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樹居士主講

洪真如筆錄

何翠萍整理

 

香港的同學把我在講座裡說過的一些話,轉為文字,製成書簽,與大眾結緣。這些書簽對各位未必管用,正如一道菜餚未必每人皆合食用,所以現在送給各位只是做一個參考,即使是句子不管用,你仍可以把它用作書簽,夾在書本中,亦是用得著的。各位如果覺得這些句子適合你,也可以用來時常提醒自己。下面我解釋一下這幾張書簽上的話。

 

第一張:「佛法主張隨緣盡分,緣涉身外的人與事,在聖者也只可隨而不可盡,勉強去盡,只會乖離中道;分是各自的本分,雖凡夫也可盡而不應隨,若隨便會散漫放逸,無以行菩薩道。」

 

我們要講隨緣,但千萬不要講隨分。緣要隨,分要盡。為什麼不能隨分呢?緣是因緣的緣,有接觸的意思,是關於身外的人和事,是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事物。緣非常廣、非常雜。所以,聖人亦只能隨緣,而不能盡緣,因為緣所牽涉的範圍無限。

 

佛陀講經,亦不是所有人都聽信。人有不同的根性,如果是上根的人,聽了下根的道理會不感興趣。轉過來說,下根的人,聽了高深的道理,也難以接受。佛陀也不能保證民眾聽法之後立即便生起信仰。佛典雖有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說懂得解,而不是說信受。有些人喜歡大乘,你說小乘的道理,他就不喜歡;有些人則相反,只喜歡一乘,你去說三乘他不會接受。人有不同根性,所以緣不能盡,只能隨著根性去施教。是上等的根性,佛便隨根性而說上等的法,這才是對的。所以,在聖者亦只可以隨緣,而不可盡緣。

 

分是各自的本分。做父母的,有自己的本分,一定要盡,不能夠隨。如果看見子女不讀書,心想:他喜歡讀便讀,不喜歡,就由他吧!這便不對,因為沒有盡自己的本分,很容易便輕卸責任。應該用盡各種方法去提撕他、引導他才對。

 

說到本分,雖然是凡夫,也可以盡。我懂得那麼多,我能夠說這麼多,那麼我就應該用心說出來,讓大家知道。分,是不應隨的。隨,便甚麼都隨意,變成是一個不做事的藉口。事情未做好,就說「隨緣吧」,不做了。這會令人家怪責我們,以為佛教徒做事不積極,佛教的名聲也就給敗壞了。無論我們的位置是高是低,都盡我們的本分去做是名盡分。做的時候,卻要隨緣去做,不能橫衝直撞,這就要有智慧。如果隨分,便會散漫放逸,無以行菩薩道了。

 

第二張:「學佛不是要做老好人,也不是要面面俱圓。佛教徒也可以指出別人的過失,也不妨責難犯錯的人,但要不帶情緒,也不參雜偏執的我見,一心只為對方著想,這才不違背佛教慈悲的精神。」

 

有人以為,學佛不能生氣,不能批評人,不能開罪人,以為開罪了人就不慈悲,更怕別人批評我們講是非。其實佛教徒也可以指出別人的過失。經中說,如果用不實語,去講是非,破壞和合僧眾,是要下地獄的。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所說的十一種要下地獄的行為,其中有四種要下地獄的根本罪;四根本罪之一,是以「倒見破壞和合僧眾」,倒見就是不實語之類。人們讀經讀得不清楚,以為講是非就要下地獄,所以見到團體中有偏離正道的事也不敢指出來,怕開罪人。那是不對的。以實語去講,明辨是非,是公義,是應該做的。佛教徒不應怕事,也不應害怕他人報復。一個團體以至社會之衰敗,就是因為少人肯講實話。所以,佛教徒應該以正確的方法指正他人的錯誤,不帶惱恨的情緒,不帶偏私的我見,一心只為撥亂返正。

 

如果指出別人過失的時候,不帶情緒,不雜我見,一心只為別人著想,這樣即使是罵人也不違背慈悲。反過來說,看見過錯而不糾正,才是不慈悲呢!我們對家人朋友要勸善規過,在團體中要維持公義,千萬不要因為學了佛法便變成一個鄉愿式的老好人,那就連普通人也不如了。批評別人的時候,一心只為對方著想,指出他的錯事,不必批評他的為人。對事不對人,這樣便不會有過失。如果你對孩子使氣地說:「看你這副德性,若能讀到大學,得到高級學位,我把頭砍下來給你當椅子坐!」這是人身攻擊,並非勸善規過。上述的話可以很傷害孩子的心靈;孩子的缺點未能指出來,自己發洩情緒的毛病,倒是全暴露了。但如果說:「你這樣懶惰,是讀不上大學的!」就沒有問題,因為這只指出上不到大學的原因,並沒有作人身攻擊。

 

第三張:「當煩惱(苦)來時,要面對現實,尋求解決辦法,把傷害減到最少,以克服煩惱作為未來成道之資糧。佛法說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有煩惱是必然的。這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面對,要尋求解決辦法。如果無法避免禍害,應將禍害減到最低,並以克服煩惱的過程來作為我們成道的資糧。今天,煩惱的因已經做下來,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面對、承認,接著去解決。我們今天嘗試這樣去解決,將來我們再面對同類困難的時候,便能夠多一點把握去解決。這就轉煩惱為菩提,是所謂「煩惱即菩提」。修菩提道,就是要有煩惱才可以修,如果我們處於一個順遂的環境,生活毫無困阻,又如何有機會磨練自己呢?《維摩經》說「一切煩惱,皆是佛種」,道理既深刻又正確,並不如有些人之誤解,以為「生死也是這樣,涅槃也是這樣,兩者無大分別,何必太著緊修行?」這樣的想法犯了一個毛病——糊塗,就如第四張書籤所說。

 

第四張:「學佛切忌顢頇、儱侗,顢頇則糊糊塗塗,正邪不辨;儱侗則馬馬虎虎,本末不分。不辨正邪,外道看成佛教;不分本末,方便視為真實。這樣學佛,學一輩子也是徒勞無功。」

 

顢頇即什麼都無所謂,甚麼都可以。儱侗即馬馬虎虎不考究,樣樣差不多。這裡說,顢頇會糊裏糊塗,正邪道理不辨,不知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道,讀書聽經亦不知抉擇。儱侗就是大大約約聽一些,讀一些,學一些;每次聽經,只聽得三數名詞。模模糊糊,不知經裏要表達的是甚麽意義,完全不理會哪些佛教的法門是方便,哪些是真實,結果就變成本末經義不分,輕重倒置。我們學佛,應先瞭解其本義,然後再學一些方便法門,以利度生的事功。比如說《阿含經》、《般若經》、《維摩經》、《法華經》等,這些經是本。教我們藉著他力往生淨土,教我們行善生天,教善生長者子禮拜東南西北上下六方等,這些都是方便法門,不是最究竟的。它教導我們做一個賢良的人,往生善道享受福報,往生淨土繼續學佛,但不能令我們直接朝向解脫生死,或得無上正覺的目標。我們要知道,《阿含經》是我們的基礎,《般若經》是我們的智慧所來由,不二的中道是我們學佛的歸趣。這些都是根本的東西。

 

如果我們顢頇,正邪不辨,就不能分辨出佛法與外道。例如不少自稱為佛教徒的善信常常說:我是學佛的,每逢初一、十五便去拜黃大仙。其實,黃大仙是道教的。又如很多佛教學者喜歡把佛法說的真如、實相視同印度外道所主張的本體,不知道佛法「不共」世間法的地方就是以緣起論否定世人的本體觀。像上述佛教信眾或學者那樣子道佛不分,「共」與「不共」不分,學佛多年亦只是徒勞無功而已。

 

第五張:「消除煩惱(苦),最重要有正確的觀念(正見)。例如患了病便要接受醫生的診治,接受診治身體才會康復,這就是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觀念一起,煩惱即已減輕,若更能依此而行,問題便會得到解決。」

 

我們都有或多或少的煩惱,可謂人人有分,永不落空。我們要除治煩惱,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念。這是八正道的第一點──正見。假如有人因股票虧蝕而失眠,一般沒有正見的,就會想:現在運氣不好,應該去拜一下黃大仙、天后之類,或到某某神壇作個福。這種做法,因果全不相應,不是解除煩惱的方法,所以是不正確的、愚癡的。

 

沒有智慧解決人生的問題,做不正確的抉擇,只會在生命中不斷積集煩惱。如果你生病,你不應該去拜佛,這裡是指一般人觀念中滿天神佛的佛。佛,我們天天都要拜,而不是在生病時才拜。我們天天都拜佛,不是求佛,而是敬佛、學佛。我們要學習佛陀,他是人天師表,兩足之尊,不是去求去拜,而是應當學習和尊敬。生病了,就應當去看醫生,這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應該做的事。這才是正確的觀念。看了醫生,吃了藥,就會覺得舒服一點,那由病苦所引生的煩惱自然就減少了。依此正確的觀念而行,才能解決問題,不會給煩惱壓倒。每一次的煩惱,都成為修道的未來資糧。這樣,就不會怕煩惱了。

 

第六張:「人的成賢成聖,純是一個轉化的過程。起步的時候是苦惱的凡夫,修道至圓滿,就成清淨的聖者。聖者非本來自有,聖者是由因緣成就的。」

 

這是對人修學成佛菩薩等聖者的看法。人的成賢成聖,是一個轉化的過程,不須預設有本自具足的佛性作為成佛的根本。人自造業障,生活在苦惱之中,經過歷劫修行,直至圓滿,才成為清淨的聖者。所以,聖者不是本有的,而是由因緣成就的。根據緣起法則,佛性只會在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了佛後才有;人應只具人性。人性善惡混雜,意識特強;能分別善惡,辨知正誤。無明浪起,固然會熱惱、放逸,沈淪苦海;但智慧光生,卻又能去惡從善,步武賢聖。由凡夫進至賢者,再由賢者修成聖者,這是一個由惡而善,由善至於清淨的過程,賢聖的果都是由行者一點一滴努力修行所成就的,學者每以為,人如果先沒有佛性,就如同木石一樣,不可能成佛,不知道木石為無情生,當然不可能成佛,但人卻是有情生,而且能別善惡,辨邪正,有抉擇能力,可以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更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但木石無從與之比,即其他五道眾生亦不能相比。人有這般條件,加上各階段修行路向與方法,經論早有明示,老實依之而行,又豈須先有佛性才可成佛?先有佛性就有違佛說之緣起法了。如是因,如是果;無因不能有果,才是佛教的正確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