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及感想
楊福儀
2007年8月19日講于妙華佛學會
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今次回香港,除了辦些私事外,主要是經香港到臺灣佛教弘誓學院參加由性廣法師主持的「暑期結七禪觀共修活動」。不知道性廣法師對你們來說,認識還是不認識?她是佛教弘誓學院院長。
慧瑩法師囑咐我回來後要將心得與大家分享。其實,在禪修方面,我談不上有什麼心得。在妙華佛學會,現時教禪修的老師有三位——蕭式球師兄、梁志高、梁志賢師兄,在座馮志強老師早在十多年前也曾帶領同學們禪修。他們對禪修方面,一定很有體會、很有心得。今天這一個半小時裏,我只是盡己之力將性廣法師所教授的禪法,向大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為什麼?因為我覺得性廣法師是一位具足正見及經驗豐富的禪修指導老師。在整個活動安排之中,她不單只教授「止觀所緣」,而且在每晚「大堂開示」環節裏,將佛法的正知見——禪修的正知見,解釋得很詳細。最重要是她學習的是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深知道「正見」是禪修的基礎與缺乏正見所引生的種種偏差。性廣法師說:「禪修經歷,不怕缺乏身心體驗,最怕是沒有正見。」可以知道,在禪修的道路上,正確知見是多麼重要。今次向大家介紹這七天的禪修課程,只是一個粗略的介紹。如果令同學有不清楚的地方,或是我講得不妥當、詮釋有偏差的話,過失在我,與性廣法師無關,這點是同學首先要明白到的。我希望大家有朝一日,可以有機會到臺灣,有因緣親自聆聽性廣法師的教導,並且實學實修,一定會受用無窮的。
課程特色
首先介紹這禪修課程的特色,著重點是「解行並重」。在解門方面,法師將禪修正確知見解說詳盡,最特別是在每天早上晨誦時,法師為我們誦念和講解一些《阿含經》的經文和初期大乘經的經文。阿含是根本教典,法師主要是選擇有關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所選出的經文對修學止觀很有用處,令我們瞭解到佛陀是怎樣教導弟子修習定學和慧學的。另外,法師還選誦南傳巴利聖典《慈經》和初期大乘《寶積經》、《般若經》,以及《華嚴經》之淨行品相關的經文。在晚間開示時,法師為我們講解禪修知見,還揀別出一些錯謬的修行觀念與心態,目的是令我們把握正確定慧知見,老實修學,以能夠達到遠離貪瞋癡乃至斷除貪瞋癡為目標。
至於行門,法師指導我們依戒定慧三增上學來修學。關於增上戒學,出家眾有出家眾所受的戒。我們在家居士,七天當中,每天早上八時三十分,都在大堂受持八關齋戒,因為八關齋戒的戒體是一日一夜,到明天早上,戒自動解除,故每天需要重新再受。除了「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基本五戒外,再加上「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三戒,就成為八關齋戒。「不非時食」即是過午不食。有清淨莊嚴的戒德作為基礎,法師教授並指導我們修習止觀,所緣境是以「安那般那念」修習禪定;以「四界分別觀」修觀慧;以「慈心禪」培育我們善良的心念,無條件地關懷眾生。此外,法師還教我們修學「受念處」和「四威儀」。法師指出,雖然各種修法是淺嘗即止,但不失為初學禪修者奠下正念正知及止觀修習的基礎,否則七天內如只修習安般念而不修習其他的話,便不會知道止觀次第的完整性,對我們日後的定慧修持得益不大。
這次禪修時間上的安排是每天坐八支香,即是八小時,早上四時起板,四時三十分坐第一支香,晚間有大堂開示,晚上九時三十分安板,期間禁語,每天過堂吃飯,還有安排了經行和小參的時間。
內容重點
接著略略介紹禪修內容的重點,亦即是有關禪觀所緣。但在此之前,先將法師對「定」和「慧」的特性、原理和差別說說。因為談及內容的話,先要分別清楚定慧。什麼是止(定)?什麼是觀(慧)?它們的特性是什麼?「定」是心一境性,對所緣境不加分別,不思惟觀察,只是制心一處,安住於一境而不散動的。「慧」是觀察,以揀擇為性,是對所緣境揀擇為性,作「如實知見」的觀察。法師譬喻說一袋豆,有紅豆、綠豆、白豆、黑豆等等,「定」就是不加以分別,專注在這袋豆上面;而「慧」是揀擇紅豆、綠豆、白豆、黑豆,將它們分別出來。「定」和「慧」是有分別的,一定要清楚,否則便會以禪為慧,無分別定當作無分別智證,修到四禪以為證四果,需要知道,如果只是不分別、不揀擇,最多能夠得到定的境界,而不能夠完成慧學的。成就定是「漸離於分別」,「證諸禪定功德」,是共世間的,但是不究竟,而慧是不共世間的,能夠邁向究竟解脫的。
(一) 安那般那念
我們是以「安那般那念」為所緣來修習定。「安般念」是音譯,意譯是入出息念、持息念。為什麼用「安般念」來修?修定是有很多方法的,很多人喜歡念佛或觀佛像,一樣可以修定。法師分析以安般念來修定有幾種殊勝之處:第一,這禪修所緣具普遍性。呼吸是人類普遍的生理現象,超越所有宗教、人種、地域的對立,大多數人會接受這所緣境的。第二,利於覺察和調理情緒。呼吸和情緒是互相影響和有關連的。平靜的情緒有平靜的呼吸;緊張的情緒有急促的呼吸。如果以「安般念」作為專注的對象,是有助於覺察和調整我們的情緒。第三,所緣境易於取得。安般念隨身可得,不需要特定的佛像作為所緣境,又是簡單、容易、溫和的修定對象。第四,其禪定力可達色界四禪。安般念是身念處的一種,可到四禪。佛陀讚歎四禪的定力,說可以依此定力起觀,開發智慧。安般念可以轉為觀慧,即是依於息的長短冷熱 — 自相,與無常、空、無我 — 共相,而修十六勝行的無我觀門,可以證得無漏解脫慧。
此外,法師談及修定的正確目標。她依導師在《成佛之道》所說的兩大原則:「淨除惑障」和「順向正理」解釋給我們聽。《成佛之道》說:「「聖說」是所緣,能淨惑障者,或順於正理,能向於出離」。 「淨除惑障」是對治各種煩惱的禪修所緣,例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悲觀」對治瞋恚、「持息念」對治散亂;「順向正理」是說依禪定力,可以引向觀慧,可以斷除我執,例如「緣起觀」對治愚癡、「界分別觀」對治我執、驕慢。這五種修法就是「五停心觀」,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方法。後來大乘佛教用「念佛觀」代替「界分別觀」。法師指出今次禪修所用的所緣境,是「五停心觀」之中的三種。
說到修習安般念的技巧時,法師提醒我們學習將注意力放在人中範圍內,覺察自己的呼吸,即是鼻息的入與出,不要移動到其他身體部位。只有一個所緣境,沒有其他。當注意力跑掉時,一覺察到,立即回到安般念。觀察的是自然的呼吸,而不要控制或調整呼吸。如果控制或調整呼吸的話,很容易造成胸悶、氣滯的。怎樣才是自然的呼吸?是接受當下所呈現的呼吸狀況,現時的呼吸是長的,就觀察長呼吸;現時的呼吸是短的、急促的,就觀察短的、急促的呼吸。我們只做一個旁觀者,靜靜的去觀察、覺知它。如此練習,定力會增強起來。
在禪修的過程中,會遇上順逆境界。法師叮囑我們無論面對任何境界,都要把握「斷煩惱、破我執」的目標。在未達到目標之前,就要降伏貪瞋癡、遠離貪瞋癡。我們凡夫的習性,是趨樂避苦的,遇到好的境界就沉迷,起貪;遇到不好的便排斥,起瞋。不單只在日常生活是這樣,連禪修時也是一樣。這樣的話,是無法遠離貪瞋癡的。很多禪修者,坐到有輕安覺受,歡喜到不得了,一直追逐這境界,其實是增加貪心;遇到腿劇痛,起瞋心惡念,不知不覺地在禪堂裏增長貪與瞋,沒有覺察到。我們是要善護念自己,安住於所緣,保持心念平穩、專注,不與惡法相應。貪與瞋是五蓋的兩種。在用「安般念」修定期間,就用安般念來對治所有的順逆境界。至於昏沉、掉舉、疑,五蓋中其他的三個,法師解釋得很清楚。法師提到掉舉和散亂有不同的地方。掉舉是心高昂,心念特別繫著一個對象,而散亂是想東想西,沒有特別目標的。昏沉是心的暗昧,與眠心所亦有不同。法師又提到在南傳巴利藏中有記載過目犍連在未證阿羅漢果前禪修時都有昏沉的現象,佛陀便教目犍連尊者對治昏沉的五個步驟。佛陀的教法是有其次第性的。對初學禪修的人來說,法師教我們對治昏沉的方法,是要注意昏沉,覺察它,令心警覺起來。最好不要睜開眼睛,因為睜開眼睛,念力很容易散掉,也不要思惟法義,因為思惟法義,對初學的人有困難,初學的不容易辨別出內容合不合乎正法。五蓋的出現有其因緣,對治五蓋、如何超越五蓋,是我們現階段所要著力和反覆練習的。
法師不厭其煩地叮嚀我們修行路上要具足正知見。她舉出一些在現實中修行而沒有正見的例子,例如以為:「打嗝消業障」、「打香板消業障」,這是錯誤的修行觀念,多走冤枉路,徒勞無功,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光陰!又例如「出坡入定」,很多人會讚歎,以為這是很高的境界。法師說分析起來,其實是不專心出坡,不識擇法而已。法師說她領眾禪修時,從來不強調禪修可以治病。如果每次修定總是以治病為目標,那便忘失禪定的真正功能。又如果真的每次禪修都治好病的話,那只會增長貪心,試問世間上又怎會有不病不死的人!
修習禪定所得「現法樂」與「勝知見」的禪定功德,是很多禪修者所響往的。法師認為這是自受用的境界,但也有其局限,或會產生不良後果。「現法樂住」很容易令人耽著在禪定樂之中,不問人間事,忽略現實。如果只是有定而沒有修慧的話,更容易於身心輕安後產生強固的我執。修定有成就而不具足正見的人,會越修越執著,因為心想事成,便以為有個我,令到心想事成,不知不覺中增長了我執、我慢。至於「勝知見」,法師舉例說,曾認識過一個人,修定得到一些特殊的能力,知道他人的心念,別人罵他都知道,但因缺乏無我智慧,感到困擾,時常生起煩惱。禪定還有兩種功德:為得分別慧、為得漏永盡。這是我們應該認清的方向。「得漏永盡」,是修學佛法的最終目的,即是說,淨除一切我執煩惱,是要依禪定力引發,才得究竟解脫的。
還有,法師提到禪修講感受、講境界是不準確的,不是修行的標準,因為這是主觀的意見。禪定有客觀標準,不憑感覺。入初禪乃至四禪的禪支很清楚,層次分明,客觀的標準會出現。初禪「離生喜樂」,有尋、伺、喜、樂與心一境性五禪支;二禪「定生喜樂」,有喜、樂與心一境性三支;三禪「離喜妙樂」,有樂與心一境性二支;四禪「捨念清淨」,有捨、心一境性二禪支。關於主觀感受的不準確,法師舉例說,一個從來沒有入過初禪的人,到了初禪境界,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如果問他好不好?他會認為好到不得了,非常好。對一個時常修到四禪的人,某次到二禪境界,出定後,問他,他會說不太好。所以單憑感受是沒有準則的。怎樣檢驗自己修定有沒有進步?安般念是所緣境,就要看看自己可以專注在安般念有多久?有些人以為可以專注在安般念,同時又可以覺知身體其他部位的感受,以為一心二用。其實,那只是證明已經忘失所緣,做不到心安住於一境。法師鼓勵我們連香坐,重要的是能否持續安般念,能否加長專注的時間?最好能坐上一個半小時至二小時,才容易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二)四界分別觀
四界分別觀也是身念處的一種。法師選擇色身四大——地水火風為所緣境,作為教導我們修學觀慧的第一步。四大是色法,遍存於一切物質中,有情無情都有四大。在有情來說,是構成身體的根本質素。眾生從無始以來執愛著的是身體,觀察四大相,可以破除對色身的執著。以四大為所緣,也是依「四念處」修道次第原理而先學觀身。法師指出大乘佛教中現時有很多修行法門忽略了這修行次第的重要性而直接從「觀心」入手。但是心法是刹那不住的,比色法的運作速度快了很多。初學者的念知力弱,不容易把握心法,所以觀身是基礎。
四界分別觀是有其特色和殊勝之處的。與安般念一樣,這禪修所緣具普遍性。每人都有色身四大,依此來修學,超越了一切宗教、人種等的對立。此外,四界分別觀有利於作心念與情緒的覺察。身與心是交感的。如果我們心中生起善惡念頭或有正負面的情緒,是會反應到色身的四大之中。法師舉例說:瞋念起時,「火大」增盛相會起;惡不善念起時,粗劣的四大相起;善念起時,輕安的四大相起。由此可以知道觀身的四大相,能夠覺察我們心念的內容,進一步還可以調理我們的情緒。因為四大遍及全身,所觀察範圍比安般念大,較容易覺察。還有一點,四大相是實法,有利於開發觀慧,亦即是說,四大相很適合做觀慧的所緣境。色法一直無常變化,即生即滅,觀實法,是順向勝義的觀察,不是作假想觀,而是真實作意,如實正觀四大的自相、共相。什麼是自相?什麼是共相?自相是指每一法獨有,例如:地大有堅固相、水大有潤濕相、火大有溫熱相、風大有輕動相。共相是諸法共通的特質——無常、空、無我。這是不共世間的觀慧,緣起智慧是從如實知見中得到的。
「四大」地水火風有十二相。地大有硬、粗、重、軟、滑、輕六相;水大有流、黏兩相;火大有熱、冷兩相;風大有推、撐兩相。對於四大的實際修習技巧與方法,法師很耐心地為我們講解、示範並帶領我們修習。時間關係,不能詳細將我所學過的一一說明。相信大家不會聽了幾個名相後,便回家嘗試自己修學。如果你們想以四界分別觀為觀慧所緣,最好親自到臺灣跟明師修學,這是我由衷的建議。
(三)慈心禪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是佛陀所讚歎的「四梵住」,也稱為「四無量定」,這是依四種善心而修禪定,以達色界定力,是共貫五乘的。「慈」是祝願眾生快樂;「悲」是祝願眾生遠離痛苦;「喜」是隨喜眾生的成功;「捨」是冤親平等的觀照。今次禪修的練習,是以慈心為主。法師解釋「安般念」與「四界分別觀」是緣自身而修,「慈心禪」則不是緣自己,而是轉向對另一對象乃至無量眾生為所緣。修習慈心是有其步驟的。雖然說慈心禪不是緣自己而修,但是對初學者而言,應先對自己修,令自己快樂,有能力快樂的人才能夠給予別人快樂。故此修習前先檢查和調整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有輕安的感覺,然後以感恩、布施、懺悔、寬恕的心念來淨心,為修習慈心而作準備。
「我願至誠感恩:感恩一切曾以正法和淨財成就我道業的眾生。我願歡喜布施:願以正法和淨財護持一切眾生的道業。我願懇切懺悔:向所有曾被我以身口意三業傷害過的眾生求懺悔。我願真心寬恕:寬恕所有曾以身口意三業傷害過我的眾生。布施的心,讓我遠離貪念,寬恕的心,讓我遠離瞋恚,懺悔的心,讓我遠離愚癡。願我能以無貪、無瞋、無癡的清淨心,修習慈悲觀……」
法師緩緩地、清晰地說出這段有力的句語,讓我們淨心。正式修習慈悲觀時,法師也是以文字帶領著我們。我們靜心聽著,閉上眼睛,依文起觀,以心念祝願自己遠離惡念、仇恨,祝願身體遠離病苦,心念遠離憂惱,祝願自己快樂、幸福,身心輕安,離苦得樂。然後再對我們想祝福的有情作同樣的祝願,取文字作意和取相而修習。對象可以分為三類:親愛者、無愛憎者與怨懟者。從一個一個對象來修,至少數人、多數人,乃至無量眾生,慈悲的心念可向前後、四方、上下散發,向上祝福天神,向下祝願三惡道眾生以及法界一切有情。慈心禪的定力最高可達於三禪,修習時若定力薄弱,便只能作假想觀;若有四禪定力的,慈心的禪相會於定中出現。
法師提醒,不要對兩類人修慈心禪。第一、亡者。因為取相而修,所取的不是亡者今生之相,不能真正利益亡者。而且,慈心禪之所緣不會現前,禪相不現,便不能得定。第二、異性。以異性為所緣也會引生流弊,因為男女雙方還未離欲,越修越喜愛,變成染污性的欲貪。
法師在開示時提及修習四無量心時會成功,也會失敗。慈心的成功是對眾生生歡喜、善念,從瞋恚中解脫出來;慈心的失敗是對親愛的人越修越起貪愛,對不喜歡的人越修越起瞋恚。悲心的成功是對眾生生起不忍不捨之心及去除惱害眾生的心念;它的失敗是變成悲傷,令自己陷入難過的情緒。喜心的成功是去除妒忌心;它的失敗是令心不平穩,太亢奮。捨心的成功是有智慧的平衡苦與樂,讓心平穩清淨;它的失敗是遲鈍、冷漠、不知不覺。因此我們需要隨時檢驗所緣境是否適當,以及覺察自己的心念有否偏差。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是大乘菩薩道的精髓。正是「菩提所緣,緣苦眾生」,所以真正說起來,在禪堂,是鍛煉我們以平靜的心境面對身心與外境的種種順逆境界,養成堪忍力道,有能力運用在日常生活裏,於實際事行中利益眾生,救度眾生。
好了,禪修課程的簡介現告一段落。剩下的時間想與大家分享我對這次禪修的感想,並不是心得,只是片段的回憶和點滴的感受而已。
七天過去了,很感恩有這殊勝的因緣到臺灣參加禪修。還記得出堂日在「心得分享」環節中,法師可能見我從雪梨遠道而來,問我有什麼心得與眾人分享?當時我只能用有限的普通話說些感受,其中說到:還未去臺灣前,有人問我:「花費不少時間和金錢,值得嗎?雪梨也有很多禪修的道場——漢傳、南傳、藏傳,為什麼要到臺灣?」當時的回答是:「不一樣的。」如今參加了,從心底說出:「十二萬分值得。」能夠接觸清淨的道場,聽聞相應的佛法,內心的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法師說過:「有因有緣善法生,有因有緣惡法减。任何事不會無因無緣,因果法則是公平的。如果現階段覺得修定修慧很困難,就會知道是以前沒有與定慧結下好緣,而如果對修行肯用心的話,一定會有相對的回報的。」我在想:法師的話說得對,定慧的修習是要綿綿密密去做功夫,不能懈怠,過往的不可追究,今後要發勇猛心,克服困難,五蓋這些惡法會減,善法會生。在禪堂就是要訓練我們的堪能性與精進力,修行是對自己負責,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連續七天受持八關齋戒,感受到清淨莊嚴的氣氛。每天跪在佛前,一字一句,聽得清清楚楚,讀得絕不含糊,「……如諸佛盡未來際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弟子某某亦一日一夜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清晰的句語,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前也受過八關齋戒,感受沒有這次的深。在清淨的道場,受持清淨的戒行,是畢生難以忘懷的因緣。
七天期間出坡的工作,我們一組五人,是負責打掃嵐園。通往嵐園的小徑旁邊,有寫著「古仙人道」的路牌。每天經過兩次,每次都想起這是古聖先賢走過的清淨的道路,好像是提醒自己要效法他們,走往古仙人道。法師曾說:「只有這條古仙人道,其他的路是生死輪廻之路!」
很喜歡晨誦和大堂開示兩個環節。晨誦誦念的經文,有不少是我以前聽過的,如《雜阿含經》之二六二經:「世人顛倒,依於二邊……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這是佛法的要義。法師誦念與講解時,像是佛陀的法音,警策著我。晚間大堂開示中,我很用心聆聽法師說法。純正、精確的法義由法師口中活活潑潑地演繹出來,內心有共鳴的感覺。甘露法雨,無比清涼,法師說法功力之深,令我敬佩不已。
晨誦之前法師還有唱誦四句「鐘聲偈」。記得第一天聽到首句「鐘聲傳三千界內」,感到很攝心、很感動,眼淚不期然的掉下來。法師雄厚穩重的梵唄聲,唱出了佛法的味道!「……佛法揚萬億國中,功勳祈世界和平,利益報檀那厚德。」第二句令我想起在無盡的生死洪流中,幸好有正法的光明照耀著,令眾生有所依歸。對三寶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護持今次禪修的志工有二十多人,他們之中有法師、居士,擔任廚房、行堂等工作,衷心感謝他們。沒有他們的護持,我們又怎能安心禪修?他們毫無怨言,甚至做得不妥當時,還當面向大眾懺悔。記得有一次,行堂收碗筷時,將碗筷掉在地上,他出來向大眾懺悔,說不小心打擾大眾的清淨。試問有幾多人做到?不是被迫,是自願懺悔,只有菩薩願意這樣做。普通人或會想:為什麼要當眾懺悔?法師說禪修者的所緣是自身,而志工們的所緣是禪修者。這令我記起昭慧法師曾說過坐轎和抬轎的譬喻:誰都想坐轎,又有幾個人願意抬轎呢?我衷心感激這班走在菩提路上的菩薩行者。
七天禪修,最得益的並不是我在定慧方面得到幾多成就,事實上,我定慧的功力仍然很弱,還需多下功夫,而是可以親近一位大善知識,得到她的悉心指導,諄諄教誨,而且在小參時解答了我心中的疑問。試問我們居士在一生中,能夠有幾多次這麼好的因緣,有善知識陪伴著修行?在「心得分享」時,一位法師就用了導師在《成佛之道》所說全德善知識的兩句偈頌「證教達實性,悲愍巧為說」來稱讚性廣法師,我是完全認同的。
在我人生旅程中,這次禪修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到今時今日,我覺得人生最有意義的並不是得到多少世樂、多少福報,而是慧命的長養。在我的字典上寫著:「福報有盡,慧命無窮。」對我來說,人生最有意義的五件事:皈依、受菩薩戒、學佛修行、參加短期出家和今次七天的禪修。希望日後再有機會到臺灣禪修,再次聆聽法師教誨!
在此我衷心祝福大家,亦互相勉勵,一起向著菩提大道前進,永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