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與因果

 

參考〞長阿含經沙門果經〞

 

撰稿人:陳瓊璀

“業” 指我們的行為,有所造作的意思。業是印度文化裏特有的思想,由於我們的造作與行為會引生某些作用與反應,或引生某些後果或結果, 於是業成為招致輪迴的動力,在某種意義上說,業是招感果報的因。在一部古老的印度宗教哲學〞奧義書〞裏說:〞人依欲而成, 因欲而有意向,因意向而有業,因業而有果。〞此中業與因果甚至輪迴成一相互的連帶關係。業大致可分三類,叫做身業、意業、口業, 就是將我們的行為分為身體的行為、說話的行為、思想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如果以價值來判斷的話,可以善、不善或中性等來分類, 由於業因與所招感之果報有所關連,所以業的性質對所招感的後果的性質有重要意義,例如善的行為可以招致樂果,不善的行為會招致苦果, 中性的行為招致不苦不樂果,等等。在很多佛經裏我們可以發現,印度各宗派哲學對業的善惡有不同標準,所以有時候會使人無所適從, 有一篇佛經裏說到有一個王子為了自己快快成為國王,就將父王殺了,但做了國王後心中仍有驚恐,害怕會招致不祥的惡果,於是到處尋訪名師, 希望能有一個心安理得的結論,但尋遍了當時最有名望的一批哲人後,發覺沒有一個人能給他一個滿意的解答,最後來到佛陀跟前問法, 於是佛陀對他說,你已經成為一國之君,對你的僕人是否操生殺權,國王回答說是的,我可以奴役他,打他,甚至殺他;於是佛陀再問, 假如這個僕人出家成為僧侶,修行成賢聖,你還會打他殺他嗎? 國王就說,我非但不會打他殺他,我應該供養他,甚至頂禮他; 佛陀就說,你看這不就是好的行為會招感善的果報嗎,假如這個僕人做錯了事必會招致殺身之禍,但如果他改變自己生命的方向, 他的命運亦有所改變,即是說如果行善業的話,他不必等來世,現世就可以心安理得,甚至招感到好的果報;國王於是明白了, 佛陀是給他一個善的忠告,一個肯定的答案,於是他誠心皈依佛陀,成佛弟子;之後恪守五戒,多行善業, 到最後他亦因其兒子想快快做國王而將他謀害,但他坦然承受,心中全無恨怨,根據佛經的記載,他死後得生天的福報。 在這篇經文中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造業與感果的問題,但此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我們如何抉擇正確的身口意的行為, 為自己生命的方向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只要有善的行為,生命的每一刻都心安理得,無須等待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