幸好是在辦公室,如果那是你的配偶就更慘了!有些事物我們可以利用一些辦法求得,但有一些終究是所求不得的,這就是求不得苦。我剛剛進理工大學時,看到「何鴻燊樓」,如果我心裡希望像何鴻燊那麼有錢,那我可就很苦了。求不得苦,看起來很模糊,其實也很具體。我們生命中如果欲求愈多,就會有愈多的求不得苦;求的事物愈大,就有愈大的求不得苦。這些苦不見得都能透過布施和持戒而解決——有些可以解決,有些解決不了。

佛陀把解脫道教給出家為主的聲聞弟子。。由觀念配合方法,能真正達到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的滅除。這些苦聚一旦滅除了,不就獲致清涼安穩的快樂嗎?所以說是「寂滅為樂」。

以佛法而言,滅除苦有兩個途徑,第一是聲聞佛教,第二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方面,我們留到下次再講。一般人會區分大乘和小乘,可是我們還是稱其為「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比較好。不要名其為「小乘」,因為「大乘」與「小乘」對比,好像人家很小,我很大似的。若加上了「大」與「小」這些價值判斷的時候,就會變相地認為別人不好,你才好;別人不偉大,你才比較偉大。然而,我們只是陳述一個狀況而不加價值判斷,我們只講狀況,說聲聞佛教的那一條道路,是自己可以解脫的一條道路、途徑、方法。大乘(mahāyana),則是指讓很多人可以一同得到解脫而離苦得樂。我用一種實相描述的方式來稱呼它,而不用「大乘」、「小乘」這樣刺耳的名詞來寓以褒貶。總的來說,聲聞行人的涅槃觀與大乘行者的涅槃觀,確乎有很大的不同。

今天先講聲聞佛教的生死涅槃觀——從面對而到達超越,最重要的是面對而不是逃避。這破解了世間眾多人對佛教的想像。一般對佛教的印象是:佛教是一個非常喜歡逃避的宗教。出家人被視為「逃塵避世」。其實,人能逃到哪裡去呢?即便是逃到不見人跡的深山,還是會有蜈蚣、蜘蛛、毒蛇跟老虎來找你呢!人生只有面對,佛陀教導我們的方法就是面對,不准逃避。所以他連禪定,都只當作工具而不當作目的。原因是,禪定可以讓人暫時逃離現場,入定後,可以暫時不去理會當前的情境,確實可以一時逃離現場;但人總不能永遠逃到定地,總是要面對自己的生命局限。

面對現實,這是解脫道的重要觀念。不想看到現況,假裝事情沒有發生,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看得有點清楚,有點模糊,也解決不了問題。只有認認真真觀照,看清楚了,才會想得透徹,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超越生命的局限。

十一、表層安穩,變易不居

 

剛才是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講述這條解脫的道路,現在用比較完整的方式,來陳述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和還滅門。十二緣起、流轉門、還滅門,看起來很多專業術語,但是,大家先不要因為對專業術語感到陌生,而有所惶恐。我常說,其實佛學是一門生命的學問,生命的學問,當然可以落實到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如果能明白那一堆堆學術用語,當然是很好;但是想想,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些「不識之無」的老翁、老婦,都可以聽聞佛陀說法而達到開悟的境界,你就知道這門生命的學問,絕非留在學問象牙塔裡堆積出來的。在象牙塔裡呆久了,往往會有「文字障」;一天到晚使用專業術語,高來高去,有時反而是太高了,顯得高處不勝寒,沒有辦法落實到生命中,讓自己受用!

現在希望以平淺的方式,說說佛陀悟道的過程。佛陀證道時,已經在觀照的過程中,完全清楚了世間的真相。什麼是真相?很多人會認為,真相不就在這裡嗎?你看到我,我也看到你,各位在座的每一個臉孔,每一個人穿的衣服,我們都看得很清楚呀!看清真相有什麼困難呢?

困難在哪裡呢?是因為我們的觀照力不夠,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表層。比如,我可以看到你的臉,但是看不到你的心啊!我可以看到我的皮膚,可是我可以穿透皮膚而看到我的血管嗎?看不到!你可以看得到你的腦髓嗎?也看不到。戴上一副眼鏡可以看得更遠,可是仍看不深呀!醫學院的學生會說:很簡單,拿一台電子顯微鏡,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那麼,沒有電子顯微鏡怎麼辦呢?更何況,即使用到了電子顯微鏡,看到的內容難道就等於實相嗎?電子顯微鏡的倍數要放到多大,才是所謂的實相呢?現在的科學已經發展到透過儀器可以看到物質的微粒。可是我們又發覺到,粒子的變化是我們沒有辦法掌握的!而且也還不能證明這就是物質的「極微」(最小顆粒)。

從表面上看,我們有一種穩定的感覺,今年你們看到我長成這樣,去年我來過香港,跟我見面的幾位居士,應該都覺得我去年也是長成這個樣子,沒什麼變化;我觀看去年見過面的幾位居士也是這個樣子。去年與今年,我們的樣子哪是完全一樣呢?但由於變化在細微處,我們沒有能力察覺。理論上,我們都知道細胞在不斷地汰舊換新,新陳代謝每一秒都在進行,但是由於表象上的穩定,使我們容易被穩定的感覺之所蒙蔽。既然這麼穩定,我們就希望好的永遠都能保持,壞的不要出現。一旦不幸的事發生到我們身上,我們就呼天搶地、怨天尤人:「怎麼會是我!」

其實變化每一天、每一秒都在發生,只是我們看不穿也想不透。就算能理解,但情感又會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呢?因為天天看到你跟我都是這個模樣,情感上自然會有習慣及依賴的感覺,所以佛陀為大家講緣起的道理,要我們有觀照能力,觀照自己所依戀的、念念不捨的事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十二、體念無常,無常故苦

 

《雜阿含經》說:「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無明生令行生,乃至生死病死,憂悲惱苦。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滅,指無明、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佛陀體會到了「滅除無明」就能使「憂悲惱苦滅」而獲得清涼、安穩之樂的道理,也把這個法則告訴了我們。

「離於二邊,說於中道」,這是什麼意思?老是認為:世間及我們的身心、我們喜歡的事物,是永遠存在的,這是一邊,叫作「常見」(見,是觀念、見地)。另一邊是認為:一切都是幻滅、虛無、空虛的,那就落於「無」邊,是為「斷見」。大家不要以為佛教是很虛無的。佛陀說要離於兩邊──永恒的見地不對,虛無的見地也不對;不偏不倚,這才是中道。要契入中道,不要落入一邊。世間實相是怎樣的?是「此有故彼有」,因緣條件聚合了,現象就出現了。體會及此,就不會落入虛無主義。「此無故彼無」,因緣條件如果瓦解了,現象就不見了。體會及此,就不會落入追求永恆的迷思。

無常就是世間的實相,一切都是無常的。但相對穩定的感覺,卻害慘了我們,讓我們習慣於這種穩定的感覺,而生起了「常見」。我們不能想像沒有了這份穩定該怎麼辦,因而患得患失,苦不堪言。這就是佛陀所說「苦」的核心所在,並不是只有病痛才覺得苦,也不是出現匱乏才覺得苦,是那種熟悉的穩定感讓我們不捨得,但身心、情境偏偏不斷地在改變。這種改變一旦不符合我們對美好人事物「恆常不變」的錯誤期待,美好情景一旦落空,苦感就來了。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那位大學生,他就是感受到不斷地失去,所以心有苦悶。他如果修道而方法得當,一定容易得道,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體會到「無常」的苦感了!

肉體與心理的痛苦,那是佛家所說的「苦苦」。一切都會無常敗壞,而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不斷落空,這叫做「壞苦」。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杜拜的財務危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所謂「杜拜傳奇」,曾羨煞過多少人,如今氣泡吹爆了。這種無常敗壞的大苦,是我們生命中無法面對的現實。因為我們太期待,太習慣於熟悉的美好感覺,太期待要拔除掉不好的現狀。

而且這種苦,我們經常有一種錯覺,認為那是別人或境界害我的,要不然就不會這樣。所以,我們會對別人及境界產生瞋惱或不耐煩。快樂倘若是來自別人與環境的提供,我們當然會抓著快樂的事物不放,害怕失去了它,我們就沒有快樂了。這便產生了貪和瞋。貪——順境抓著不放;瞋——逆境排除掉它。有了貪與瞋的情緒,那就更痛苦了,因為這時已加上了情緒的折騰!一把瞋惱火使我們暴跳如雷,這對我們的身與心傷害有多大?欲貪使我們對美好事物戀戀不捨,這對我們的身與心傷害有多深?《詩經》說:「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追女朋友追得「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那種身心的煎熬有多深啊!

這些對無常事物產生常見的苦感微細,而且無法斷除,除非你對無常法則了然於心——不只是理智上的明白,連情感上都能釋懷。知道一切都因無常變化而帶來生命的苦感,知道一切都在生滅、生滅而滅滅不已的狀態,無一剎那可以把握,那你的心才真正可以把這些執著放下。否則,如果光是靠我講一遍,你聽一遍,乍看好像理解了,可是一回到家裡,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先生、小孩還是完全一個模樣,當然還是會本能地期待著全家永遠平安團聚。一旦發生什麼意外,我們的心會覺得痛楚。對家人那種熟悉、依戀的感覺,忽然間沒有了著落,那種痛楚是很深刻的,深到我們心靈最深之處,不是我們容易超越的。

十三、滅苦之道,善觀緣起

 

那要怎麼辦呢?佛陀說:要去面對。怎樣面對?這不是一句口號,朋友碰到事情發生,苦不堪言,你不應只是告訴他:「要面對現實!」講了等於沒有講。他能面對的話,就不會感到這麼痛苦了!因此重要的是教正確的方法!知道了苦,苦的來由,滅苦的境界與方法,就能由面對苦的實相而超越於苦。首先,我們的觀念要正確,我們要明白緣起法則,凡緣生者必緣滅,一切都在緣生緣滅,隨著因緣條件的更動而變化,隨著因緣條件的離散而消失。

我們對於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包括自己的身體,都要用緣起的觀念不斷地操練,讓這個觀念能夠落實到生命深層,並依此形成無私、無我的道德情感。

一切都是無常的,但無常觀不是教我們因此就不要活下去;而是指,我們要釋懷而豁達地掌握每一件美好的因緣,以此建構美善的人生。既知道了一切無常,因此在惡劣的因緣條件下,也不必放棄奮鬥的意念與行動;正因為它是無常而可變化的,才讓我們的奮鬥,具足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所有的努力,能夠達成其效果,當然是最好的;若不能達成我們滿意的效果,也不要怨天尤人。我們即使成功了,也要學著割捨它,因為它還是無常的。我們用這樣的人生態度,面對自己的身體、親人、社會、國家、地球,一切的一切,這樣才不會老是在患得患失之中,飽受煎熬苦惱。

有這些正確觀念並不容易,不要以為很簡單,以為自己聽到了無常,一定可以派得上用場。有些人會把無常觀念,作錯誤的理解。有一位出家師父,大學畢業後教過書,長得法相莊嚴,出家後有因緣來到學院參學。同學向我反映,說她對人非常冷淡,不太理會別人。於是有一天我找她來詢問:「妳為什麼對人如此冷淡呢?」她說:「老師,我是因為痛念無常,所以對人冷淡。我不只是對同學冷淡,連對我爸爸媽鎷都很冷淡。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我有一天要面對父母的老、病、死苦。與其到那時如此痛苦,不如現在就學會放下。」

我告訴她:「妳錯了!妳沒有正確觀照無常與無我,你具足的是常見與我見。為什麼呢?每個人都要面對親朋好友的過世,我們都是有情,還沒有到超凡入聖的程度,難免會有所感傷。但是,這些感傷也是無常的!它不會永遠停在一個很高的高度,這種情緒也還是會從高亢中降落下來的。時間是創傷最好的治療劑,時間長了,感傷就會慢慢過去。你的老爸老媽可能幾十年以後才將過世,那個時候你當然會傷心一段時間,但還是會逐漸復元。而你現在就抱著『放下痛苦』的意念不放,一直持續到你老爸老媽過世的那一天,對於未來要受的苦,從現在就背負到那個時候,那你豈不是將痛苦與感傷的時間拉長了幾十年嗎?所以你這不是無常觀,而是常觀;不是無常見,而是常見!你的『常見』太深了。而且你的『我見』也十分深重,所有的念頭都是在保護自己,怕自己受到傷害,從來不去想想,你這樣的行為多傷害別人呀!」

我見太深,怕自己受害,怕自己受苦,寧願讓別人付出代價,這種人絕對不會快樂。因為他的心裡只有自己,所以別人對他的回饋,也就是不理不睬。像這樣冷酷無情,休想得到人間溫暖。為什麼?自己都冷冰冰的,感應道交的自然也會是冷冰冰的人事物。看到別人這麼冷,於是更證明:「我一定要對人冷漠,否則我會吃虧!」於是就變得愈來愈冷。冷漠招感更多的冷漠,這將成為她人生的惡性循環。

十四、善觀無常,珍惜因緣

 

一個人要體會無常,應該如何如理作意?該孝順父母就孝順父母,該友愛同學就友愛同學。為什麼?既知道世間無常,更要珍惜每一刻與親友相處的時間,不要認為高堂老母反正什麼時候都坐在家裡,我什麼時候都可以孝順她,因此疏忽了即時行孝。這樣很有可能錯失盡孝的機會。與人相處要珍惜因緣,善待別人,疼惜別人,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要珍惜眼前的這一刻。這才算是發揮了善觀無常的智慧。

善觀無常這門功課值得一做。如果一個人能了悟無常,他就真正可以安然地做該做的事。等到無常到來,就不會後悔說:「怎麼竟然會是我!」我們得面對父母親的過世,理智知道這種情形一定會發生,情感雖然不能超越,但理智若能善觀無常,就會導引情感,使喪親的創傷期縮短。情感上不甘願失落,理智上也沒有善觀無常,那麼創傷期就會不斷地拉長。所以,反倒是無常觀可以讓人縮短痛苦,而不是叫人以「無常」為理由,現在就構築自己跟他人之間的一道牆。

有一位學者說:「昭慧法師,我談戀愛了,可是我好辛苦啊!」為什麼呢?她說:「我看到他看別的女生的眼光,我就會生起很不舒服的感覺,我很怕他有一天會移情別戀!」她的學問境界這麼高,回到人間,還跟小男生小女生一樣!要我這個不談戀愛的人去輔導她,這可真困難。但是我依「無常」原理說:「我們連自己的心靈都很難掌握,妳就不要掌握別人的心了吧!這樣你會痛苦,這是無常的滋味。談戀愛要去抓住別人的心,怕抓不到就反其道而行,於是有些人乾脆不談戀愛。妳要珍惜現在跟他相處的時刻,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說。以後,還不知是誰先變心呢!你這樣怕,好像怕自己吃虧似的!說到底,這還是很深的我愛,怕他負了我,怕我受傷害,所以要抓著他不放。其實,妳抓著他愈緊,他愈想開溜!妳如果說:『要不要請便,本人就是這個樣子。』他看到妳如此自信與乾脆,可能反倒會怕失去了妳!」我不懂得戀愛,可是我懂這個法則──人就是這麼奇妙的動物,你愈怕它失去,它失去得愈快。你愈把他晾到一邊,他愈是覺得稀罕。所以,倘若對無常體會得夠透徹,你也不會不敢戀愛,而是安常處順,快快樂樂地過你的人生。

十五、善觀無常、無我,法喜充滿

 

《普門品》說:「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在每一個心念的當下,都釋放善意給別人,不去想「我的投資報酬會如何」,那麼你的心念當下就是快樂的。每一個心念都不空過,這些心念串連起來,你就會快樂得不得了。所以,體會無常不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各位看佛菩薩像,哪有一尊像是嘴角往下的?都是嘴角微微翹起,看盡人生的恩怨情愁,悲歡離合,非常釋懷的微笑,法喜充滿的面容。什麼是法喜充滿?智者體驗了無常的真理,自然會產生一種強大的身心喜樂,掛在嘴角,掛在眉梢。

體驗無常是快樂的,是法喜充滿的,當然,這裡面還有更深層的功課要做。如果沒有做到更深層,不可能轉凡成聖,但是都還有一點幫助。如果我們有「無常」的觀念,日常生活會過得較為從容,跟他人之間不會糾纏不清,容易好聚好散。無常的人生觀,可以讓我們現世就知道「離苦得樂」是怎麼一回事。當然,如果轉凡成聖,就更深得解脫之樂。

講到「無常」,連帶就講到「無我」。既然因緣和合,因緣離散,那麼我們看似相對穩定的身心,拆解開來,不過就是身與心的分子聚合。佛說五蘊,這五種質素短暫構合在一起,雖然看起來很穩定,可以維持個幾十年,可是從宇宙無限的生命延展來看,它也只不過是電光石火的一瞬。更何況,連數十年的穩定,都還只是假相,它是時時刻刻在生滅變化的。哪有一個不變、真實、獨立的我呢?能作此觀照,無我的智慧就會產生。既然能洞穿無我的實相,怎麼會對境相產生錯誤期待呢?錯誤期待來自於我要什麼,我想得到什麼,我失去了什麼;以我為中心,在盤算著我得、我失。如果超越到連「我」都找不到的時候,什麼叫得,什麼叫失呢?一切不外乎是隨著因緣變化的幻相!這樣作生命的觀照,就能開發無我的智慧。

你也許會說:「一個人有無我的智慧,沒有了自己,那還有什麼意思!」在台灣有句很流行的口號:「要活出自己。」若這「自己」是指「自己的特質」,這句話還有點道理。每個人都有些個人的特質,我們可以發揮這些特質。例如,我可以寫論文,但你要是把我放到運動場跑百米賽,我永遠都會是最後一名。這就不能表現出自己的特質。然而,「活出自己」這句話有時會給人帶來一些觀念的陷阱,有人會說:我幹什麼要為別人而活?我幹嘛要為別人辛苦?我這一輩子都為人奉獻,覺得很不甘願。一天到晚要為別人著想,人家有想到我嗎?我痛苦的時候誰在我身邊?因此我要活出自己,我要為自己而活。這樣才叫「活出自己」!要是這樣想,那就完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人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特質,比如,我是一個做學問的人,我的特質是思辨力很強,我可多做這方面的努力;如果我的體能超強,就做運動選手。人應該找一個可以發揮自己生命光和熱的方向,發揮自己的才幹,以此分享快樂給周圍的生命。但是如果一天到晚只想「我要活出自己,我要為自己而活」,這樣的人生觀是不對的。為什麼呢?這句話很空洞,可以成為亮麗的廣告詞,可是有邏輯頭腦的人,會解釋不出「要活出自己」,究竟是活出自己的什麼東西?捨離了「自己」所擁有的內容,「自己」還剩下什麼?是身體嗎?身體的細胞,每一天都在死亡,不斷地更新;是心念嗎?前念後念不斷在閃動,哪一個是自己?要找到「自己」實在是太困難了!連「自己」都找不到,要「活出自己」是很困難的。

一個人會對自己付出而得不到回報,有所怨恨及有所不甘,那肯定是不快樂的。最快樂的人是無我的,所以不要以為「無我」是很空洞、很消極的。一個愈無我、無私的人,他是愈快樂的。他不那麼介意別人怎麼對待自己。他在觀照自己的時候,也找不到什麼是自己。這種人很好相處,不會動不動與別人爭鬥,以爭取自己的利益。反之,把自己看得太大,大得看不到別人的需要,於是處處都觸惱別人。若是沒有這麼自我中心,在生活中就沒有那麼多對「自己」的慾求,於是比較容易疼惜別人的感覺,因此他的眼睛不會被自我遮蔽,而看不到別人的需要。這種人怎麼會不快樂呢?無私無我,是最令人快樂的一件事情。

十六、淺嘗法味,透徹人生

 

台灣有一位主持電視節目的知名律師,曾有一次找我訪談。談著談著,她問我一個問題:「昭慧法師,我覺得妳是一個很能跟人溝通的人,想請問妳,妳是用什麼方法來與人溝通呢?」我回答道:「我沒有想過具體的方法,因為當我想到,我要用某種方法,讓別人對我有好感的時候,我心裡想到的會是我自己;倘若我要讓別人對我講的話感到服氣,我想到的也依然是我。倘若我要讓別人對我言聽計從,這時想的也是我而不是他。也許你會覺得我很好溝通,其原因是,我在與人交談時,沒有想自己,我想的只是對方。想的只是要用什麼樣的言詞,能夠疼惜到他的感覺、他的心情,不要讓一些不好、不審慎的言詞,傷害到他的感覺、他的心情。那個當下我想的不是我,而是他。重點在此而已,我沒有特別的方法。」

我沒有看過《如何成為領導人》、《公關秘笈》之類的益智書籍。那些書也不是無效的,但你總不能在我讀到大學時,還逼我讀ABC,ABC不是不好,但我不需要呀!我很誠懇地告訴大家,我沒有想過溝通方法的問題。在談話過程中,我也沒有在意念上,想到要別人對我如何。我只是很自然地考慮別人的感覺。你們也不要因此而認為我是聖者,我跟你們一樣都是凡夫。凡夫也可以從「無我」的佛法觀念上得到好處。既然我做得到,各位也一定可以做得到。

這是淺嘗即止地修一點「無我」的功夫。凡事不以自我為中心,那種感覺將完全不一樣。我們剛剛說,布施得樂。如果布施時還在想:「看我布施了,將來會不會得到回報?」要是這樣想,就不會快樂,因為想到的是「我」。

由此可見,無常與無我的觀念,都不是消極的,反而具足積極性的指標意義,讓我們的人生能夠撥雲見日,通達實相,讓我們看人生、看世間、看社會、看自己的身心,都能看得比較透徹。

十七、善修止觀,寂滅為樂

 

這門學問很值得我們修學。當然,這條路非常漫長。我們的心要先收攝,要讓自己轉換心情。既然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的,就不要把自己在意的人事物,緊緊執著不放。既然知道一切都是無我的,就要逆向思考,習慣為別人著想。無明是理智的錯亂,我愛是情感的膠著,我慢則是把自己舉高,把別人貶低,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把別人看得不那麼重要,那是根深蒂固而徹骨徹髓的習性。轉換心情,讓自己擺脫無明、我愛、我慢的繫縛,這需要一段過程,而且要有好的方法。在座的性廣法師是這方面的行家,她教導禪觀方法。妙華佛學會還說將來要請她來主持禪七,我樂見其成!因為這裡有一些觀念、方法、技巧須要修學,有一些功課可以做。畢竟說是說無常,但是身體狀況是這麼穩定,要不依戀都很困難。所以,我們要修學止觀。例如觀身,觀到後來,可以把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觀得清清楚楚。觀到了五臟六腑還是不夠的,例如觀到腫瘤,我們通常會渴望腫瘤消失,那依然是「我愛」的本能。要觀到什麼程度才能跳脫「我愛」的執縛呢?佛說「觀色如聚沫」,要看到這個肉體像一堆聚集的泡沫,不斷地散滅、散滅。當人能夠對自己的肉體作這樣的觀照時,他對肉體自然沒有依戀,因為沒有一刻可以停下色身散滅的腳步,散滅過程中無一物可以執持不放。這時就會自然地「生厭」。

那個厭的感覺不是厭惡,厭惡依然是一種情緒,有了厭惡的情緒,還是會有想要的東西——不要這個,但想要另外一個。生厭是指沒有依戀感,人生最難割捨的,其實是自己的肉體。觀到後來,對自己的身體一點依戀的感覺都沒有,因為觀到的都是宛如泡沫而在不斷散滅的色聚,自然就會生厭。生厭而後離欲——沒有渴求,沒有欲望,然後達到寂滅——觀到了它的滅滅不已,而這就是宇宙人生的法則,世間的實相,一切都是滅滅不已而自性寂滅的。這時「寂滅為樂」,因為印證到了卸除「我愛」繫縛的離繫之樂。

當你印證寂滅時,會突然生起發現真理的強大喜悅,太快樂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這樣,你怎麼看人生都非常了然、透徹,不會在恩怨情仇、人我是非中攪個不停。連自己有了病苦,也可慢慢地觀照,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是第三者,來旁觀它宛如泡沫不斷地生滅。這樣觀到後來,但見「法」的生滅,而不見有「我」可得。這時候,不單是快樂的事情讓人不會產生依戀,就連痛苦,例如老、病、死來臨的時候,依然可以在滅滅不已的觀照中,印證「無常、無我」的真理,而以寂滅為樂。

十八、結語

 

「寂滅為樂」這門功課,不是說什麼都不要做。如果是這樣,那有什麼好樂的呢?人活著當然有事可做。我們要知道,有因就有果,身體要不斷地運轉,才會產生活力。該做什麼,我們就要努力地做。而且要做有意義的事情,千萬不要說:「到何鴻燊開的賭場,去賭個三天三夜。」沒意義而有損惱的事,我們不能做。

念念觀自己的肉體,色聚不斷地散滅;觀別人的肉體,色聚也不斷地散滅;觀心念、事相同樣是不斷生滅,對於滅滅不已的感覺逐漸熟悉了,就能對「失去什麼」,不感到那麼介意。

再者,現象是天天不斷地失去,每一秒鐘、每一念間迅速地失去。我們體會到了不斷失去的世間實相,那麼對眼前所會遇的善緣才會珍惜!因為那也只是一個不穩定的結合,因此善意要即時傳遞出去,能夠讓別人快樂就先讓人快樂吧!能夠與別人分享的,就先分享出去吧!反正它們也都終歸散滅,捏在手裡還不如即時發揮讓人快樂的作用!你看,這樣的人生觀,是多麼快樂的人生觀呢!姑且不說死後,即使是當前,都是「現法樂住」呀!

現在,請各位起立與我一同合掌,在慈悲的佛陀座下,在諸位菩薩及天龍護法的見證下,共同迴向。首先,希望我們法喜常存,讓聞法的功德,迴向尊敬的上慧下瑩長老尼,希望她老人家身心輕安,離苦得樂,也希望她慈悲住世,讓正法久住,法輪常轉,讓人間佛教在香港能有更大的發揮。最後,祝願妙華佛學會的法務蒸蒸日上,祝願香港佛教法運昌隆!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皆證無上正等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謝謝大家!

2010.4.28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