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階班朱紅

 

這次很幸運地參加了妙華佛學會初階班,在各位導師的認真和精心地教導下,令自己對佛法有了進一步了解,深深感到佛陀的教誨,猶如我們生活中的明燈,向我們開示「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控制好我們的心,令其不再善變、減少欲望和惡念,永遠保持一顆慈悲心、歡喜心、平常心、隨緣心,我們將過得更豐穎、快樂和幸福。

 

慈是給予眾生快樂,亦是對人關愛的表現。在當今訊息萬變、急速發展的社會,人們疲累於工作,對自己利益無關的事,表現冷漠,吝嗇於感性的表達,缺乏人際間心靈交流的空間。人際關係日漸疏離,引起種種家庭、人事、親子代溝問題。如果我們能以慈愛心關懷別人,希望別人快樂,樂於表達心中的感情與關愛,尊重關懷周圍的人,對方必然能感受得到彼此的自然親切關係。常懷慈心善待他人的人,自己亦必常擁有顆喜悅的心,正如一個製香者,自己身上必然也常沾上一兩陣香氣,常懷慈愛,給人歡喜,予人快樂的人,自然能令自己與別人都生活在安詳愜意之中。

 

悲是拔眾生苦。悲心就是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心,悲心可以產生力量,幫助別人解開危機困局,重現新希望,悲心亦是一顆體諒、同情、包容心,人有體諒、包容心,可以化解人際間敵對、怨恨的情緒,解開心結。人只要有份包容的心,各展所長,可以美化人生,心中只有我,是煩惱的根源,若我們能將自我縮小,便能多體諒別人。所謂「心寬天地寬」,心中有人,就有人緣,培養自己的悲心,不但能利益別人,更能打開自己的心量與襟懷。

 

喜是一顆隨喜功德的歡喜心,一份懂得欣賞讚美別人的心。每個人都希望被欣賞,但對人卻習慣挑剔而忽略了讚美。其實,每個人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習慣發掘別人美好的一面,能令自己常時生活在美好的感覺中。常以一顆歡喜心,一張喜悅的面孔,一句支持的說話待人,學習欣賞、樂於讚美、喜見別人成就的人,不但能給人歡喜,更顯出自己寬宏的氣量,亦與大眾有著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

 

捨是懂得放下,能夠放下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得失是非的固執,自然能得到內心的平衡與安寧,凡事不計較省卻多少煩惱。現代人只求爭取,不知付出,心永遠在競爭中不得安樂,懂得放下才能在另一方面有所獲得。這便是退一步海闊天高,能包容放下,換來內心的自在輕安。

 

每個人的心念不一樣,對這娑婆世界的感受、體會與成就也就不一樣;但是有些人不以為然。這是可理解的,因為我們的「心」不一樣,我們看的角度不一樣,我們思維的邏輯不一樣,故無所謂對或錯,只是我們用心不一樣,我們的感受、體會與成就也就不一樣。也許人生的差別就在這裏,就在這一份心,就在我們是否「用心」,就在我們是否「修心」了。

 

我們為凡人,要修正行為上的缺失,要修正心靈、不好的貪、瞋、癡念頭;從日常生活中來修,使修行、修心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在行住坐卧中,隨時的修;修行更要解、行並重,理解之後要確實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修正我們思想行為上的、生活方式上的缺失。藉著修行的力量,淨化我們的心靈,圓滿我們的人格。果然能行為端正、心靈清淨,自然就智慧日增,煩惱日減了,則道業日成。

 

我們行為有其慣性、餘劫,此種力量就是影響、支配我們未來行為的力量。人的一生,全被無形的力量所左右,即佛家所謂的「業」的力量,為業而努力,為業而辛勞,辛勞一生,最後再為業力牽引,在生死苦海中沉淪、輪迴。我們許多的煩惱,多為貪欲所引起,貪的範圍極為寬泛,它不僅指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而是包括著欲望、情愛,對權力的把持,對理念的執著。有多少人能看得破、放得下貪欲?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不就是為人性貪婪做的註腳?故修行也首重去除心中的貪欲。

 

我們常說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他有慈悲心、慚愧心、修行的心。因人有慈悲心,能慈悲喜捨,能看到苦,能修行而離苦得樂。慈悲心是世間的,是與眾生打成一片;佛法不離慈悲,但非留戀於慈悲或不捨於慈悲,因最後慈悲喜捨還是要捨、捨得徹徹底底。而慚愧心之慚就是覺自己不夠慈悲;愧是從別人眼中感覺自己不夠慈悲,所以用別人的眼睛來看自己,感覺自己對人不夠慈悲、善良、對苦不夠承擔,這樣叫慚愧心,而慚愧心則讓我們生起想要修行的心。慚愧心,要由慈悲心來,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慚愧心;慚愧自己不能夠對人家好,對別人不夠柔軟,這樣才叫慚愧。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修菩薩道的基礎,慈悲喜捨也是修止觀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修慈悲喜捨,要破我見是極度困難的。因身見最大的特徵,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這是我的,這不是我的,甚或「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經常在是我,不是我的見解、思考上作反應,有這樣的反應,就是沒有慈悲喜捨,就不可能斷身見。

 

修行的人,要修四無量心,但是這世間的人,卻正好相反──給自己快樂,給別人痛苦;別人快樂就不高興,只高興自己的快樂,而且捨不得。這是對自己的慈悲喜捨。我們若不能慈悲喜捨,就落入貪、瞋、癡、慢、疑五毒中,心長駐在慈悲喜捨,就不會有不安,修行要有定力,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有不安,心有不安就很難禪坐,如您白天沒有慈悲喜捨的心,晚上要禪坐就很困難,我們會想到我們怨恨別人,別人也在怨恨我們,一想到別人也在怨恨我們,您的心要靜下來,確實是很困難的。我們的心若長住在充滿慈悲喜捨裏面,則禪坐時,心境平靜。慈悲喜捨更是一種保護自己,在慈悲喜捨心下禪坐,容易有成就。

 

無論眾生有什麼苦,我們都會願意幫忙承擔,無論別人對我多麼不好,我們都能夠承擔,都能夠去看到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很苦,他不快樂,他感覺世間對他不夠好。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幫忙承擔,讓他覺得這個世間,還有人願意幫忙承擔他的苦。還有人不因為這樣,而對他不好,這是慈作意。

 

悲是令人痛苦、不喜歡的感覺,是見人苦,心不忍;是「拔苦」,也就是消除、解除眾生的痛苦;悲是同情心,在心態上願意幫忙他人離苦。悲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它也是第六識名色中的東西,悲是第八識中「苦」與「厭」兩類種子所構成。因此,悲的性質包括痛苦、難過與不喜歡的複雜感覺,一般我們比較能體會的是悲痛,例如當失去所愛的人時悲痛;在菩薩道上,它的意義是「拔苦」;「悲無量」,是看到眾生有苦,幫助他離開苦難。

 

即使看到他對我們不好,我們仍然看到他的不快樂,一個人如果快樂,就不會對人不好。看到他的不快樂,我不會再計較,看到他的苦,我願意承擔,願意承擔才叫「悲」。所以悲心就是我們真的可以將心比心,就是我們無法看見別人在受苦而心不苦。悲是平等看待眾生的意思。當我們常常將心比心去看、去體會、去體悟別人的苦、眾生的苦,會發現自己的苦真是微不足道,對自己的苦更有承擔的能耐。如果不去看對方的苦,只看對方造成我的苦,自己的苦會更增加。

 

悲心像水,能讓我們心地廣大,無礙無分;亦即是看到親人、朋友、同修與眾生的苦,就像是自己在受苦一樣,看到自己的苦,也等於看到眾生的苦一樣,當我們在受苦時,我們很難讓別人快樂,我們看到別人受苦時,我們也很難歡喜,所以我們很難分別說,這是你的苦,我的苦。看到世間的苦時,就感覺苦不分彼此,心就會開闊起來,心地就會變大,就會有一種什麼都無礙的感覺。一直去注意苦不分彼此。你的苦我見到了,我不能沒有感覺;我的苦別人見到了也很難沒有感覺。我們若不能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笑,別人若不能微笑,我們見到了也很難微笑,這世間的苦都在互相影響。面對苦,我們會有一種悲心升上來,不會想要再去增加彼此的苦。把整個人都泡在苦海無邊裏,泡在對苦的理解裏,事實上你我都在苦海裏,都在世間的種種欠缺裏,看到苦無法分彼此。

 

我們能觀到苦,就有一種「不忍之心」、「惻隱之心」,在佛家而言稱「苦能軟堅」,苦能軟化我們的執著,讓我們那種沒有彈性的個性活潑起來,讓我們心念流暢、能夠迴轉,不會停滯在一個角度看事情。有人對你傲慢、有人對你猜疑、有人排斥你、攻擊你、不喜歡你、和你對立,你看到的是什麼?你是看到對方的苦,也看到自己不能安住的苦,這樣的苦,已經夠了,你就安住在那裏,不忍再增加一絲一毫、這就是「見苦即收」,就是「悲心湧現」。

 

悲心的好處,對自己而言,是讓我們的心常常處在一種看到自己的苦、看到別人的苦,感受到苦是不分彼此的。自己能安住當下,內心平靜,不但不增加消極,更轉到一種積極的,想要做一些事來減少世間苦。這就是佛家講的「離苦」。佛家講的悲心,就是這樣一種見到眾生苦,內心惻隱悸動、感同身受、完完全全的接受,卻沒有傷悲、挫折、沮喪、憂愁。所有的這一切,常常都是與自我有關,因為在感受的當下,如果沒有住在過去、未來的話,是不會生出悲傷、挫折、沮喪、憂愁的,因為這一些都與比較有關,都有一種人我比較的成分。待人如己,由衷地站在對方立場與處境,去「設想」對方可以少依少苦、離依離苦的因緣,在體會對方因緣困難的同時,也看到法界的無所不在,只要肯放下、放鬆,一定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打從內心最深處願意無條件、無所求地「協助」走向離苦、離依之道。

 

喜的意義是歡喜或欣喜,是見人的苦減少,自己的苦減少,所生的喜悅,也是歡喜心;是歡歡喜喜的去做,大家共享那種歡喜;喜是分享快樂,讚歎他人的功德。在菩薩道上,它的意義是「隨喜」。不要依自己的好惡,只要看到他各得其所,即喜。──隨喜。隨喜不是認同、讚歎、只是接受現狀,接受無常、苦、無我,接受世間有諍,可意、不可意都只是相,能單純、無所求的平常心,正知當下,就自然喜上眉梢,微微一笑。喜則輕安,因為放下了貪瞋癡慢疑的負荷。捨時,因安住於呼吸而得到喜樂。

 

喜是看到自己能慈悲,能看到對方的苦,能夠幫得上忙,能看到自己煩惱執取的減少,對方煩惱執取的減少,能放下多欲,能於當下的受用滿足,所以才有喜。當能由貪瞋癡轉為慈悲時,對自己有了信心,不後悔,自然生喜。喜別人離苦得樂,看到眾生離苦得樂,歡喜心油然而生,不會嫉妒瞋恨;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就快樂,這個心量就大,就真實。「隨喜」,也就是看他人有成就或有功德時自己也心生歡喜,隨喜的反面就是嫉妒他人的成就。喜,可以解說為歡喜。打開心扉,讓歡喜心自然流露出來,一如佛家法門中的「施受法」:當你發覺遇上瓶頸時,施受法可以開放你去接納別人的痛苦;當你發現心被堵塞時,它可以摧毀那些堵塞的力量,讓人生歡喜自在。

 

喜就是你要很堅定的做下去,同樣的月亮、星星、雲彩,每個人所欣賞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同樣的境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展現,看彩虹,要站好角度,才能看得到它;每一個境界裏面,都有一道彩虹在裏面,那叫喜心作意。靈活取角度,你沒有辦法更好,現在就是最好。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這樣堅定做下去就是喜心作意。

 

一個人之所以不會微笑,是因為他覺得世間欠他。遠山含笑,我們笑,境界跟著我們笑,我們不笑,境界也跟著我們不笑;我們笑,世間跟著我們笑。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諒青山見我亦如是」。我們的生活觀裏,如果能隨時保持一顆「歡喜心」、「隨喜心」,我們一定很歡喜、快樂、幸福。其實,用歡喜心或用痛苦心面對這一天,都是要面對的,無法逃避。但用歡喜心或用痛苦心面對這新的一天的結果一定迥然不同。快樂、幸福更是用心來感覺的,如用快樂、幸福的心來感覺,我們一定覺得很快樂、幸福;如用痛苦、無聊的心來感覺,我們一定覺得痛苦、無聊。

 

我們每個人都想快樂的工作、修行,在家庭、在社會工作上,不管人家分配什麼事,我們都歡喜接受,因為分到這事真是好光榮,人家看得起我們,我們又有學習、磨練、奉獻服務的機會了!就會很快樂;如果只是想「為什麼派這事給我,怎麼不叫別人做?」那就會感到苦悶,常為工作煩死!所以,我們碰到問題,一定要用歡喜心、平常心去「面對它、處理它、解決它、接受它」;切忌用逃避或得過且過的心來處理一切事,我們才會歡喜。

 

捨,是包容一切,毫無偏見的觀點,是慈悲、法喜的起點與基礎,把快樂、幸福、安祥給予人們,證悟心性,究竟解脫。捨心作意很重要是要在異中求同。世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世間是種種三角關係,你若看不清楚世間,你就會因此計較。佛家不說誰是誰非,而是要計較自己有沒有貪、瞋、癡,若不肯斷世間思惟,就永遠走不出三角關係。

 

捨就是平常心,就是隨緣心,就是清淨心。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隨緣,就是不執著,就是清淨心,就是放下慈悲喜捨心。以正念取代妄念,以慈悲喜捨心態取代貪瞋癡;一開始要用正念正知對付貪瞋癡,很不容易,須用慈悲喜捨來轉貪瞋癡。對別人慈悲時,不能助長對方的貪瞋癡,否則不是真慈悲;佛法是出世間法,但它表現在世間也是慈悲喜捨,尤其是捨,捨即不執著,連慈悲也不執著。

 

慈悲喜捨的另一個涵意,感情若不能無條件就會苦,想愛又愛不著,愛到了卻又黏著都是苦。如何處理感情問題,除非把感情轉為慈悲喜捨。感情若不能轉為慈悲喜捨,就表示它是有條件的,只要是有條件的,它就很容易變化。當條件變化時,我們會有恐懼不安、痛苦,我們把它轉為慈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對方如何對待是對方的事,他不能慈悲他也苦,我們不能慈悲,我們也苦。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慈悲喜捨,若不能慈悲就要離開境界,若不能離開就要選擇慈悲喜捨、歡喜接受。

 

今日的社會教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競爭的能力,只知爭取,得到時仍不滿足,得不到則沮喪不忿,人常在得失、不安、煩惱中過日子,給自己扣下生活壓力的枷鎖。只有懂得放下的人,心無罣礙,最能安心。我們若能以貢獻、服務為人生目標,將自私及自我中心的觀念釋放,放下爭取計較利益的觀念,學習培養慈悲喜捨的心量,可以使人生觀豁達快樂,以平等心面對順逆境,以智慧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以佛法提昇生活的品質,如是生活必定是美好充實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