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趣

 

 

鳩摩羅什法師來自西域,父親是天竺(印度)人,很有學問。母親是龜茲國(新疆)的王妹,生下兒子不久就出家,並很快就證了初果,後來證四果,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有非常好的學問。她與羅什法師不但有母子感情,而且有師徒感情,因緣非常好。羅什法師很聰明,七歲出家,並且在七歲開始爲人講經說法。

羅什法師在九歲那年,跟母親回印度罽賓(加濕尼羅,今喀什米爾)。因爲母親是王妹,所以,在龜茲特別多供養。她怕太多的供養,影響兩母子的清修,於是帶兒子回丈夫的國家,避開供養,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佛在世時,只有解脫味這一味的佛法,並沒有分部派。佛滅後,佛教分裂成很多部派,其中一部派是有部,屬有宗,加濕尼羅就是有部的大本營。當時羅什法師在回西域的途中,在此地學了小乘法,學了很多經、律、論,他的師父盤頭達多,是全西域最有學問的小乘法師。羅什法師跟他學了《阿含經》和《阿毗達磨論》等經論,九歲時就在此地重挫外道。當時的國王大臣,聽到這位神童挫敗外道,覺得很驚奇,都很重視他,用上品供養他。

本來,得到別人所沒有的供養,應該很滿足,但羅什法師並不因此而自滿,他覺得自己所學的佛法,並不是全部的佛法,自己還應該繼續學習。所以,他到處去參學。在十二歲那年,羅什法師由罽賓回龜茲,途中在疏勒遇到莎車王子須利耶蘇摩,他是印度大乘空宗最偉大的祖師龍樹菩薩的嫡傳弟子。須利耶蘇摩把龍樹菩薩的真傳,傳給羅什法師,後來,羅什法師來到中土,把空宗的經典翻譯成中文。所以,我們今天所學的空宗,的確是龍樹菩薩的真傳,非常純正。

僧傳記載,須利耶蘇摩法師當時給羅什法師講了《阿耨達經》,此經講空講無相。開始時,羅什法師並不明白,後來經過師父的反覆教導,教他比較大小乘講空的不同之處,最後,羅什法師終於明瞭,並且說:「吾昔學小乘,如人不識金,以鍮石爲金。」 鍮石是黃銅,似金而非金。這是羅什法師的感慨,以前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以爲天下道理盡在其中,現在才知道還有更深更妙的佛法,現在才知道甚麽是真金。他還學了《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龍樹心要。他學了大乘法之後,放下以前所學的小乘,發願從此以後一心弘揚大乘。

羅什法師首先在西域弘法,他很有智慧,弘法的方式是自上而下,先向國王大臣講經說法,當有地位的人信受之後,就開了方便之門,就可以自由地往來於西域各國。當時西域各小國經常打仗,不可以隨便進出,而羅什法師因爲深得各位國王的尊敬,所以能通行無阻。由於國王都信仰佛教,下面的百姓自然也會信受,不需逐個地對平民說法。這一點,他做得非常成功,當時的國王,心甘情願跪在地上,讓羅什法師踏著上講壇,並且讓羅什法師坐國王的座駕。另外,羅什法師專找小乘的大法師辯論,指出小乘的弱點,挫敗他們之後,他的知名度又提高了。可見,羅什法師的威望一時無兩,威名遠近皆知,國王大臣做他的護法,他弘揚大乘佛法,就非常方便。

羅什法師的老師盤頭達多,在罽賓聽到自己的徒弟在龜茲掃蕩小乘,就決定親自去找徒弟,羅什法師也想回罽賓見老師,在未起程時,老師就不遠而至。僧傳記載,盤頭達多問:「見何相,而欲上之?」老師差不多是用質問的語氣來問:你見到甚麽相,要那樣尊重大乘,我以前教的小乘法反而是下之?羅什法師回答說:「大乘法深淨,名有法皆空。」大乘有深度而沒有執著,認爲所有事物都不實在,無一例外。這個「淨」是空的意思,是徹底空,沒有執著才叫淨。老師接著說:「汝說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捨有法,而愛空乎?」並講了一個譬喻,從前有個狂人,要織布師父織一塊很精細的布。織布師父織到很精細,但狂人都不滿意,最後織師只好指著虛空說:這就是最精細的布。狂人說:爲何看不到?織師說:我們這一行很出色的師父都看不到,何況你這個外行人,更加看不到。狂人聽到此言,信以爲真,重重打賞織師。

這個譬喻與《皇帝的新衣》差不多。盤頭達多用這故事諷刺徒弟:你所說的空,就如狂人一樣,以爲虛無最好。

當時羅什法師怎樣回答,僧傳並沒有記載,只是講羅什法師爲老師解說了一個多月,令老師信服。盤頭達多說:「師不能達,反啓其智,驗於今矣,禮習爲師。和尚是我大乘師,我是和尚小乘師。」老師不得不歎息:我身爲你的老師,也達不到你的境界,反而被你開發我的智慧。這是從來沒有人能做得到,而今天才真正體會到,所以我拜你爲師,向你頂禮。

不夠分量的老師,通常都不喜歡徒弟超勝自己,但盤頭達多不是一般的老師,他非常欣賞這個徒弟,不介意自己的徒弟超勝老師,認爲能有這樣的徒弟,人生無憾。能夠令自己的徒弟超越老師,可見這個老師有一定的水平,給與徒弟足夠的自由。我們須知,自由民主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因素,有自由民主,人們才會思想開放,世界才會有進步。因此,這段非一般的師徒關係,成爲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