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第一義空經(《雜阿含‧335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六、二十七日

黃家樹居士講於廣州

洪真如筆錄

何翠萍整理

 

一、前言

 

各位善知識:

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是善知識。善知識這個名字,不是說你有多少知識,而是說大家都是學習正法的朋友。所以,我們亦可以說是善友,這是相互間最好的稱謂;表示大家都可以在佛教裡得到佛陀的法施。我們無分彼此,沒有教和學之別,大家都是在學習解脫煩惱的最好方法。大家都是善知識。今天在這兒樓下的另一組善知識正在念佛念「釋迦牟尼佛」,真是很難得。通常大家都是念「阿彌陀佛」。但是,我自己就常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我們應該日常禮敬、繋念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就不忘本了。

 

剛才這幾句,不是今天要講的經文,只是跟大家結結緣。我們很久沒有見面,好像有點陌生了。哪一位前一次沒有參加過我的講座呢?請舉手。啊,有很多同學。這樣很好,我們又多了一些善友,可以一起研究。

 

我每次來這個地方跟大家聚談,座中的老菩薩總給我一個很深刻的印象。我由一九七二年講經到現在,講了三十多年,有幾次的講座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而其中兩次是我來到這裡,為大家講《心經》和《大智度論》,我感到印象非常深刻。後來同學將講話轉成文字出版了《心經略講》一書。我不是在說客氣話,我記得當時大家情緒高漲,其求法熱誠令我非常感動。《心經略講》的開頭就記錄了我當時的感受。那時候,我是第一次來,大家都有點陌生,我一進場時,大家想聽經的懇切神態完全表露出來,令我倍感鼓舞。原來這裡的善信對法的渴求比其他地方的居士更熱切。我雖然講了這麼多年的經,亦很感動。自從那次之後,我答應了有空就來廣州與大家見面。今年剛剛有時間,我就來了。不敢說明年一定來,總之有時間我就來。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下了課之後,大家可以問,看看我的回答能否令你滿意。有些同學對我說,他對某些法義不太認識,亦不太明白。待我把經文講完,餘下時間便為大家解答。

 

我今天選講《佛說第一義空經》,是有一個心意,因為聽過我講經的同學就會知道,我在移民到加拿大之前,在香港錄過一隻光碟,是講《第一義空經》的,但說得不很詳細,因為時間有限制,所以講得不多,講不到深入的地方。因此,今天我特地選這一篇經再講,希望能補上次所講的不足。

 

這一篇經有另一個譯本,叫《佛說勝義空經》,由宋朝施護法師所翻譯。佛教在宋朝時已經開始衰落,施護法師是宋朝難得的所餘無幾的大法師,在佛教衰落前夕,他仍有所貢獻。施護法師由於覺得前人大德的翻譯不太令人滿意,所以再另行翻譯。而施護法師所譯的《佛說勝義空經》,對我們理解《第一義空經》,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二、《阿含經》的重要性

 

我們要知道,《第一義空經》是《雜阿含經》裡面之三三五經。說到《阿含經》,我相信大家已經是耳熟能詳了。如果初入門者要學經的話,我會介紹他們讀《阿含經》,這是全體佛法的根本。如果我們對《阿含經》都不能搞清楚,而去學其他大乘經,會很容易犯上空疏的毛病。所以,如果你從沒有學過《阿含經》,今天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聽完這個講座之後,大家可再進一步,有能力看《阿含經》的,要去看看;有地方可以聽《阿含經》的,就要去聽聽。

 

《阿含經》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原來,它是佛陀在世四十多五十年裡面所講的法義。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將所有佛經說成是佛陀在世之時已經宣說,其實不是這麼簡單。但是,如果你問,哪一本經是佛在世時直接跟弟子講的記錄,那就是《阿含經》。所以,我們學《阿含經》保證不會學錯。它的好處是簡單精要,沒有夾雜其他無關宏旨的東西。

 

我們會覺得學佛很難,難在太雜。本來,佛陀示現在印度出世的時候,他所講的佛法大都很簡單,人人都能明白,包括當時最下的階級。但是後來隨著時代進展,佛法由印度傳到中國,加上中國人的解釋,佛法的內容變得非常複雜,有真實法,又有方便法。什麼是方便?方便即並不是最好的、最第一義的。方便的東西太多,佛陀所說的真實法相對便只餘下很少了。

 

其實,《阿含經》所講的大部份內容,就是佛陀要說的。他說不完的法義,就由大菩薩們一起替佛陀把它們講出來。這個部份其實不是太多,如果我們有智慧,又有好的老師指導,我們就應該學《阿含經》,再學大乘裡面某部份的法義,將它與《阿含經》連接,就成最精要的佛法。這要有很高的抉擇能力,淺學是做不來的。

 

所以,一般人去聽佛法,能夠找到門路,而且修行成功的,是非常少的。能夠遇上一位好老師,就真有福份。好像大家所熟悉的慧瑩法師一樣,她很幸運,能夠先遇上遠參法師,再有緣跟隨印順導師學習。這樣,兩位高人合在一起,你說有多高就有多高。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那麼幸運。我們聽到很多其他的方便法,就以為方便法是真實法,就去相信它;當聽到真實法,反不能領受、相信。這樣的話你就比那些從未學佛的人好不了多少,因為本來有機會進入寶山,卻又在山中迷途,錯失了進山之正路。

 

今天我有這個機會跟大家講《阿含經》,希望將佛法重要的部份給大家參考。這樣,大家以後就知道哪些佛法是方便或真實。在《阿含經》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經,總合起來有一千三百多篇,這一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它也是比較深奧的。如果大家聽了我這兩堂課之後明白我所說的,我就不枉此行,而你也不枉此聽了。

 

三、四諦

 

在《阿含經》裡面,基本的法義不出兩個範圍,就是四諦(苦集滅道)和十二因緣。現在,我們先講「苦集滅道」四諦。所謂「諦」就是真理的意思。簡單來説,「苦」跟「集」這兩個諦,是說一般世間的因果。其實我們都在一般世間做著凡夫,都會覺得這個世間的苦感很濃厚。無論是甚麼人,生活都離不開一種苦的味道。苦的味道由很多原因造成,但最大的原因就是對自己那種執著的心,由出生至眼前,未曾減弱過。除非我們學佛法學得很好,否則我們幾十年不知多麼愛護「我」這個傢伙,深恐它著涼、太飽或營養不夠。這個傢伙常常在我們的心裡面作怪,累得我們終日不安寧。這就是苦諦。

 

世間是變化不斷的。在變化不斷的世間中,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總是想攫取好的東西留給自己享用。如果得不到固然不開心,但今天得到了,卻因為世間的變化,明日會失去;幾十年得到,最後都會失去,沒有可能一直都擁有。如果我們對「我」這個傢伙不緊張,看透它,明白它,我們不那麼計較執著,我們即使看見世間變化,內心都不會覺得難過。只因還是執著自己,我們對世間的變化就會感到怖畏。怖畏的事多得不得了,幾十年來憂慮的包袱重得不得了。除非學佛法,去破除這些障礙,否則沒有一天是徹底安寧的。如果你下一個星期娶媳婦,就好像會開心一點;近來籌辦喜事,你就好像什麼憂愁都記不起;但是,如果未來媳婦忽然用眼睛瞪你一下,你就立即不開心。但你又不能擔保她不用眼睛瞪你,因為人的感情變化比物件的變化更快更厲害。此等小事也能令你心煩意躁,更何況是大事呢?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說出來,做人都挺煩。不過,學了佛法之後,內心可以有很強的力量可作支援,我們就可以將那些很難消除的煩惱積聚去除,人才可以徹底輕鬆自在。就如上例,無論你的未來媳婦有沒有用眼睛瞪你,你都會很自在。

 

記得上一次聽眾中有一位老菩薩,不知今天有沒有來?我聽她說了一個日常的故事,總記在心上,很多時候都想拿出來跟大家欣賞、分享一下。未學佛之前,婆媳二人鬧得水火不容。這種情況很普遍,老人家的觀念有點不合時宜,年輕人又心浮氣躁,看不過眼。婆媳之間總是矛盾相對。自從婆婆學了佛法之後,明白了因緣的道理,幾年的薰陶之後,便能對媳婦愈來愈寬容。寬容並不是餓鬼般頸幼肚大,心不甘情不願卻不說出來那一種容忍。若是容忍就辛苦了,要是一刻之間不能忍過去就會出事。寬容是這一刻忍,下一刻就沒有這回事,不會積聚不忿。常聽見人說,夫妻之間要容忍,這樣子忍,要是短命的還可以,命長一點也不成,哪能夠長期強忍而不出亂子?現在聽到很多人到了六、七十歲還要離婚,那就是到最後忍不下去。這就好像吃飯的時候不想浪費,愈吃愈多,到了最後就沒法子再吃下去。然而人們卻對他說:你為什麼到了最後也不把它吃光呢?其實,他不是不吃,而是已經吃得太多了!到了最後忍受不住,結果仍然是要捨棄,不能再容納。

 

所以,一個學佛的人不是去容忍別人,而是要明白在這個世間有什麼值得這樣緊張去仇視、怨恨或煩惱呢?寬容的寬,是叫人看得闊一點。「寬」的時候,人就會輕鬆很多。「容忍」時,心仍是那麼狹窄,把氣硬塞下去,塞到不能再塞的時候,就會爆炸。有一次,我與那位老菩薩一起吃飯,她說:學了佛之後,人變得寬鬆了很多。成為婆媳之後,當初大家的眼神、語氣、言論都感到很不合意,現在卻感到無所謂。她覺得:我明白,她不明白。當初是因為我爭著要我得勝,所以感到很不舒服;但現在不再爭我要得勝,所以就海闊天空了。為什麼不能寬大一點去處理呢?當她能夠以寬大的心去對待媳婦時,媳婦也感覺得到那種不同。即使她不相信佛法,但仍能接受佛法。這就是互動的原理。互動令整個磨合的過程加速起來,從前是只有婆婆一人在努力,現在,媳婦也明白了道理,能夠放寬。於是兩者後來就好像水中遊魚一樣,逍遙自適。

 

雖然我們學佛都是想成為聖者,成為佛菩薩,但是我們開始時不用講得這麼高。我們只要能夠處理家庭的事,就能明白為何要寬容,進而影響自己的家人,令他們對佛教及自己都可另眼相看!這樣,我們才不失為一個學佛的人。能得到這種受用,並不是難事。

 

至於學習大乘經,我們應該學般若、中觀,便能再進一步,有大的受用了。如果沒有根本佛法《阿含經》作為基礎,我們是沒有辦法學好中觀或般若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告誡我們,不要因為學大乘而貶抑小乘,說小乘人沒用,整天只顧自己。小乘人又會罵大乘人,學習太多「空」、「心性」等概念,只是空談,沒有實用。這樣互相對罵,就得不到真實的道理。《十輪經》講得很好:我們要先學小乘,再學習大乘。學小乘的時候,未懂大乘,不可以謗大乘;學了大乘,亦不能回過頭來說小乘的境界低、不管用。唯有這樣,我們才正確學到佛法。

 

大乘人講「空」,如果是學過根本佛法的,會講得很有道理及很有作用;好像一把刀,替我們將邪見砍掉,清除前進的障礙。但如果你不學小乘,就沒有對人生初步瞭解的基礎。一味說空,便會以為因果、生死等等是沒有的,是我們糊塗了,又或像是傻了,將沒有說成是有。但是,若我們學過《阿含經》便知道,原來佛陀教我們四聖諦,是要讓我們知道,世間煩惱,是具體存在,令人痛苦的,所以不能說世間無;但另一方面,煩惱是可遁修行而得以消解的。因此又非實有,若實有,怎可消除?非有非無,就處於中道,就是性空了。這不是正正接入大乘空義嗎?

 

所以,第一關是要面對現實,承認世間真是有生死,有煩惱,有痛苦。這叫「苦諦」。諦是什麼呢?它是真實的,大家眼見的,沒有人可以否定的。然後佛陀再教我們:這個苦怎樣來的呢?它是由於我們今生、過去、未來,都不斷造業(行為),令我們愈來愈多污垢,閉塞了我們的心。這樣下去,我們便沒有法子走出這個三世輪迴的陷阱。佛陀看我們眾生,最悲哀莫過於此。

 

經裡面有一句說話:「於苦愛喜。」初讀經的人都會覺得奇怪,哪會有人對苦愛喜呢?我們應該是「不於苦愛喜」,那是苦,我們怎會去愛?但是,你又是否這麼肯定?你真的不會在苦中愛喜嗎?我們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每天都是對苦愛喜。比如說,很多人都喜歡抽煙。這還不是對苦愛喜嗎?抽煙的人,一煙在手,其味無窮,快樂似神仙。但在我們清醒的人來看,那些抽煙的人很可憐。且不說它會令人破費,或是可能引起火災,最基本的,是它會導致器官、呼吸道等都受到尼古丁等毒素的傷害。每天吸二十支,既破費,又傷身,花時間去買又花時間去吸,吸了之後又花錢在醫藥上。這種嗜好,實在可怕。這是一個最奇怪的例子,但偏偏就有不少人去吸;吸了又大都戒不了,這不正是應了佛陀所說人是「於苦愛喜」嗎?煙還算得上是較為正當的東西,其他如嫖、賭、吸毒等嗜好,更是不得了。有些老年人喜歡抽煙,有些年輕人卻喜愛吸毒。我們有時會覺得,世間真是一團糟。不論你如何宣傳,說吸毒如何對身體有害,甚至會危害生命,他們都不理會。因為他們看見同年紀的人,做這些事好像很「享受」,他便亦跟著做。苦對於他而言,有一種吸引力,於是他便「於苦愛喜」了。他不知道這些是苦,除非嘗試過因為吸食毒品而令身體非常衰弱。同一年紀,其他人走得很快,而他卻上氣不接下氣。到了那個時候,才知道後悔。

 

人於苦愛喜,成為積「集」,把自己陷於苦境,以致為斷流轉。每一個人的苦和樂都是自己招致的,跟別人無關。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會令他得到不同的痛苦和煩惱。佛法的優勝之處是,無論是誰學到,都是合用的。它將我們心裡的錯誤思想挖出來,將正確的調校進去,只要我們每天跟著去做,在苦集滅道的「道」上下功夫,對苦的愛喜將會滅除,不再愚昧下去。這才能令我們走在修道的路上,終於得到解脫。佛陀在世時宣說四諦法,苦和集是講世間的,滅和道是教我們如何從世間的煩惱走出來。這些道理是不離世間的,我們看到佛陀説法的次序是先講世間,讓我們看見世間的實況,然後再教我們如何改善這個情況,成為清淨的聖者。

 

當我們學過《阿含經》,進而學大乘的時候,就不會有「空疏」的毛病,不會對空的義理不能瞭解。我們會承認有世間,承認苦對於愚癡的凡夫來說,感覺是真實的。但是,在承認的同時,我們卻知道這個苦是可以解決的。其解決的辨法,在《阿含經》裡面是觀察十二緣起和修行八正道。在大乘就去學習般若、中道,用這些法義將我們本來不正確的思想除掉,改以般若的正智、中道的正觀悟解生死涅槃是二而不二,不二而又是二,從而入於平等正覺。

 

所以,我剛才所說的《十輪經》,它認為如果我們不學小乘而學大乘,第一個錯誤就是把「空」的概念學錯了,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這就叫斷滅。這樣說雖然好像把世間的煩惱看得很「化」,什麼都是斷滅的,世間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如此學「空」,不理會世事,硬把煩惱「空」掉,就好像是解脫了,什麼都不用理會,不用學,一切都無所謂。這樣說來好像和中觀差不多,其實是相差很遠的。

 

我們不應該什麼都無所謂,學中觀應該知道因果、因緣是有的。例如我們將手打在桌子上,手會痛。如果那些學大乘的人不明白這個基本道理,學了「空」就以為什麼都是假的,但其實手打在桌上,痛是會有的。那麼,為什麼我們仍然說「空」呢?「空」不是這樣說沒有。「空」是說事物是有的,但它們是不真實的。例如你用同一隻手打在同一張桌子上,那效果是一定會這樣的。但是,如果桌子是用棉花製造的,你打下去的時候當然不痛。又如果你的手是練習過鐵砂掌,打下去的時候也可以不痛。那隻手若是有傷患,那麼打在棉花上都可能會痛。中觀的「空」就是:不同的條件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其中沒有決定性。空是由因緣而成其說的,事物的生滅,由因緣的聚散而致,所以其生也無常,滅也無常,無常故無實性,一切緣生緣滅,故一切便說為空了。既有緣生,又豈能說沒有呢、斷滅呢!所以,世上的一切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性質,但因和果卻是很對應的。

 

凡夫當然落於因果,那麼聖者又如何呢?打一個比方,如果一條路全都舖了平整的磚塊,當然是人人都可以走過。但如果這條路很不結實,充滿了流沙,我們一踏進去,不消幾步就會掉下去。假若聖者走進去,會不會掉下去呢?又如說,人是要喝水吃飯的,聖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肚子餓了,要吃飯嗎?我們老了,骨質疏鬆,站得久了就會累。聖者老了,他站得久了會不會累呢?聖者吃錯了東西會不會肚子痛呢?你們可能會覺得聖者境界這麼高,一定不會肚子痛吧!如果還會,我們還做聖者幹什麼呢?

 

其實,我們不應該回答是會,或者是不會。如果聖者作為一個人,他行走的地方有流沙,他也應該掉下去。又或者有人丟一塊石頭在他的腳上,他也應該會覺得痛。因為,他既仍表示為一個有身體的人,身體的機能及對外界的生理反應和普通人應該不會相差太遠才對!如果有一個人永遠不用吃飯,肚子也不餓,槍彈打過來也不死,那就不是人,而是異類了。所以,如果聖者作為一個人,和我們一樣,存在於同一空間,他便仍要吃飯睡覺,地上濕了還是會滑倒。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八十歲入滅,其間也曾背痛、肚子痛,他的堂弟提婆達多向他擲石頭,擲不中,掉在佛陀的腳趾上,他也有流血。釋迦牟尼佛雖然是圓滿的聖者,亦不能例外,要受到因緣的約制,這才符合因果相應的原理。

 

人是一個可善可惡的眾生,有時好像神聖不可侵犯,有時卻邪惡不堪。當然,我們有了佛法的支持,行為就會穩定地向於清淨。但一般人的性格會反覆無常,對人有時好有時壞。究竟好人和壞人怎樣界定呢?有時,做家姑的,對著媳婦就好像是惡人,對著自己的兒子就好像是觀音菩薩。人就是這樣,善惡參半,他的因是參半,果亦是參半,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中觀教我們無實性,好人壞人,都是沒有實性的。不過,無論為善為惡,後果都會與因相應,如影隨形的。例如有一個人對你微笑,你就會覺得很舒服,很開心。在現前來說,你心中就覺得他是一個好人。如果他向你笑,你罵他,他也不怪你,反倒原諒你,慢慢地這個人就不只是一個好人,而且是一個賢人。修行的過程是凡夫─Ò賢者─Ò聖者。那麼,賢人有沒有實性呢?沒有。但是,賢人有沒有作為賢人的行為呢?有。所以你是可以看到凡夫和賢者之間的不同。但是,這是沒有決定性的。如果他走向退轉之路,他也可以變成一個惡人。當一位賢人發出他的力量的時候,你可不可以說這是幻化呢?不能。這些作用是存在的、真實的,但這個作用是會變化的,進可成聖者,一切圓滿;退則可復為凡夫,失去以前的功力。

 

那麼,佛陀又會否退轉成為壞人呢?是不會的。不只是佛陀,就連那些七地或以上的菩薩,我們稱為阿惟越致(或譯阿鞞跋致),都不會退轉。但是,沒有實性,又如何可能有不退轉的菩薩呢?我們仍不必講本有佛性,因為七地菩薩經過了無數時間的修行,累積了很多功德,令他成就了一種只會變好,不會變差的質素。但這是不是有實性?佛陀成了佛之後還做不做好事呢?是不是成了佛之後就什麼都不做,只叫弟子阿三、阿四、阿五等去幫他做事呢?不是的。佛陀成了佛之後,他比任何的賢聖都做得更多。我們做好事是為了功德,但佛陀做事卻是對應眾生的需要,理當如此。

 

《增一阿含經》裡面說:有一位比丘弟子,身患重病,臥床而不能動彈,要在床上大小便,卻沒有其他比丘去看他。有一天,佛陀知道此事,就親身去看他,替他清洗身體,更換床單和衣服,並親手授予飲食。經過這件事之後,佛陀就在戒律中加上了一條,就是以後有比丘患病,其他比丘應該前往探望。弟子生病,佛陀不只去探望他,而且還給他清洗、餵食。試想想,聖者這麼慈悲的顧念眾生,還會不會退轉呢?

 

那麼,為何高僧都會病得很厲害的呢?那不是現在種的因,而是宿世的因,沒有辨法去消除。果報來臨的時候,唯有順受之,靜觀它的生與滅。只要現在不做惡事,將來就不會有惡報。成了聖者之後,他的功德便圓滿。他不斷做功德,亦不斷有圓滿的果報。所以,在我們看來,聖者好像總是不會變,其實聖者若示現生於三界,他也是落於因果的。但聖者不會懶惰起來,如果他不精進,便已違反了八正道,已經不能說是圓滿,不能稱為聖者了,佛陀本身更是六度圓滿的。

 

《四阿含》講了四聖諦,苦和集是世間的因果,滅和道是出世間的因果。道即是修道,佛陀以四聖諦鼓勵大家不用恐懼,雖然作為人是那麼苦惱,但是我們不用害怕,因為有道可修。只要跟著佛陀的道路去修,我們一定可以得到「滅」。滅不是說灰飛煙滅,死得乾乾淨淨的意思。滅是指一切煩惱的消除,貪瞋癡三火的熄滅,從此清涼寂靜,沒有心靈上的波動。這個境界,我們不知什麼時候才可以達到,但這是我們應該求取的境界。

 

《阿含經》講「苦、集、滅、道」,引導我們趨向滅苦解脫之途,可說意義重大。如果我們切實地跟隨經義修習四諦,可以由苦諦進入集諦;看到世間的苦因之後,經由道諦的修習,到達滅諦的寂靜。這是一級一級地進入聖境,成為阿羅漢或佛。在佛世時代,許多修學之人都能夠得到這個果位。但是,現在可不行了,現在是末法時代,學法的人不重修行,所以,成就賢聖者十分稀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學四聖諦,能令自己不墮入三惡道,保持人身,還可以繼續去修行,都可算是萬幸了。

 

這篇經文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不只是講四聖諦及十二緣起的道理,它還教導我們看清世間事物的來龍去脈,教我們如何在眼、耳、鼻、舌、身、意不斷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外境的真實生活中看得透徹,不會好像從前那樣,為眼、耳、鼻、舌、身、意所做成的攀緣令我們煩惱、痛苦。如果我們明白這篇經文,便應該輕鬆很多。這個道理本是相當深奧,但是深奧的佛學可作淺易的講解,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篇經很濃縮,每個字都很重要,大家須用心去學。讀此一經,已經可以剔除我們很多法義上的錯誤。

 

 

四、解釋經文

 

「如是我聞」

 

各位已經聽經很多年,這句也就不解釋了。這個「我」是指阿難尊者。在《阿含經》裡面,都有這樣的開始,因為經文相傳是阿難尊者記誦下來的。所以,經文中的「我」都是當成阿難尊者。「如是我聞」,可譯成「我,阿難,聽到了這樣的話」。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一時」即某時,也不知道精確的時間。佛陀在拘留搜調牛聚落,這地即今日德里的附近,為佛陀弘法最西北端之處,在這同一個地方講了另一篇經,就是《大空法經》。今天所講的,是《第一義空經》,這篇經比《大空法經》更加精彩,所以我選了這一篇來為大家講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爾時」即是在那個時候。世尊對他的弟子這樣說。

 

大家可看到,由「如是我聞」到「世尊告諸比丘」,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表示這是一個真實的紀錄。簡單樸素之中,給人一種親切平實的感覺。但是,大乘經不是這樣的。大乘經的開頭,佛陀出現的現場,大菩薩、大比丘、大居士、國王、天龍八部、諸天等等,都會出現;大地六種震動,還有種種祥瑞,場面十分鋪張,和《阿含經》完全不同。只有一本大乘經,與《阿含經》是一樣的,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來?對了,就是《金剛經》。這部經也是清楚寫明在什麼地方講,例如在舍衛城,是一個真實的地方。又猶如本經說在拘留搜調牛聚落,也是一個真實的地方,而不是在虛空裡。以至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場,都有現實的感覺。

 

大乘經的序分,通常講有若干萬菩薩,還有無數的比丘弟子和天龍八部,哪個地方可以容納這麽多人呢?最大的運動場也容納不下!這些境界,是佛菩薩之力所現起的,再多些人參加也不會擠逼。我們平常人是佔有空間的,但是佛菩薩不似我們那樣,一個一個的佔有空間。所以,虛空不可量,他們的聖境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忖測比擬的。

 

這些經典其實不是讓我們新學的凡夫去學的,它的對象是菩薩。如果我們不先學《阿含經》,一開始便看大乘經,我們便會感到難以相信,又或者把所有的描繪當成是了不得的聖境,執以為最值得信仰之處。這兩種看法是過猶不及。佛菩薩變現的境界可以很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相信有此變現就是了,不必認真去計較是否有可能,凡情又豈能計度聖智呢?但相信卻不須重視,強調其壯觀偉大,要重視的是隨後的經文義理呢!所以,如果你沒有基礎,學大乘經一開始已經搞不清楚,不能了解。當你學了《阿含經》,對佛法有了相當的瞭解、信仰之後,就會覺得,大乘經所描述的境界,有一天你也可以成就。

 

「我今當為汝等說法。」

 

大家能否看到這句是什麼體裁?原來,佛陀對弟子開示有不同的情況,其中一種是沒有人問,他主動講,這叫無問自說。亦有許多時候,是弟子有問題,佛陀為他解答。這樣就會有一個會場的機,發問者叫作「當機者」,是他替佛陀問眾生心中的懷疑。有時候,大家聽完了講座,都不作聲,一些老菩薩覺得這樣靜悄悄的不太好,就問「什麼叫佛呀?」其實他怎會不知什麼是佛呢!只是他想藉此令其他人提起興趣發問而已!這就叫當機。也有些情況是有人問,佛陀不答,那是因為問的是「無記」問題,對人生解脫沒有益處。

 

這一次,是沒有人問,佛陀自己說。什麼時候,佛陀會無問自說呢?有一些深奧的東西,沒有人懂得去問,於是佛陀唯有自己主動講給弟子聽。他說:我現在為你們說這個法。這個法就是:

 

「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以上是第一段。大家要知道,不只是這篇經,還有其他經都會用上「初、中、後善」這些字眼和這種句式。它有一個特定的解釋,不是胡亂照著字面去解釋。初善是指,佛陀講法的時候,弟子們覺得很歡喜,雖然他們不太明白,也未必能立即做得到,但即使是不明白,聽了都感到很舒服,覺得人生很有希望。中善是指,佛陀講了這個法,還希望人們去做,那些比較有質素的弟子,會跟著佛陀所說的去做。例如佛陀說,人生有八苦,大家要好好對治它們。這些苦是如此的,你不要去犯;那些苦又是如何的,你也應該避免。弟子們跟著去學去做,即使是學不全,也總是會做到一些,亦不覺得太難,這就叫中善。後善又是指什麼呢?就是學習了一段時間,愈來愈精進,已經行之有素,改心革面,最終完全遠離一切貪欲,一切污垢。

 

佛陀所說的法,尤其是在《阿含經》裡所說的法,都是可以實踐的。我們讀《阿含經》會愈讀愈歡喜,因為它裡面說的不是深奧莫測的道理。學佛法,比世間甚麼享受更有趣味,因為它能夠安撫你的心靈,使你得到平靜安樂。所以,後善是指學習到後來,會有一種完全解脫的感覺,覺得煩惱都消失散去,到了煩惱去盡的時候,便得到大自在。

 

這些解釋不是我創造出來的,而這些解釋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們怎樣知道有否把經文解釋得對呢?我們如何知道老師或講者的解說是否正確呢?這不應是以我們的感覺來判斷,例如不應覺得老師講得動聽便認為是對。我們應該靠老師所說的根據來作判斷。我解釋《阿含經》是根據大家認為可信的典籍來作解釋的,它就是《瑜伽師地論》。這本書裡面最後的一個部份有十四卷文字,都是解釋《雜阿含經》的核心部份。這本《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宗所根據的重要論典,我現在說的「初、中、後善」,和結尾的幾句,都是從那裡拿出來跟大家解釋的。印順導師亦是根據這一部論來作編排《雜阿含經》的參考,論所作的解釋是正確而得到學者認同的。

 

「善義、善味」是說,義理正確,而且你亦明白了,道理進入了內心深處,生起一種感受,一種真實的體會,這亦叫「味」。但是學習義理,首先我們要學習「善」,即是說要正確。然後,這些道理進入我們的內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對應,並打成一片。我們便會得到「善義、善味」。通常來說,這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及不斷實踐。我們就算不去道場做事,只是在家中已經可以。我們的家就是道場。此外,我們亦可在朋友之間做,朋友就是我們的道場。無處不是道場,做到某些程度,就會有一種味道。這時候要停止也停不了。

 

我們要做了一段時間,工夫達到某種程度,才會有所體驗。這種「味」是什麼呢?是法味!希望大家有一天會達到這種境界。相信這一天不會很久!法味出來之後,你就會對世間所有的煩惱有了免疫能力。免疫能力等於打預防感冒針,它不是百分之百免疫,有時候我們還是會有煩惱。不過有煩惱也不怕,過一會兒就會好起來。因為我們還沒有成大菩薩、成佛,我們只是做一個高等的凡夫(佛教說是內凡),或者做一位賢者。雖然這個免疫能力還未圓滿,但這已經很好。你得到了免疫能力,就叫做「善義、善味」。

 

「純一滿淨」的「純一」即是說,佛教所說的道理是純正的,是正確的,是與眾不同的,是一味如此而已,沒有第二家可以與它同味。因緣法,是佛教的「一味法」,所有外道,無論是印度、中國或是其他地方,全世界的思想家,沒有人曾經好像佛陀那樣,說過因緣的道理,而且說得這麼徹底。我們今日有幸可以成為佛教的信眾,知道因緣的道理,已經是很幸福了。

 

「滿淨」是說,走到後來,我們會得到一個清淨的、圓滿的境界,稱為「滿淨」。在那時候,我們會「梵行清白」,「梵」即是清淨,「行」即是我們的修為。如果我們跟著佛法去做,我們所做的事不是惡,也不是善,而是「淨」,我們的修為是清淨的。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善」這麼簡單,我們不希望在座各位精進的菩薩,目標只是「善」,因為「善」都會墮落。我們希望大家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佛教徒和做其他的慈善家最大的不同是,佛教徒是清淨的。我說的是做得到的佛教徒。譬如香港星期六賣旗籌款,我們應以什麼心情來迎接賣旗呢?人們通常有三個不同的心情,第一個是:遠遠看到賣旗的孩子就走開,免得被他們捉住要捐錢。這是人性的惡,可以惡到連一塊錢也不肯給,一分鐘時間也不給。另一個情形是:很樂意地給他這一塊錢,然後,心裡想:今天總算做了一些好事,捐了一塊錢,修了一些福。有時,袋子裡錢多一點,就捐十塊錢,然後更想:這就可以有更多的福,挽回昨天的惡業,因為昨天罵了別人一句。這又是什麼呢?這是善,是一般凡夫用善心做事的情況。

 

佛教說,第一種人是惡,那已經沒有什麼爭論了。這些人,來世不做畜生也會當餓鬼。如果再有其他更惡的行為如殺人放火等,果報將會更重。第二種人,他做的是善事,所以他不會得到壞的報應,他將會得到一些功德,也能幫助其他人。但是這種心情,因為他很著緊自己能不能得到福報,那個「我執」完全沒有去除。他這樣就是「帶惡修善」。這種善很不穩定,本身亦有煩惱。為什麼呢?如果那小孩子嫌他捐一塊錢太少,對他不太客氣,貼旗時粗魯無禮,不夠友善;對捐獻十塊錢的人,神情就很不一樣。於是他心中就嘀咕抱怨暗暗地罵小孩:「可惡,我已經樂意捐款,你這小傢伙竟如此沒禮貌!」這樣就會有煩惱了。他們互相都是在做善事,但是只是流於那個階段,大家都仍有重重的我執。

 

而最高境界是:不用小孩子開口,你已經拿錢出來放進錢箱裡。這樣有德的人有多少呢?心無其事,只覺得今天有這樣的機會,總比自己去找慈善機構來捐款容易得多。你還應該感謝這位賣旗的小孩子。這樣,你的心中完全沒有考慮自己得不得到福,只是想著多一個人可以受幫助,在這件事上,你就有如一個圓滿的聖者了。但你的情況是不穩定的,在別一些事情上,你會仍然有計較、有誤見、有我執。

 

你之所以不夠穩定,是因為你剛剛開始做這些事,內心仍未夠堅固。所以,大家要特別留意,我們的目標不是「善」。固然,也不會去做惡,但做善還不是努力的目標。我們要做「淨行」。所以,你回去面對自己的婆婆,面容要和藹可親,但你心裡不要說:「我正在做善行呀,我正在修忍辱呀!」婆婆如果不領情,你也不要說:「你不要那麼囂張!你不要那麼過份!」否則這個善行就失敗了。

 

你回去和婆婆感情好,和媳婦感情好,你應該這樣想:我明白道理,我應該幫自己,也應該繼續去幫助婆婆,而不是想得到她的稱讚。希望她也可以和自己一樣,對人寛容。不只是對家裡人寛容,而且對街上的人也要寛容。在街市買菜,不要因為菜販給你的蔥不夠多,心裡就不高興。

 

你的心若能真真正正為他人著想,就等於每天都有菩薩助你修行。如果你每天都可以這樣和善地對待你的家人,你也會變好,很快就會成聖,脫胎換骨,與一般凡夫不一樣。其實,你不用去道場也能修行。到了道場,有時反而有點造作。有一些人,在道場裡好像是菩薩,但出來之後卻面目可憎。這樣就不叫修行。修行是不離自身的,在什麼地方都是修行,都同一模樣。

 

佛陀說:「我現在所說的,就叫第一義空經。」這是很有趣的,原來,在《雜阿含經》裡面,不是每篇《雜阿含經》都有經名,很多篇經文都沒有經名。佛陀很少說:「這篇叫什麼經。」只有幾篇是有名字的。所以,我們要注意這樣的體裁,這篇經是佛陀自己命名的。《雜阿含經》每一篇文的體裁都是:「如是我聞,……信受奉行。」經文有時候長,有時候短,如此類推,這麼多一段段的經文,結集成一大部,就叫做《雜阿含經》,全數有一千三百六十二篇。在這些經文裡面,有經名叫《XX經》的,只是很少數。

 

「諦聽善思」的「諦聽」即是請大家聽得真真確確,不要聽錯,不要聽少,不要矇混過關。聽完之後,更要「善思」,不能像吃飯那樣,把它吞掉、忘掉。「善思」即是說要好好思量,每一次聽了法師或居士講經,回去之後要將他們所說過濾一下,有用的要留下,拿些好的經文語句,放在腦袋裡面,今天放一句,明天放一句,將你認為是最合心意的句子拿出來運用,那麼你就是一名凡夫菩薩。長久精進下去,終有一日會變成有大願大力的菩薩。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

 

後兩句非常深奧,將它簡單來說,就是來無處,去亦無處。這是《維摩經》的句式,我們只要將《雜阿含經》的經文一轉,便成了《維摩經》的經文。維摩的經文是「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含義與本經說的相同。大乘經的義理,不少是從《阿含經》裡面轉出來的,你明白了《阿含經》,讀大乘經就較容易得到清楚和正確的瞭解。

 

如何是「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呢?在這個「眼」的後面,還有「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這句話。這是說,由眼至意六根,都是同一道理。佛陀很多時都是這樣說法:眼如何如何,耳、鼻、舌、身,亦如是說。這即是說,其他的器官,都和眼根一樣,有阻隔性,有變動性等等性質。解釋了眼根,其他就不用重複了。這篇經的意思是:六根都是「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全部都是如此,不只是說眼。

 

我們的眼,是如何生起,從哪兒來?壞了去哪裡?一切事物,都可以做主語,代入這個句式。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問:一切事物,從哪兒來?壞了去哪裡?佛陀回答我們說:「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我們要記著這八個字,來的時候,無來處;去的時候,無去處。「至」即是到達某一地方的意思。

 

這是佛教最正確的說法。無論是大乘經,或根本佛教,都這樣說。其意義很深長,但淺解是說,我們凡夫看事物,是一個一個獨立地看。看著這支筆,我們不知道這支筆的來龍去脈,即使我們知道了它的出處,當我們看下去的時候,仍不能將實際造成這支筆的原因作一定論。坐下慢慢探求,你才知道:這支筆的來處不簡單。但是,你隨便給我一支筆,我就會想,這是一支筆,是長的,能夠寫字,還有個筆套。通常我們都是這樣子。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要小看它。喝一杯水,你只是覺得喝了一杯水。喝了進去,解除口渴。或者是還不夠,就再多喝一杯。喝水的時候,你不會想著,裡面有很多成因,它們是會變化的,不同的組合會成為不同的結果。當你看著其他人,或是其他事物的時候,你亦不會這樣想:我們人是由什麼造成的?對方又是如何造成的?全世界是如何造成的?我們不會這樣想。

 

有一些人感到,學了這麼多年佛法,為何不能將佛法融在我們生活裡,做一些事出來?譬如說,佛法教人破我執,我們明白了我執是不好的,但是我們仍未能夠真正破除我執,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很多條件造成一些東西,但是我們仍然會執著於它。這本書你可能不會執著,但一塊金板,你就會執著了。我們就是這樣的,當你遇上一些喜愛的東西時,不會去想因果、因緣的道理。你只會想:我要得到它。遇到這個場面,就忘記了佛法,就會墮落,達不到佛法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你的「我執」始終沒有改變。

 

那麼,事物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不多講甚麼,就只說火的燃燒。一枝火柴,一劃就有火走出來,為什麼呢?火是如何來的?是甚麼原因造成呢?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有原因而來。最直接的原因是什麼?是那枝火柴,劃火柴盒上的酒精砂紙。一劃,就燃燒了。說到原因,人人都覺得,這是最簡單不過,原因有多少個呢?你說說看。火藥、火柴、一枝木、人手劃、有工具、有充足氧氣……是不是說著說著,十隻手指都數不完呢?其實不止於此,乃至千萬隻手指都數不清!剛才有同學說,要有火藥,還要有人。火藥又是如何而來呢?你又會說,它是從礦石之中提取出來的。但是,礦石又如何提取出火藥?是工人的勞力。那麼,工人如何懂得取火藥呢?有人教他。誰教他呢?他們的師傅。為什麼師傅們能知道這些事情?是礦物專家的發現。再追問下去,原因可以牽涉到全宇宙!我不講太多,只講剛才所提及的七、八項東西。

 

好了,現在我們由宇宙回到這裡,火的燃燒,眼前所見到的條件是火藥、火柴盒、空氣、和劃火柴的人,最後,還要沒有風,因為風一吹,火就容易熄滅。就著這幾樣東西來說,我想問各位,是哪一個原因造成這個結果?沒有!沒有任何一個單獨原因可以造成這個果。我想問,是不是人的手造成那個果?是不是火藥造成那個果?每一件事情如果獨立起來,可不可以造成一個果?要如何才能出現果?要因緣和合,多因緣還不成,還要和合。

 

只說這些因緣,你也不能回答我,火生起的時候從哪裡來,因為你回答不到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如果你說,火從手而來,一定會給人笑;說由空氣而來,也一定會給人家當作傻子;說由火藥而來,同樣會不成立。沒有哪裡可以直接造成這個果,根據剛才的原因,一件一件的追究,你只能說,火是從「處處來」。

 

你如果說,產生「火」的原因每處都有,即是說,「火」生起的來處是哪裡都沒有。這就是「生時無有來處」的最好解釋。「無來處」並不即是沒有來處,而是每處都是來處,亦見其每處皆非來處。這就是中觀、般若、《阿含經》共同的立義。這很有智慧,這表示什麼呢?我們可寫成一個公式:如果每處都是來處,亦等如每處都不是來處。原因就是:因緣和合牽涉到無數條件和原因,以致每一件事都含有整個宇宙的因素。

 

佛法說:芥子可以納須彌。這其實不須解釋得很玄妙,從宏觀的角度看,造成一粒芥子的因緣,與造成須彌山的因緣相比,其實是一樣的。不是說芥子細小,須彌山巨大,就有所不同。佛的條件和我們的條件,在因緣觀上看,其實是一樣的。佛腳踏的地方,和我們凡夫腳踏的地方,並無不同。條件是相同的,為什麼他會成佛呢?因為他跟隨著正理,精進勇猛,多生多劫去做,就會成佛。我等卻不長進,總是流轉六道做凡夫眾生。因此我們跟佛相差便遠。佛與眾生平等是如何說的呢?如果你肯努力,你都可以成佛!但是如果你不肯做事,愚癡、放逸,便會墮落!佛陀在若干劫之前,如果也是愚癡、放逸,那麼,現在必仍是一名凡夫!釋迦牟尼佛的條件和我們是一樣的,因緣的道理是大家都適應的,他不是先自比我們有優勢。這就是眾生和佛平等的道理所在。

 

這並不是如中國人所說:佛固然有佛性,而我們亦有佛性,所以我們生下來就與佛平等。如此說就有違緣起法,可說是謗佛。我們此等凡夫「德性」,愚癡蒙昧,愛結纏身,有數不清的煩惱,距離佛實在太遠!哪有佛性呢?有佛性就應有佛相啊!有佛相便應有佛的莊嚴。我們並無本自具足的佛性,那不是說永遠沒有,而只是現時沒有。說不定過了三十年之後,我們會有賢者的性;再過五、六世,我們便有初級聖者的性;再過三大劫,我們便會有佛性。為什麼我們可以有佛性?因為修佛的因修得成熟,便得成佛,便會有佛性。佛性非本自具足,佛性是由因緣成就的。

 

「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句經文,大家現在明白了嗎?它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生時無有來處,同樣地,滅時亦無有去處。為什麼呢?如一團火,燃點起來,燒到沒有燃料的時候,就會熄滅。滅時火去了哪裡?是不是到了手上?還是退回那塊木頭上?還是在空氣裡?都不是。條件沒有了,它自然就不能成立。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是因緣「滅」的道理,並無玄妙可言。

 

譬如我們成了阿羅漢,我們不能問:成了聖者,往哪裡去呢?這是愚癡的問題,可不必答。如果回答你說成了阿羅漢,會去到一個奇妙無比的樂土,那就會勾引起你的貪欲,令你退回低層次的境地,再做貪欲之人;如果說成阿羅漢什麼都沒有,猶如進入虛空,那就更加糟糕:什麼都沒有,又何必這樣辛苦修行?到頭來什麼都是空無所有!這又成為天大的邪見。

 

中觀所說的,不是如此的有,也不是如此的無。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如果今日大家學佛有心得,依佛陀的教導去做,但還有很多問題未能解決,內心仍有不少苦惱,煩惱之火仍很猛烈;聽了「無有來處、無有去處」的因緣道理之後,整個人放下了,輕鬆了,自在了,走到街上,整個人好像了無罣礙,煩惱一時頓消。那麼,剛才未進來講堂之前的煩惱去了哪裡呢?沒有去哪裡,只為那些不是有實自性的法,因緣轉變,就即時消失了!

 

所以,嚴格來說,我們所說的「去除煩惱」是不對的,不是有一個有實自性的「煩惱」,好像一個腫瘤一樣,把它去除了,就像減了幾十磅似的,很是輕鬆。事實並非如此。你有煩惱,身體是這麼重;沒有煩惱,身體仍是這樣重。心靈就不同了:剛才重得好像走不動,人不開心的時候,腳也好像黏在地上一樣。開懷的時候,你叫他不要動,他都不會聽。因為煩惱不是實在的法,它是會因為瞭解正法而自動消融。這樣,就叫作「滅時無有去處」。

 

來處是指開始的地方,例如我是香港人,在香港出生,這就叫來處,但這個是方便、權宜的說法,實際上,於生命長流中,我們找不到一個「開始」的地方。「無有來處」即是「無始」,沒有開始,世界上沒有事物叫做「始」;亦無有去處,沒有一個最終的地方可以去,所以沒有終點。是以,答案是「無始亦無終」。由《阿含經》到龍樹菩薩講中道,都在解釋這個道理。如果說有始終,則始和終的兩端便無因緣可說,那就違反緣生緣滅的道理。

 

「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是非常重要的兩句經文,不只是眼,事實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如此。不只如此,世界上我們所看到的、想到的東西,都是「來無始、去無終」的。因為因緣所成的法,全都要很多條件才可以造成。有著這麼多條件,那就沒有辦法找到哪個才是起初的第一個條件,這就是無始。有著這麼多的條件,如果它要變壞或毀滅,亦找不到哪個條件最後壞滅。所以,沒有一個單獨條件,可使事情發生,也沒有單一條件,可使事情壞滅。

 

「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

 

既是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我們就知道一切東西,由眼、耳、鼻、舌、身、意,說到一切以外的東西,都是不實而生。事物,例如眼,有沒有被「生起」呢?有沒有被製造出來呢?有,不實而生表示有,因為「生」代表有。但是,生出來的東西是處於甚麼樣的狀態呢?是「不實」,意即不實在。它是有,但是不實在,是變化無常中的「有」。每一樣東西,無論是如何微小,就如橡皮圈一樣,它的製成過程都很複雜。因為由很多的條件造成事物,所以事物便無固定性,變化不定。今天生起,明天亦可滅去。因經常變動,所以甚至可說是「生已盡滅」。「生已」即被生起後,「盡滅」即接著已滅。

 

施護法師的譯本,將「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翻譯為「此所生法,無實可得,生已即滅。」他用「即」字,譯得很好。這種譯法更為清楚,「即」是說事物造成之後,立刻就滅。很多人不明白,就會說:不是啊,無論是一個橡皮圈,或是一個擴音器,都不會立刻消滅的,你看我仍是用著這個擴音器來說話。為什麼是「即滅」呢?

 

這是一個很深的問題。原來,我們若能明白佛法的甚深之義,就會知道,這麼多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個事物,造成之際,便即會變動,因為所牽涉的因緣太多。比如今天我們能夠在這個法會上聚集,有這麼多善知識來參加,這要靠十來位善知識去做商借場地、組織聯絡、安排座位等等事,其中牽涉到很多事務,還加上大家付出的時間。如果家人不願意你來參加,你能不能說服他們讓你來呢?還有家中的小朋友,現在就像是皇帝一樣,他要你陪著,你就不能來。參加這個法會,需要很多因緣。一個簡單的法會,都如此涉及多方面。有一方面出了問題,法會都不能成功。因為因緣眾多,昨天和今天兩個聚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座位的安排,已經有所改變;昨天的講座因為是在黃昏,大家沒有今天早上那麼精神飽滿。昨天聽完了覺得很合心意,今天再來聽的心情又已經不同。有些人今天才來,聽得不明不白;有些人昨天已經來了,所以很清楚內容說什麼。今天的法會和昨天的比較之下,已經變化很大。我問大家,我們可不可以重演昨天的一切,完全一樣呢?不可以,就是佛陀也不能幫忙,懂得變法術的人也做不出來!只要其中一人坐的位置不同了,便已經有所變化!其中有一人的精神面貌改變了,便已經不一樣!

 

所以,在這個觀點之下,可以說:「生已即滅」的「即」字,是指非常的快速,字用得很準確,才造成便滅去。「滅」的意思就是與原來的不一樣。這應作何解?現今科學家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所組成的,那些分子、原子、粒子、中子,在物質內常在變動,前一刹那的分子已經與後一刹那的分子有所改變。說起人,肉眼還可以看到;要說粒子,是何等微細,科學家要非常敏銳地檢測,因為它們變得很快,快得像閃電,這一刻是這個成份,下一刻即已改變。

 

任何一件事物,事實上我們不能與它說再見。我們與人告別的時候都說:「再見!」然而,根據佛陀見到的世間真相,所有東西都是一見不可再見。我現在與你相見,眨眼間就以後都看不到。這是說,你若想再看到剛剛那一刹那所見的那個人物,已經不可能。那人的思想已經成熟了一些,眼神已經不同了,頭髮也白了一點,長了一點,或稀了一點,只是你看不到。即使你的五官不動,你的細胞和血液,身體的內部已經不同,身體裡有細胞死去,又有新的長出來。那是一刹那間的事情,生出來的刹那間就滅去了。滅的是剛才那一刹那的樣子,生出的是另一番模樣。但是,這是不是全部都沒有了?不是,而是比從前改變了。我們不能知道它沒有了多少,總之它跟先前不一樣。「跟先前不一樣」說得有點模糊,但這才對應實況。那裡不同呢?沒有人知道,每一處都可能有所改變。總之是跟先前不一樣,這樣說才正確。

 

佛陀告訴我們,世間的所有事物都在無常變化之中。所以他說:「此所生法,無實可得。生已即滅」。滅不是滅掉所有,而是滅了一點,又加入了新的東西。但是,我們仍叫作「滅」,因為它與剛才的已經不同。

 

事物變化無常,是世間的真相。在變化無常之中,卻不是完全脫節無憑,大部份的性質,卻仍存在;小部份的組成物的確是變化了,消失了。在一個刹那和另一個刹那之間,是有連帶關係的,因為有些東西是承接下來,未有顯著變化,大部份是相同,小部份改變了,每一刹那都以這種方式進行。

 

所以,佛教有一句很有智慧的話:「無常而相續。」我們描寫一切事物的變動不定,叫做「無常」。但是,它並不是斷滅,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世間人聽到「無常」,便想起所有人都不喜歡的無常鬼。更有人說:「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其實,講者並不太高明,他大概覺得世間是幻化的,是可厭的,故此人生的一切努力都是徒然,做人亦無甚意義。因此很灰心,尤其當股市下跌時,就會用「金也空,銀也空」這樣的話安慰自己。但當股市上升,他就把這句話拋到九霄雲外。喜歡吃東西的人也是一樣,去殯儀館送別親友的時候,就會想:不要吃那麼多亂七八糟的食物,飲食要小心;但晚上回家,就已經忘掉了。明天早上,見到那些酒肉朋友,又一起商量去某個酒家,吃個肚滿腸肥。

 

世俗人講「金也空,銀也空」,其實是空無的意思,這是錯的。佛教所說的無常絶對不是空無,而是說事物不是實實在在不變的,我們要提起精神,迎接變化的來臨,而變化是有好有壞兩方面的。無常在佛陀的教法裡,原有積極的一面,積極在哪裡呢?因為是無常,今天我們是差勁的凡夫,將來有機會成聖者。如果不是無常,世間的事物是實實在在的話,今天我是一個窮人,明天亦只能是一個窮人,一生下來就沒有希望,就像印度的賤民階級,一生下來已經被定性為賤民,永遠無法抬頭,無論怎樣努力,也沒法有所改變,這就不是因果相應。因果如不相應,就是不正確。因果相應的思想是說,今天做了一分,明日就會有一分的收穫。今日做了十分,明日就會成佛。這樣,做人就會很有希望。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看到無常的好處,重新上路,做一個積極勇猛的佛教徒。

 

還有,無常之中,事物是繼續進行的。一切事物,因緣所生,無常過轉,生已即滅。這在前面已有解釋。事物的進行方式,是「後後不同前前,亦不離前前,一見不可再見。」「後後、不離、前前」這三個概念,大家要把握清楚。

 

一件事物在未成為這件事物之前,有沒有事物呢?有,例如一個人,在他前面有無數很多前世。不只有看不到的前世,還包括看得到的前年,前天、昨天,以至前一刻等等。「前前」即表示人生的長流前面的這麼多時間。同樣道理,「後後」是表示未來會來臨的無數世,包括現前生活隨著而來的時間。因為「才生即滅」,前前的我、現在的我和後後的我,一定是不同的。但如只是說這一句,前後沒有了連繫,就成斷滅。發展出來的東西加上「亦不離前前」一句,便準確無誤了。意即雖然與前面的不同,但並非離開前面的體性而別有,前後互相緊扣,無常而又相續的,一部份消滅了,另一部份仍維持其存在的狀況,於是前後便有了連繫。又有改變,又有連繫,這就是無常而相續的實況。藉著無常而相續的原理,我們這些凡夫,可以不斷去除煩惱,把不當的行為改正,把貪瞋癡消除,把苦惱滅去,前途便充滿希望,這也是無常論積極性的所在。

 

當然,我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苦去除,苦總是跟隨著我們。如果今天學了佛,便立即成佛,豈不太容易!我們很多世以來的所作所為,都會形成習氣,跟隨著我們,我們不能一下子把它們消除,必要經過多生多世,才能慢慢將不好的質素去掉,把好的留下來,開始去做的時候,會相當困難,因為那是逆惡緣而作,其後多做了,變成順善緣而為,那就容易得多了。因緣生法固應如此。

 

所以,「後後不離前前」這句話有很深刻的意思。明白了這個道理,瞭解人是時刻在變化之中而又前後時不相離的,我們看人也可以看得更深刻、更仔細,就不會把人看成是非善即惡,非惡即善那麼粗略。

 

佛法很有道理,說的都是正因正果。有人說穿著黑衣黑褲,運氣會變差。這就不是正因正果,而是「戒禁取」。自己做得不好,卻埋怨衣服的顏色。其實,運氣和顏色又怎會有關係呢?真正學佛人沒有這些愚癡的見解,亦沒有禁忌。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有很多佛教徒比非佛教徒還要迷信,有著很多古怪的禁忌。比如有親朋去世,年紀大的佛教徒竟然不去殯儀館,說是怕觸景傷情。佛法是沒有禁忌的,如果你是學佛的,就不應如此。人一定會死,為什麼要怕去殯儀館?去得多,你才能多得啟示。到殯儀館送別親友,你會體會到人生無常,我們每一天都應多做些積極而有意義的事,才不致虛耗現世的生命。所以你要毫無禁忌的去參加送別禮。也有人說:「這個月是你的生日,不要來了!」這是剝奪了有心人的權利。生日和殯儀館有什麼衝突呢?有朋友去世,我去向他鞠躬表示心意,以佛教的講法,他的神識也許還在殯儀館左右徘徊。我去與他的神識相交,盡了我送朋友最後一程的心意,這是一件好事,我們的心地一定會更溫厚,更柔軟,更加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感。這又有什麼不好之處呢?我的生日與此有什麼關係呢?我生日與否,仍應該如此對待朋友,除非那個人是不相關的,不然怎可不去?

 

「有業報而無作者」

 

「作者」這兩個字,根據字面的解釋,是做事的人,比如我現在去上班,我就是作者。但是,在佛教來說,「作者」有特別的意思。印度的外道執著有一個實我,認為這個我的靈魂是不會滅的。這是錯誤的思想。外道所說的靈魂,有時叫做「神我」,有時叫作「我」,有時叫做「作者」,有時叫做「受者」,有時叫「命者」,有時叫「壽者」,有時叫「使作者」,有時叫「使受者」。這些名稱有十六個,佛教稱為十六知見。這十六種錯誤的說法,無不因為對我執為實而做成。外道認為:當實我作業的時候,就叫做作者,作業的是他的不變的靈魂。受者,是指一個具有實在不變靈魂的眾生,在接受由自己所做的因而得到的果報。

 

這樣去瞭解作者和受者,是不正確的。我們沒有一個實在的靈魂,但我們有神識,此神識的質素會變化和增減。今天我愚癡,做錯了很多事,以致婆媳之間關係惡劣。明日我學了佛法,豁然開朗,有了智慧,解決了基本問題,父母、子女、婆媳之間的關係都好起來。這樣我的神識便清明起來。這便不同於外道所說,靈魂是不變的。所以,佛教不說一個實在不變的作者,也不說一個實在不變的受者。我們會說,當你正在做惡業的時候,便是一個惡的作者;當你轉去做好事的時候,便是一個善的作者。這樣,我們不稱他為作者,而稱他為惡人、善人。善人惡人是不固定的,是會改變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固定地標籤之為善人或惡人。但大概上,我們可說眼前這群人是好的,或者不好的,但只是說眼前,未來怎樣就不能決定說了。

 

我想問各位,你們會不會這樣標籤別人呢?不會就好了,尤其是老師。例如,學生做了錯事,被老師帶去見訓導主任,訓導主任一看,便說:「又帶這個麻煩的壞傢伙來了。」心中便預備如何去打他罵他。這就是錯誤的標籤,因為他沒有學佛。我覺得,學佛人最適合當老師,因為學佛人不會胡亂去標籤,他只會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老師要帶這個小朋友來?」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這樣標籤了,你心裡又會有什麼感覺?雖然沒有人喜歡被標籤,但你心中又是否有標籤別人的傾向?會不會看見長子便不喜歡,看見幼子則疼愛有加?可能不少次,長子是對的,是長子被弟弟欺負了,但你總是以為長子不對,弟弟一定乖巧。這當然不對。大家如果養有小孩子,便不要對孩子妄加標籤了。

 

「有業報而無作者」,就是說無固定不變的作者,但因為我們做出來的行為不一樣,所得到的果報便不同。我們做得好就有好報,做得不好就有惡報,看因緣就可知道得到什麼報應,業報一定是有的。為什麼沒有作者呢?佛不是說沒有這個人,而是說這個人所做的事和所得的果,不是永遠不變的。今天,你罵了一個人,他的心很不舒服,那樣你便做了壞事,得到壞果,因為他明天出門就會不來你那裡。但是,你是否就是令他心裡永遠不舒服的那個固定不變的作者?不是的。你一看見他這樣生氣,晚上就買一些他喜歡吃的水果,去敲他的門,逗他開心,講些好話,他就會覺得你也不是那麼壞,明天出門又去你那一邊了。他的不舒服,是短暫性的,可變的,而你的所作所為,亦可隨時改變,改變由於意識,若是靈魂,就惡便惡下去,不能改了。你這位作者是否一定要作壞事?當然不是,你也可以改做好事。所以你不是一個定了性的作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所作所為,一定有好或壞的果報。做業的人是有的,但沒有實在的做業者,因為他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好事,甚至不作,一切是不固定的。有些人以為,沒有作者,便可以損人利己,亂做壞事,這是錯的,因為有業報。無我是一個事實,但你執著了我,成為一個重擔子。既是做了事情,就會得到報應,這是實實在在的。比如有些人去買股票,賺得五十萬,這五十萬不是假的,但這可以變化,如果你今天投資錯誤,買了八十萬股票,一下子把全部積蓄都投放進去,誰知明天股價暴跌,你可能變成一無所有。前天你是一名精明的投資者,今天就損失慘重。所以,業報總跟著我們,我們不能說與我無關。這騙人還可以,但騙不了自己。然而我們可以改善,昨天做錯了,今天改過,再做正確的事情作為補救,也是可以的。

 

所以,這個道理不只是真實的,而且是對我們一個很好的提醒,令我們知道有因有果。大家不要以為佛法講無我就不講因果,其實剛剛相反,佛教講無我,才可因為做純正的行為,得到清淨的果報,成為賢者和聖者,純正因得到純正的業報,聖者就是這樣漸漸成就的。如果凡夫具有不變靈魂,他這個「凡夫靈魂」既是永遠不變,又如何會成聖者呢?那就不必講因果,反正努力皆是徒然。

 

這就是說,我們做事要負責任,但亦不用太內疚。有一些人做錯了一些小事情,就會內疚得很厲害,總是說:「都是我不好,累得你這樣!」明天、後天、一年之後、十年之後也是如此。若常常後悔從前的錯事,心內長時間有內疚感存在,就會阻礙他的進步。但不知悔改也是不對的。因為兩者同樣有一個毛病,都是不明白才生即滅,不明白無常而相續。過去了的事情已經無可挽救,但是我們可以將作者變成好的作者。這就是佛陀對我們說空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學了空的義理,我們可以每天都很清爽。清爽是我們的第一步,已經很難得,清淨才是我們的最後目標。做錯了事我們要承認,在短時間內作出補救,長時間應向成佛之道而行,這才是正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意大利、德國、日本三個國家,把全世界搞得天翻地覆,做了很多惡業。但是,德國的全國國民,都承認德國那時是做錯了事,向世界道歉,從此不再讓納粹思想有死灰復燃的一天。在這件事上,德國人真是非常的難能可貴。然而,我們看看日本人如何?現在將近紀念南京大屠殺的日子,日本人卻說:「沒有,我們沒有做過這些事。那是中國人捏造事實,是中國人自己弄出來的把戲。」永遠不承認錯誤,則永遠都有可能再犯錯。這是一個計時炸彈,決不是好事,一不留神,就會連放炸彈的人都給炸死。舉眼國際,我們會很尊敬德國人。沒有人不曾做過錯事,國家和人民都是一樣。但是,我們要承認,然後才可改善。為日本計,立法禁止軍國主義,才是改善之道。可惜日本政界人物竟去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歷史,這是世間的禍根,是可怕可悲的。

 

「有業報而無作者」,這句經文教導我們要承認因果,正視因果,小心我們的行為,每一步都會有報應。但不要耽著在從前所做的一切,要不斷向前路進發,這才沒有辜負佛陀的苦心,才不愧為佛弟子。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進步?就是看昨天的自己跟今天有多少不同。你是否現在做事小心了?沒有輕易說話傷人?眼神有否和順柔軟了?有沒有對別人多一點關心和體諒?如果你做得到,你就很快會得到人際關係的改善。那就好像有兩條平行的直線,本來不可以連接,但是,只要你今天明白道理,對人溫和厚道,就等於將兩條線拉近了一點,對方自然會感應到,也向你拉近一點,很快地,大家就會靠在一起。誰開始走第一步呢?青年人和老年人都應一起做,不要等待。學佛的人無恨無怨,只想和諧,互重,共同進步。

 

經中提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了這六種東西,造成六根的活動。那麼,生起六根的條件有多少種呢?有很多種,其一是四大:地、水、火、風。古印度有不少人認為所有物質基本上都是由四大所造成,地是堅性,水是濕性,火是暖性,而風則是動性。比如我們敲擴音器,知道它是堅硬的,是可觸摸的。現在我問各位:擴音器是四大中哪一種性質造成的?同學回答得對,是地。

 

其二是前業:從前所做下來的,宿世或前生的業。為什麼一些人生出來便那麼英俊瀟灑或那麼美麗?為什麼有些人一出世便好像一頭洋蔥那麼難看?很多人會說這不公道,爸爸生我這麼醜,生弟弟郤這麼英俊。我們學佛便知,這是很公道的。我們前生做過些什麼,或者傾向什麼,今世便造就了我們的性格和顏容。所以,講六根便要知道為什麼一些人六根那麼端正,眼耳鼻舌等看上去使人那麼舒服?這是因為他宿世所造成的業,令他一出生便是如此。所以,前業很重要。我們不斷做業,現在做的,明天再看就是前業了。

 

其三是內識,其四是外境。我們的六根能起作用,全靠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如果我們的眼沒有東西可看,眼睛便不能起作用。所以,外境亦很重要。眼為什麼起了貪、瞋、癡?就是因為這個花花世界,很容易令人把持不住。凡夫便會變質,因而墮落。所以,外境以凡夫來說,其影響特別厲害。對聖者來說,他已經六根清淨,外境不能影響到他。你也可以做到這點:如果你的禪定修得好,外面的東西也不能影響你。古人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是因為說者的心安定,有一種寂靜,有一種智慧,有一種不動如山的功力。所以你不會害怕。這正如《心經》所講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無罣礙是很重要的。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罣礙著子女、罣礙著財物,罣礙著保險箱等等。如果沒有這些罣礙,就會輕鬆很多。如果你說,那麼多罣礙,倒不如不生孩子。這不算是真正無罣礙。什麼都沒有是不是就清淨呢?不是。偏偏就是要有孩子,有財物,都可以心無罣礙,這才算是無罣礙。修養好不是說把所有東西丟掉,所有朋友都不交。這不是修養,而是冷醋孤獨。真正的修養是,即使兒孫滿堂,含飴弄孫,也不妨礙內心的清淨無罣礙。

 

我們不要以為佛教是消極的,不要以為不做好飯,就離開家去佛寺拜佛,老晚才回家是修行,這其實是避世。有孫子叫你做祖母,你都可以歡喜,不是說學了佛法便不能歡喜,如果他叫你一聲「祖母」,你卻不言不笑,如同木石一般,這不叫有修養,而是「裝模作樣」、「冷醋無情」。有修養的人也可以歡喜,也可以過好的生活,但不可以執著。當有一天我們快要死了,如果還說:「我不能現在就死,請給我喝高麗參湯,讓我多活幾天,好讓那小孫子回來見最後一面。」那麼我們學佛就冤枉了。為什麼要等呢?要走就走,這是世間的無常變幻法,用不著太耽著。什麼時候應該緊張呢?影響修行的、壞我戒行的,我就應當緊張。其他東西,不需要太執持,但也不可不理,否則便會不符合佛法的精神。所以,沒有子女的,可以試試生養幾個,看看有多麻煩。如果你覺得不麻煩,你就是一個好的佛弟子。不思嫁娶的人,好像沒有了麻煩,然而他們也有不結婚的欠缺。麻煩不是以逃避來消除。把事情看透,一切順善緣而作,不強去攀緣,麻煩自然便少了。

 

其五是根、塵、識三事和合觸。根、塵、識三個字很重要。根是指六根,塵是指外六境,識是指內六識。三者都合在一起並互相接觸,比如我現在有眼睛,有外物如你們等,有眼識。但我是不是一定可以看到大家呢?不是的,因為我現在只是這樣粗略地看著大家,有些角落,我是看不見的。但是,他們其實是好好坐在那兒,為什麼我看不見呢?因為沒有接觸,我的眼未及那個地方。雖然我有眼睛,對我來說,沒有接觸便不能有認知。如果有了接觸呢?好像我現在看到了眼前兩位,剛才回答問題很有智慧,我看著他們,他們也在,但是我也可以是未能認知他們。這差了什麼呢?原來,我心不在焉,眼睛雖然在看他,但我在想著其他事情,神識不在,那就等於「有眼不識泰山」,一座泰山在我面前也視而不見!這是因為沒有生起心識。所以,無論是看、聽和觸,都要三事和合,還要有所接觸,才可以成就看得見這個效果。這種簡單的觀看,已經是這麼複雜了,更不必說其他事。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

 

「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這句經文也很重要,說出我們如何進行三世的活動。「此陰滅已」,是指現在我們的五陰,滅了之後,「異陰相續」,來世的陰便相續活動,沒有斷滅。這和剛才所說的「眼不實而生」一樣,沒有斷滅,再加上「除俗數法」,就很完備地描述人生。這一世的五蘊就要滅去,但它不是真的斷滅,而是接著形成另一世的五蘊。這個來世的五蘊是哪裡而來的?是「帶」過來的。大家請記住一個「帶」字,那是我們現在的五蘊,帶去下一生,形成一個新的五蘊,那亦是「後後不同於前前,亦不離前前」的。我們現在的後後,和前前是不同的,但不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物,因為它「亦不離前前」。前後沒有隔斷,但不是十足相同。這一世的五蘊滅了,來世的五蘊又會出現,因為這個傢伙沒有停止過作業,果報一直在進展之中,所以前後五蘊便相續下去。

 

「除俗數法」即是說,世間除了俗數法之外,再無其他事。而在陰陰相續之中,沒有作者、受者,就只有俗數法的不斷活動。

 

「俗數法者,謂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在「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之後,我們可再加上「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雜阿含經》通常說的四句。佛陀用「俗數法」來表示什麼呢?「俗」,就是世俗,「俗數」即是世俗事。佛陀很智慧地說,世界上有那麼多事情,我們應該怎樣去說清楚?佛陀知道多說沒有必要,時日無多,教弟子解脫要緊。所以他什麼也不說,只說一件事情,那就是令我們生死不斷、煩惱無盡的人生。它是如何來,如何去,如何可以改善,如何可以還滅。

 

「俗數法」其實不單是十二緣起之無明緣行等事,而是還可包括很多事情。但在佛陀的教化之中,他只是說明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再加上憂悲惱苦。佛陀在《阿含經》中說來說去,都只教我們兩件事:世間因果和出世間因果。世間因果就是苦、集。世間是苦,那麼你想不想把它徹底消解呢?如果願意,你可以修道而得滅。這是出世間。佛陀以世間、出世間的道理教弟子,而主要引導他們修道。佛陀說了三十七道品,分為五大類,教導大家如何依法修行。佛陀的法就是這麼簡單。很多人表示看《阿含經》都覺得明白,因為佛陀設計的教義非常適合大眾,好像為人們度身訂造一樣,就如衣服有大、中、小碼,購買者一定找到合適的尺碼。佛法的道理也是一樣,它能對治眾生的根本毛病,照應到眾生的不同需要。

 

佛陀說「俗數法」,是要我們注意無明、行這些令我們生死不斷的事項。第一是無明,由此我們便會不斷地生老病死。「十二緣起」很不簡單,是非常重要,至少要講兩堂課。剛學十二緣起的時候,我亦覺得很不好瞭解。但多學了佛法以後,再反思十二緣起,又有了不同的領會。再到現在,要為同學們講解十二緣起,我更有了不同的感覺。它平實而精到,於森羅萬象之中,洞見生命流轉與還滅之因,從而可對症下藥,永絕眾生的生死大患。解釋十二緣起,很容易遺漏其中某些重點,又或解釋不貼切原義。所以,學的時候要好好用心去理解,不可以輕率大意。

 

十二緣起很不簡單,於此短時間不便詳說,我們現在只能說一下它的名相,並不代表已涉及它的真實道理。比如,我嘗試問大家一句說話:「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兩句之中,無明是不是十二樣事項裡面的第一個呢?那麼,我再問各位:第二、第三,直至生老病死,它們之中有沒有無明?有。所以,我們學十二緣起,要知道,它雖分別列成十二個項目,其實每一環節都沒有離開過無明,十二個環節都有無明存在。

 

我們開始學佛的時候,要以去掉無明為務,到了成為大菩薩,都仍在對付微細的無明。所以,無明不是一時之間可以斷盡。我們不能把所有無明都去除,但可以漸漸斷除之。我們做功夫是由十二緣起的觸、受、愛、取入手,當我們接觸一件事,就會有一種苦、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觸摸冰涼的東西,這是樂受。當有受的時候,千萬不要另起愛取或憎惡的心,這樣就是在斷無明了。

 

由觸、受、愛、取等去入手才是修道之法,佛陀告訴我們,取之後便入「有」位,那便蓄勢待發,非投生不可,不能改變了。如果我們在這一世學佛,不在觸、受、愛、取等處入手的話,到了老病之時,便要準備輪迴。在那個時候,你希望不去三惡道,想去三善道,已經來不及了。有,是蓄勢待發。比如一場賽跑,每位運動員都在起跑點上等起跑的槍聲,那時候你已經不得不跑。所以,我們修行,在接觸事物時,不應耽著其中,甚至要據為己有。感覺舒服沒有問題,但你應該在覺得舒服時,不要生起執著之心要去擁有它。要是起了愛貪,那就敗了一仗。有些人愛金飾愛得要命,總希望去手飾店摸一摸那些金飾。一起愛貪之念就麻煩了,必須立刻停止。到了純熟的地步,就只是看看,不再想去摸;過一陣子,看也不想看。再進一步,想也不去想。慢慢地,一層一層的貪愛剝落下來,這樣就戒斷了這方面的貪愛,無明就減少了。十二緣起的修養工夫是有很多內容的,但是我們今天說不了這麼多。

 

我們要知道,無論作與受都由於根塵識三事和合觸,其中只有因緣,並無別我。人生有沒有「我」呢?佛教說沒有,因為其中只有因緣,並無別我。原來,用聖者的胸懷去看世間,是一片無盡的因緣。這裡好像很繁華,那邊好像很落後,但在聖者的眼中,無非是一片的因緣,並沒有貧、富、繁華、落後之別。在本質上,「只有因緣,並無別我。」這八個字,請大家時時緊記,就不會太執著了。人世上,只有重重無盡的因緣,並沒有你、我、他的實體存在。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過是處於重重無盡的因緣中生活。順緣做事,便會有好因緣;不順緣而行,就觸處成礙。比如大家要見面了,就歡歡喜喜好了。又如這講堂裡有二百位同學在聽我講話,但總有一些同學會不喜歡我的講經方法,總不能令二百位同學都非常滿意。緣是十分複雜的,大家宿世以來,都有不同的境遇,愛好亦有不同。如果聽著聽著被我潛移默化了,覺得我的講話也不錯,挺舒服的,這也有可能。但總不會是每位同學都與佛有緣,喜歡聽佛法。

 

《瑜伽師地論》卷92說:「唯有諸行於前生滅,唯有諸行於後生生,於中都無有捨前生者,取後生者。」用《瑜伽師地論》這一金句來解釋「只有因緣,並無別我」便十分恰當。以聖者的眼光來看,世間只有因緣,並無個別獨立的一個我,我們「於前生滅」,在無數的前世因緣中,當中亦沒有一個我,無數的行為在前面滅了,過去了,諸行又於未來世生起。我們什麼也看不到,只知道從前做過無數的事情,以後也會做有無數的事情。在過程裡面,兩者都沒有一個「捨前生者,取後生者」的主體存在。「捨前生者,取後生者」,即是生死都只是諸行的緣生緣滅,其中並無一個捨前生,取後生的我。世間並沒有一個這樣的不變主體存在,卻有一個無實性的作業的人。他做了很多事情,與親人、朋友等,一起做了很多或善或惡的事情,他自己亦在旋渦之中身不由己。旋渦的力量很大,他自己亦樂意旋轉,這就成一個不分你我的大旋渦。在這裡轉完了,又去另一個旋渦之中,裡面沒有一個捨棄前身、取後生的「實性的人」存在。人在過程裡面,有無數的因緣,成就了無數的事和無數的人。這是一片因緣之海,看不到我,那麼你便能一切釋懷了,至少你也是一位賢者,甚至是一位聖者。如果不修行,試想你現在被無數的因緣所牽扯,往後亦是做下無數的因緣,相續無窮,你是一個在生死輪轉之中的暫存之物,茫無皈依之處,那是何等悲哀。如果看到了無我,只有因緣,便能放開對自我觀念的執著。

 

我們也要知道,俗數法又名「法假」或「假號法」,意為假名的法,指的是十二緣起的生死流轉與還滅的道理。無論是「法假」或「假號法」,其意都是假名的法,其中沒有實性。假名的法是指有眾生的存在,有痛苦有快樂,會開心會憂愁,但所有事物都會變化,都不固定。這是指十二緣起的生死流轉,在六道之中當眾生,或得到還滅而為聖者的種種事。

 

在這裡順道叮囑各位,學佛一定要有一基本信仰,就是要相信有三世。我常常看到一些佛教徒,信了佛的甚至是皈依了的,卻仍不相信三世。如果不信三世,我們今天所說的所有道理,都不能成立了。無常而相續是佛教最重要的道理,如果是無常而相續,就一定要有三世,否則是誰造成你的樣子如此?沒有三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出生?難道是上帝或者大梵天造成的嗎?沒有三世,因果可以怎樣說呢?如何相續呢?凡夫又怎樣去成聖者呢?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三世,對自己從前做過的事,不怨天不尤人,亦不要灰心。我們知道無常而相續,一定可以改變生命的質素,從而步上還滅之路。我們對面前自己的遭遇,應持樂觀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