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樹居士解答

洪真如筆錄

何翠萍整理

問: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到了什麼階段才可以開始修習止觀?

黃居士答:學習佛法,我們可以先學概論,對佛法先有一個概括的認識,然後進一步進修延續課程。由博至約,大概用上數年時間,到時,涉獵佛法多了,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根性,傾向於哪個路向,要朝哪一個方向走,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學止觀了。

 

止的方法種種不同,總要能達到心一境性就可以,儘管方法不同:南傳有南傳的修止方法,北傳有北傳的修止方法,但目的都是要能起觀。天臺宗也好,唯識宗也好,中觀也好,七支坐法(包括1、雙足結跏趺;2、兩手結三昧印;3、背直立如串銅錢;4、肩平;5、頭正顎收;6、舌抵上顎;7、兩目半掩)的姿勢和修觀前的準備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觀的境界不同而已。總之我們學止觀之前,除了對經教有確當的認知之外,還要知道自己應走哪一個方向,才可進行觀的修習。

 

問: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在哪一個階段呢?

黃居士答:最初是不知道的,這需要老師的指導。

 

問:可否解釋「般若將入畢竟空,絶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這句話?

黃居士答:這是《大智度論》的話,是聖者修行的歷程、見道的實況。大乘行者依世俗因緣生法,以空慧觀人空、法空,直至空觀成就,即能證入諸法實相。這時空慧便轉名般若,如《大智度論》所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在其悟入空性的當下,於一切法都無所執,既無能修的人,亦無所修的法,只見一切皆空,心無罣礙,非言說所能表示,假使勉強表示,也說不出其證悟的諸法實相。所以,言說表示就成戲論了,這是前一句「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的含意,是說聖者自證、自受用的景況,此即根本智的現起。

 

但如果一位聖者永遠都處於「絕諸戲論」狀態中就糟糕了,他永遠不能做事了,不能度生了。不是的。菩薩在證得根本智後,會依著他先前的大悲本願,從智證的境中再出來,於性空如幻的緣起世間做事度眾,繼續走他的菩薩道,莊嚴國土,成就眾生。此時他已證見一切畢竟空,與未證悟之前相比,是大有不同了,他現前所見的世俗,與先前所見,已不一樣。正因如此,菩薩才可使用他的性空慧廣行方便,做各種不容易做的度生工作,而永不疲累!此處說的「方便」,是般若的另一面,般若如從礦所出之金,方便就如製煉過的金,可造成種種飾物,般若是菩薩修行的導航,方便是菩薩度生的輪寶。

 

問:上次黃校長講經,引《大般若經》講菩薩摩訶薩如何修成正覺,可否再次解釋?

黃居士答:我們從發心要成正覺開始,每一個與這件事有關的念頭,都是引致這件事成就的因素。還有,不理會它是初善還是中善、後善,它們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比如我們十年前讀初階班,今天回首一看,當日所讀的課程是很淺易的;但在成佛之道上,初階班那一年與我們成道之前、得到證果的最後一年,同樣重要,沒有經過初階,又哪能平空進至中級、高級,以至各種專題研究呢!既然如此,我們就知道,每一個念頭如何影響到我們的將來,以及將來的千千萬萬個念頭。因此,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前面與後面有所關連的,絶對不可分開來,不能說那段跟這段沒有關係。不要少看幼稚園的階段,現在的研究生就是從前的他們。同樣地,任何人在社會裡面都有其相應的價值,不能說窮人價值低,有錢人的價值高。正見緣起法能令我們正確鑑別、通達世間的事象。這是修行成就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問:人如果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時,一定希望有人可以幫助自己,或身邊有人陪伴,又或者在精神上得到支持。我記得少時候爸爸媽媽常去黃大仙及天后廟求神問卜。我不覺得他們是迷信的,反而很多謝他們給予我一些慰藉和依靠。到了現在,我已經成長了,了解其他宗教都會有一位「真神」、「創造主」、上帝或救世主,令信徒可以有所依靠,可以向他們祈禱與求助,甚至可以將自己交托給神。但是,佛教講苦、無常、無我、空、因果相應等等,講的是自力:人得靠自己。然而自己的煩惱那麼多,又如何靠得住呢?在學佛的過程中,我覺得很無助,不知應該如何去做?

 

黃居士答:你有這樣的經驗或想法很正常,其實大多數人的心思都是如此。人世間要應付的困難太多了。對上了年紀的家人,我們可以讓他繼續去求去拜。我覺得,在中觀的立埸來說,沒有事物是絶對最好的,包括任何思想道理。我們覺得佛法最好,但是偏偏很多人是無法接受佛法所講的。因為地域、歷史、文化、生活習慣等都約制了我們的信仰。如果條件沒有改變,最好的法也無濟於事。所以,我們祖父祖母那一代相信求神問卜,他們在有困難的時候便會有希望和得到慰藉,心安理得。如果你將這些東西都毀掉,而他們又無法學佛,那就很無助了。所以,這些民間信仰亦有它們的存在價值。當民眾的文化水準有所提升,對文字的認識漸漸增長,那些迷信思想就自然會慢慢消除。自然消除比強制性廢除要好得多。事實上,多年流傳下來的民間思想不是可以用行政手段或者任何強迫性的措施所可於短時間之內清除的,亦沒有這需要。當大家能作理性思惟或信仰佛法之後,再要強迫大家去求神問卜,大家就會抗議反對了。

 

至於自力他力方面,又是另一個問題。我們喜歡靠他力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無非是因為我們的心裡還未找到一套方法,可以借助它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當我們學到這套方法之後,就自然不喜歡依靠他力了。這也是很自然的,好像我剛才所說的一樣,信仰的建立和消除都是順緣而成的。

 

人們覺得有很多煩惱不能解決,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強迫自己剛剛學習佛法便可將煩惱問題迎刃而解。世上沒有這樣容易的事啊!因為覺得人生煩惱,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就須要建立一套正確的方法,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這個過程的掌握以至方法的熟稔,是要用時間去經營的。我們不能希望只是學習三幾年,便可以根據佛教的教導,以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要明白,自力才真正可以救自己出離這個人生困局。依賴他力,你只能永遠依靠別人,而且這個他力思想是不正確的,自己的事全交托他人來解決或承擔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合乎因果法則的。他力只能是一個方便,救人於燃眉之急,或令人暫時可以得到一點寄託和安慰。

 

佛陀在印度,也要用上好幾十年的功夫才建立佛教的道理。但道理建立了,就可遺澤千千萬萬世。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多花點時間,以誠意學習佛法,正確理解佛法的嚴謹因果觀,明白自修自得,自求多福的道理,便能建立自信,不再心存僥倖,妄想無因而有果。信心建立了,思想正確了,人的精神就會轉趨堅強雄健,生起以前所缺乏的解決煩惱的智慧與力量。到那時候,要你再去倚靠甚麼神祗才難呢!從此帶著信心走那趣向無上菩提之路,慧命便無窮了。這一切是否能成為事實,就要看你在最初學佛的若干年中(有長有短,因人而異),能不能誠心學法,耐心學法了。

 

問:黃校長,您曾經講過「四法本末」,這是在三法印之外再加上「一切皆苦」而成的。那為什麼會有本末呢?我想知道初法本末與後法本末的分別?

黃居士答:「四法本末」語出《增一阿含經》,經中有三處提及此四法,但或說「四法本」(見268經:「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或說「四法之本」(見372經:「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是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或說「四法本末」(見233經:「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涅槃為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

 

依經可知四法是三法印加上「一切諸行苦」,故學者又稱之為四法印,而四法是原始佛教佛陀說法的本旨及中心,可作為印證是否究竟的佛法的依據。所以經中稱之為四法本或四法本末。「本末」有由初修至究竟無不包括之意。此外,若依上引372經,四法中只有涅槃為諸法之本,其他三法並不包括在內,但若依上引268經,則四法皆為本。

 

《阿含經》中,四法類的經義甚多,只有此四法獨得名「本末」,這是因為行者由初修至究竟,無不經過體證此四法而得以成就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