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 宗
作者:伯 勤
禪 梵語 dhyana,巴利語 jhana。音譯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止他想,繫念專注一境,正審思慮)、思惟修習、棄惡(捨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寂靜審慮之意。禪與定皆為端身正坐而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禪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對象則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為禪定;又或以禪為一種定,故將修禪沈思稱為禪思。
蓋佛道修行之綱要為戒定慧三學,持戒清淨始可得禪定寂靜,禪定寂靜始能得真智開發。因禪定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經論皆廣為說示之,而其種類亦繁多。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將禪以尋、伺、喜、樂之有無,而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種。坐禪原係印度宗教家自古以來所行之內省法,佛教亦採用之。據晉法顯譯之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載,出家法係以坐禪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習坐禪,其類別有作數息、不淨、慈心、因緣、念佛、四無量等種種之禪法,因而產生「般舟三昧」、「首楞嚴三昧」等多種三昧 (梵語 samadhi 之音譯。又作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定)。
禪之傳入中國,為時很古,後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因有安世高從西北印度來到洛陽,便譯出了宣說坐禪方法的《禪行法想經》、《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等;傳來了小乘的禪法。由於那些禪經的內容,揭用了小乘的法數名目,故亦被稱為禪數之學;根據《高僧傳》所載的當時,基於這些禪經而修行的人很多。到後秦之際,鳩摩羅什譯出了《坐禪三昧經》(《大正藏》卷十五);東晉之世,北印度出身的佛陀跋陀羅(覺賢),在廬山譯出了《達摩多羅禪經》(《大正藏》卷十五),因其門弟子的努力而萌芽了大乘的禪。其次,北魏的孝文帝(471~499),從印度厚禮迎取了佛陀禪師,在洛陽之東,為建嵩山的少林寺居之,受業弟子,常數百人,及至菩提達摩來華,便為中國的祖師禪,開了基業。
菩提達摩(?~535)梵名 Bodhidharma。意譯作道法。又稱菩提達磨。有說是南天竺大婆羅門國王的第三子,又有說是波斯國人。年青時從般若多羅學道,與佛大先並稱為門下二甘露門,四十年之後受衣缽。至於達摩的傳記,有異說亦有潤色之筆,無能確定。他於西元四七八年以前,來到宋境的南越,歷涉諸國,從事遊化,迄北魏佛教隆盛之時,渡江北上,進入嵩山少林寺,因其面壁達九年之久,人們呼之為壁觀婆羅門。
另有傳說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說南朝宋代末年),師泛海至廣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與武帝語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時人不解其意。時神光(慧可)於伊洛披覽群書,以曠達聞,慕師之高風,斷臂求法,師感其精誠,遂傳安心發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經九載,欲歸西方,囑慧可一宗之祕奧,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未久即入寂,葬於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雲度𧪄嶺時,適逢達磨攜隻履歸西方。師之一生頗富傳奇,亦難辨其真偽。師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異說。又梁武帝尊稱師為「聖胄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諡號,塔名空觀。
達摩以壁觀教人,他說心不用安,止諸外緣,內心不喘,心如牆壁,以之便可入道。被認為是達摩所著的禪法,即是二入四行的思想:理入與行入,稱為「二入」。但以「理入」為主,謂一切眾生,皆與佛同,以清淨之心,藉觀壁坐禪,即得信悟;「行入」是依實踐來體得理入之理,故說了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之四行。
嗣達摩之法而成禪宗二祖的,是慧可(487~592),本係深究儒學的人,在他四十一歲時,遇到達摩,師事四五年,授其禪法之後,乃從之參學,達五年之久。慧可於雪中斷臂的傳說,雖很有名,但非史實,唯於慧可得髓之說,正是說明了慧可求法精神之真切的故事化。慧可於達摩寂後,化導僧侶於黃河附近,名聲頗高。出至鄴都,乃逢北周破佛之時,他以九十餘歲的高齡之身,為護經像,隱於靠近揚子江的舒州皖公山中。依照傳記,慧可是傳通《楞伽經》的人,他及其弟子們,盛行四卷本《楞伽經》的講說。所以,慧可透徹了達摩的二入四行,依據《楞伽經》,主張萬法為一心所現;二見的對立,無非出於自心所現的妄想。比起達摩,他表現得更為積極了。
慧可之法傳給了三祖僧璨(?~606)。他於北周破佛之際,與慧可同入舒州的皖公山,後來辭往司空山而常住於山中。僧璨與慧可一樣,同為《楞伽經》的傳承者,但在其所著的《信心銘》中,另含有華嚴的思想。據說,自達摩以迄僧璨的禪者,行頭陀行,一處不再宿,也沒有與弟子們共住的事。
嗣僧璨之法的四祖道信(580~651),蘄州(湖北)廣濟人,俗姓司馬。師事僧璨九年(一說十年),得其衣况。後來出家,歷吉州和九江,於廬山大林寺,止住十年,又移住蘄州黃梅縣西北的破頭山(雙峰山)創建禪舍,長居達三十餘年,故世人又稱師為「雙峰道信」,與其會下五百多人,住定辦道,精進不懈。這樣集體住定的生活,為禪之思想和修行的觀法上,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說,對此五百人的共同的集團生活,僅靠在家信徒的布施是不夠的,而且也沒有來自政府的補給,那是不能不向自然採取自給自足的方式了。為此,他們一面從事耕作與雜務,一面精勤於道之追求,到達了把禪解釋成為體驗的、精神的,並以此作為修行觀行觀法的程度。這一立場,已不是限於出家人的禪,乃是開放成了契機於一般的,並在廣大人群的日常生活上推了開來的,這是值得注目的事。又因了集團生活的經營,保持全體的秩序,一切行事,必須條理井然,此亦為形成禪院生活之規範的清規,開出了先河。至於道信的禪,他重視坐禪觀心,以五門或稱五方便,為其思想的綱格,以其中的「守一不移」,作為禪的要諦。
師除傳法於弘忍外,另有弟子法融別立「牛頭禪」於江寧牛頭(首)山幽棲寺。世人乃以之與五祖弘忍之「東山宗」相對稱,特稱為「牛頭宗」。貞觀十七年(643),太宗聞道信之高風,三詔入京,師均上表辭謝,帝乃遣使,謂若不起,命取首級,師伸頸就刃,神色儼然,使者異之,還入奏,帝愈歎慕,賜珍繒。永徽二年閏九月(一說永徽元年)垂誡門人,安坐而寂,世壽七十二。建塔於東山黃梅寺。因弟子弘忍居於黃梅東山弘傳禪法,故世人並稱師與弘忍之道法為「東山法門」,並遙尊師為東山法門之初祖。大曆(766~779)年中,代宗敕諡「大醫禪師」,塔銘號「慈雲」。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菩薩戒作法》(佚)等書。
弘忍(602~675),為我國禪宗第五祖。潯陽(江西九江)人,或謂蘄州(湖北蘄春)黃梅人,俗姓周。七歲,從四祖道信出家於蘄州黃梅雙峰山,窮研頓漸之旨,遂得其心傳。移居黃縣北的憑墓山;憑墓山在破頭山東,所以也叫東山,受學的多到七百多人,世稱「東山法門」。唐永徽二年(651)五十一歲,道信入寂,乃繼承師席,世稱「五祖黃梅」,或僅稱「黃梅」。咸亨二年(671),傳法於六祖慧能。
我國禪宗自初祖菩提達摩至唐代弘忍之傳承,為後世禪宗各派所共認。弘忍之思想以悟徹心性之本源為旨,守心為參學之要。門下甚眾,其中以神秀及慧能二師分別形成北宗禪與南宗禪兩系統;至後世,分衍出更多宗派。於高宗上元二年示寂(即於傳法後四年),世壽七十四。代宗敕諡「大滿禪師」。相傳著有《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一卷,或以為偽作。
由於嗣道信之法的五祖弘忍(601~674)及其門下的活躍,此一禪風,便被從揚子江一帶,向諸方弘開,逐漸趨於隆盛。弘忍著有《最上乘論》一卷,敦煌出土的《蘄州忍大師修心要論》一卷,對此也不能說是另外的法要,依照此書所說,弘忍主張守心為入道之要門,亦為涅槃之根本;他是說了守本真心的坐禪觀心之法門。道信及弘忍等的禪風,當時被稱為東山法門,或稱為東山宗,可見已形成了禪的門戶之風。
弘忍門下,傑出者有十弟子,其中突出者有神秀及慧能,形成一般所說的北宗禪及南宗禪的兩大流派,即所謂南頓與北漸。
神秀(605~706)。汴州尉氏(河南開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長八尺,尨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覽經史,博學多聞。既剃染受法,尋師訪道。後至蘄州雙峰東山寺,參謁五祖弘忍,誓苦節,樵汲自役,以求其道。忍亦深器重之,令為教授師,因居五祖門中第一位,有神秀上座之名。又與大鑒慧能相親,互有啟發。「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是其名偈。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十月,弘忍示寂,師遷江陵當陽山傳法,緇徒靡然歸其德風,道譽大揚。則天武后聞之,召入內道場,特加敬重,敕於當陽山建度門寺,以表旌其德。中宗即位亦厚重之,中書令張說執弟子之禮。師嘗奏武后召請慧能,亦自裁書招之,慧能固辭,答己與嶺南有緣,遂不踰大庾嶺,禪門乃有「南能北秀」之稱。神龍二年(706)二月示寂於洛陽天宮寺,世壽一零二歲。敕號「大通禪師」,為禪門諡號最早者。其法流興盛於長安、洛陽一帶。闡揚禪旨,力主漸悟之說,南宗禪慧能則主頓悟,故禪史上有「南頓北漸」之稱。其門人道璿最早至日本,故日本初期之修禪者大多屬其系統。法嗣有嵩山普寂、京兆義福等。門庭隆盛一時,世稱北宗禪之祖。然其法流僅數代即衰微。(據《佛光大辭典》)
神秀在他五十歲師事弘忍以前,已是一位精通儒釋道三教,並曾經過了六年修行之學者,故被推為弘忍門下數百人中的上座。嘗受則天武后之抬舉,優遇以國師之位。他著有《觀心論》一卷,主張只有觀心之一法,為佛道之最要,可知他是真的傳承了道信及弘忍等坐禪觀心的思想。從傳下北宗禪之思想的《大乘五方便》一卷之中,也可以明確地見到頓悟的性格,北宗禪雖以贊成漸悟的主張為通說,但也不是沒有其他想法的存在。
慧能(638~713),又作惠能。我國禪宗第六祖。號六祖大師、大鑑禪師。祖籍范陽(河北),俗姓盧,生於南海新興(廣東)。幼少失父,以砍柴進城出售,孝養母親,據說有一天,於城中聽到一位客人誦《金剛經》而無師獨悟。但他在此之前,已親近過《金剛》、《維摩》、《楞伽》、《觀無量壽》、《法華》、《涅槃》、《菩薩戒》等經,他的機緣早已成熟了的。時五祖弘忍住蘄州黃梅之東禪院,法門甚盛。師乃前往拜謁。相傳有五祖試問其所來及欲求何物,答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五祖又謂:「汝是嶺南人,又是獵(疑作獦)獠,若為堪作佛?」慧能對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獵(疑作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驚異其稟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歷八月之傳說。這裏提到佛性的事,可能是一種故事而已。依據後來南宗禪系統下的傳說,弘忍為了要在七百位門弟子中,求出付法的人,而命用偈表示各人的悟境之時,發現慧能的境地高於神秀。便以法及衣,授給了慧能,為第六祖。並遣其連夜南歸,數年間隱於四會、懷集一帶。
儀鳳元年(676)至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現廣州光孝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於韶陽曹溪寶林寺,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與神秀於北方所倡之漸悟法門相對,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後應刺史韋據之請,於大梵寺樹立法幢;未久歸曹溪,(曹溪位於韶州,今廣東曲江縣韶關東南之河。發源於狗耳嶺,西流與溱水合,以經曹侯塚故,又稱曹侯溪。),弘布大法,道俗歸崇。神龍元年(705),中宗派遣內侍薛簡召師至京師,師稱疾固辭未往,帝乃敕賜摩衲袈裟及綠缽等物,並敕改寶林寺為「中興寺」。三年,更賜「法泉寺」額。
先天元年(712),師命門人於寺內建立報恩塔。翌年七月,歸返國恩寺,八月示寂,世壽七十六。師肉身不壞,迄今仍存,歸停曹溪。憲宗時諡號「大鑑禪師」。宋太宗太平興國年中(976~983)加諡「真宗禪師」;後由仁宗諡號「普覺禪師」,神宗賜「圓明禪師」之諡號。師之嗣法弟子四十餘人中,以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等最著,開後世臨濟、曹洞等五家七宗之禪。
慧能的思想,古來是以《六祖壇經》為考察的中心,近來則由於發現了敦煌出土的資料和《壇經》的異本,知道《壇經》的內容之為後世附加和改竄之處很多。因此,作為了解其思想的資料,有人說除了大梵寺的說法和道誡之三科三十六對法之外,便沒有了;又有人說即使敦煌出土的資料,也未必全是慧能的述意。不過,慧能的禪,後來成了中國禪的主流這樁事,是宜加以大大注意的。
慧能門下,出有青原行思(?~740),因有其弟子石頭希遷(700~790)和南嶽懷讓(677~744)等的活躍,為中國禪帶來了極大的發展。但啟其端者是為神會。
神會(668~760),襄陽(湖北襄陽)人,俗姓高。幼學五經、老莊、諸史,後投國昌寺顥元出家。諷誦群經,易如反掌。年十三,參謁六祖慧能。慧能示寂後,參訪四方,跋涉千里。開元八年(720)奉敕配住南陽龍興寺,大揚禪法,人稱南陽和尚。六祖入滅後二十年間,曹溪之頓旨沈廢,兩京之間皆宗神秀,由普寂等續樹法幢。師初至洛陽,欲振六祖之風,乃於開元二十年(732)設無遮大會於河南滑臺大雲寺,與山東崇遠論戰。指斥神秀一門「師承是傍,法門是漸」,欲確立南宗慧能系之正統傳承與宗旨。並於天寶四年(745)著《顯宗記》,定南北頓漸兩門,即以南能為頓宗,北秀為漸教,「南頓北漸」之名由是而起,竭力攻擊神秀之漸門,於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時師住於洛陽的荷澤寺,大弘禪法,當時北宗禪的勢力很強,使得神會之成為重要人物也幾乎有點問題,因此,神會為了阻止北宗禪的流行,便對北宗禪展開了猛烈的評論。批判北宗禪的師承是傍法門,是漸法門,主張南宗禪才是正統。此後的北宗禪,因自義福、普寂遷化之後,漸漸趨向於衰落,唯有南宗禪一枝獨秀,說起禪宗,也僅限於南宗禪了。天寶十二年,師因御史盧奕誣奏,奉敕黜離洛陽荷澤寺,遷住弋陽(江西)、武當(湖北)等地。翌年轉住襄陽,再轉住荊州開元寺般若院。
安史之亂起,兩京板蕩,時大府各置戒壇度僧,聚「香水錢」,以充軍需。請師主壇度之事,所獲財帛悉充軍需。亂平後,肅宗詔入宮內供養,並建造禪宇於荷澤寺中,詔請住之,故世稱「荷澤大師」。師在荷澤寺仍闡揚六祖之宗風。上元元年入寂,世壽九十三,另一說乾元元年(758)示寂,世壽七十五。敕諡「真宗大師」。貞元十二年(796)皇太子集諸禪師,楷定禪門之宗旨,遂以師為禪宗第七祖,敕碑置神龍寺。其法流稱「荷澤宗」,門下英才甚多,有住太行山之磁州法如、洛陽同德寺之無名、荊州國昌寺之行(惠)覺、沂州寶真院光瑤(寶)、進平、河陽空、福琳、雲坦、道隱等。又法孫有無名之法嗣清涼澄觀、雲坦之法嗣全證、道隱之法嗣辯真等。據圭峰宗密之《禪門師資承襲圖》記載,荷澤宗法系,次第為荷澤神會、法如、惟忠、道圓、宗密。然近年之史實研究證實為淨眾寺神會、南印、道圓、宗密。荷澤宗真正開展乃於石頭希遷(677~744)及南嶽懷讓(700~790)之法系,至宗密(780~841)之後則漸衰落。(據《佛光大辭典》)
禪宗的五派分張
中唐以後,佛教各宗,漸漸趨向沒落,唯有禪宗,一枝獨秀。六祖慧能的會下,濟濟多士,各各將其禪要,分化各地。其中以南嶽懷讓(677~744)及青原行思(?~740)最為優秀,故亦唯此法系,傳世最久。由於南嶽的弟子,馬祖道一(707~786)在江西,青原的弟子,石頭希遷(700~790)在湖南,揚舉其獨自的禪風,而為南宗禪帶來了開拓性的局面。
南嶽的法孫,百丈懷海(720~814),福州長樂人,俗姓王(一說姓黃)。自幼即喜遊訪寺院,年二十,從西山慧照出家,後從南嶽之法朝律師受具足戒,未久到廬江(安徽省),在浮槎寺閱讀大藏經多年。適逢馬祖道一在南康弘法,乃傾心依附,師事馬祖二十年而大悟,遂得道一之印可。後出主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禪院,制訂清規,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嘗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十九年之間,制定了《百丈清規》,作為獨特的禪院生活的規範。這已不是限於大小乘的戒律,而是從全新的立場,確立了叢林的規矩,創下了禪院獨立的根基。他是把印度傳來的戒律和中國社會的禮教,做了調和之後,所出現的型態。於「禪門規式」中,可以見到其大綱。若據以此,不難知道,自初祖達摩以來的禪僧,多依於律院而住,至此,便漸漸地有了屬於禪僧們獨立的道場。禪院不建佛殿,但有法堂,住持隨時上堂陞座以接化大眾。另外設有方丈、僧堂、庫院。僧堂中設有長而連接的床位及椸架,大眾的席次,依僧臘而定,一切起居,坐禪辦道,均在僧堂之內。他們為了實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從事作務勞役。清規規定是普請法,全體一律,從事勞務,在十主事的監督指導之下,經營禪院。若有人觸犯了生活規範,便用柱杖杖之,集合大眾,燒卻其衣缽道具之後,由偏門將之遣逐出去。確立了這樣的禪院生活的自治體制,使得禪院的獨立,成了可能,乃是佛教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事。
一、溈仰宗及臨濟宗
溈山靈祐(771~853)。為溈仰宗初祖。福州長溪(福建霞浦縣南)人,俗姓趙。法名靈祐。十五歲隨建善寺法常(又稱法恆)律師出家,於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曾先後遇寒山、拾得。二十三歲至江西參謁百丈懷海,為上首弟子,於此頓悟諸佛本懷,遂承百丈之法。憲宗元和末年,棲止潭州大溈山,山民感德,群集共營梵宇,由李景讓之奏請,敕號「同慶寺」。其後(一說大中初年)相國裴休亦來諮問玄旨,聲譽更隆,禪侶輻輳,海眾雲集。會昌法難之際,師隱於市井之間,至大中元年(847)復教之命下,眾迎返故寺,巾服說法,不復剃染。裴休聞之,親臨勸請,始歸緇流。師住山凡四十年,大揚宗風,世稱溈山靈祐。大中七年正月示寂,世壽八十三,法臘六十四。諡號「大圓禪師」。嗣法弟子有慧寂、洪諲、智閑等四十一人。其中,仰山慧寂承其後而集大成,世稱溈仰宗。在其所建的大溈山(湖南寧鄉)的同慶寺,住了四十二年之間,化導了門弟子千人。他著有《溈山警策》,在這本書中,他以為處此澆季之世,無常迅速,學佛之人,不可懈怠;宜常反省,善自洞察時代的弊風;切莫誤道,當把握住本來面目。舉起了他的謹嚴綿密的宗風。他所說的道,便是無心而已;若得無心,便證諸法各住其位,而又無不圓通無礙。
仰山慧寂(807~883)。廣東番禺人,與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又稱仰山禪師。俗姓葉。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許,後斷兩指以明志,時年十七,乃依南華寺通禪師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遊方,初參謁耽源應真,既悟玄旨;未久,入溈山靈祐之室,得傳其心印。後更往江陵受戒,深研律藏。又參禮巖頭全叾。未幾,復還溈山,執侍靈祐凡十五年,互相激揚宗門。唐僖宗時遷居江西大仰山,大振溈山之法道,學徒聚集,盛冠一方,是為仰宗。有仰山小釋迦之號。師資相承,別開一派,即溈仰宗。師常對學人強調,回向返照與如實修行。他喜利用符號示人,曾有向他請開示者,乃用紙畫一規圓相,以表其禪旨,又常以手勢啟悟學人,稱為仰山門風。後遷江西觀音院,後梁貞明二年復遷韶州東平山,同年示寂,世壽七十七。一說唐中和三年,或大順二年示寂。諡號「智通禪師」。追諡「智通禪師」。因溈山及仰山的禪風謹嚴,不能適應江南的民風,所以他們師資的法脈,在五家之中,衰落得最早。
臨濟義玄,曹州(河南)南華人,俗姓邢。幼負出塵之志,及落髮受具足戒後,便慕禪宗,初到江西參黃蘗希運。嘗問黃檗佛法的大意,但卻三問三喫棒。又禮謁高安大愚、溈山靈祐等。後還黃蘗,終於受到了印可。此後於宣宗大中八年(854),至河北鎮州住於臨濟院,設四喝、四料簡、三句、三玄、三要、四照用、四賓主等機法接引徒眾,更以機鋒峭峻著名於世,每以叱喝顯大機用,別成一家,遂成臨濟宗。世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其對參禪行者極為嚴苛,然學徒奔湊,門風興隆,為我國禪宗最盛行之一派。他接化學人盛用禪機,實行棒喝,舉揚了「無事」的宗風。臨濟禪的思想,和黃檗相同,站在生佛不二的立場,以無心為重,無事為宗。
咸通八年四月示寂,敕諡「慧照禪師」。其語要由門人慧然編成《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一卷(又作《臨濟義玄禪師語錄》、《臨濟錄》),為把臨濟的言行,分作上堂、示眾、勘辨、行錄之四章,將中國祖師禪的特質作了很好的表露。嗣法者有興化存獎、三聖慧然、灌谿志閑等二十二人,皆為宣揚祖風之佼佼者。
臨濟宗之內,在義玄的法系之下,出有慈明楚圓,楚圓的弟子楊岐方會(996~1049)北宋臨濟宗楊岐派之開祖。石霜楚圓之法嗣,南嶽懷讓法系第十一世,臨濟義玄法系第八世法孫,袁州(江西)宜春人,俗姓冷,法名方會。初從楚圓掌監院之事,後住筠州九峰山,未久至袁州楊岐山住持普通禪院,大振禪風。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住潭州雲蓋山海會寺。皇祐元年示寂,世壽五十四;一說慶曆六年或皇祐二年示寂,世壽五十八。遺有《語錄》一卷,開出了楊岐派。方會住於楊岐山的普通禪院,善守其枯淡家風。他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三世諸佛,在諸人的腳跟下,轉大法輪;百草樹木,均作大獅子吼,演說摩訶般若。
楚圓的另一位弟子黃龍慧南(1002~1069)。臨濟宗黃龍派之祖。信州玉山(江西上饒)人,俗姓章。少習儒業,博通經史。十一歲從定水院智鑾出家,十九歲受具足戒。遍參棲賢澄諟、雲峰文悅、石霜楚圓等諸宿,皆蒙器許。後於同安院開堂說法,四眾歸趨。未久移至歸宗寺,因堂宇突遭火災,全寺盡毀,遂蒙冤坐獄,吏者百端求隙,而師怡然引咎。久而後赦,乃退居黃檗,於溪上築積翠庵,四方接踵而至,受請至黃龍山崇恩院,大振宗風,遍及湖南、湖北、江西、閩粵等地,此一系統乃蔚成黃龍派,日本臨濟宗之祖榮西即源出此一流派。
師嚴於格己而明於接人,他嘗以佛手、驢腳、生緣之三轉語考問學者,三十餘年鮮有能契其旨者,天下叢林,目為「黃龍三關」;有人酬答之後,問其可否,他卻閉目危坐,再問他,他便回說:「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有關吏?從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師住黃龍時,法席鼎盛,直追馬祖、百丈。於宋熙寧二年入寂,世壽六十八。世稱黃龍慧南。徽宗大觀四年(1110),追諡「普覺禪師」。遺有《黃龍南禪師語錄》、《語要》、《書尺集》等各一卷行世。門下之晦堂祖心、寶峰克文、泐潭洪英等皆馳名禪林。
二、曹洞宗
洞山良价(807~869),我國禪宗曹洞宗之祖。唐代越州會稽(浙江會稽)人,俗姓俞。幼從師誦《般若心經》,以無根塵之義問其師,其師駭然,即指往五洩山禮靈默禪師披剃。年二十一,詣嵩山受具足戒,尋謁南泉普願,深領其旨,又訪溈山靈祐,參「無情說法」之公案,不契。受指示詣雲巖曇晟,問無情說法之義,辭歸時,涉水睹影,大悟前旨。後嗣雲巖之法,於江西洞山弘揚佛法,倡五位君臣說,門風頗振。咸通十年,於丈室端坐長往。世壽六十三,法臘四十二。敕諡「悟本禪師」。其嗣法弟子有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華嚴休靜、青林師虔等二十餘人。尤以本寂之法系,稱作曹山,合稱之,即為曹洞宗。著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洞山語錄》等。
曹山本寂(840~901)。泉州莆田(福建古田)人,俗姓黃。為禪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幼習儒學,十九歲入福州福唐縣靈石山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咸通年間(860~873),禪風極盛,乃謁洞山良价,往來請益,遂得密受宗門玄旨。後開堂於撫州吉水,改名曹山,以表思慕曹谿之情。
未久,遷住荷玉山(或謂師以該山改名曹山),學徒雲集,大振洞門宗風,講授洞山五位之旨訣,成為叢林之標準,並注解寒山詩以饗學人。時有洪州鍾氏,屢請不赴,僅書寫大梅法常之山居頌一首答之。天復元年六月,焚香安坐而終,世壽六十二。敕諡「元證禪師」。其後,洞山、曹山之風益盛,門徒日眾,遂稱曹洞宗。著有《曹山語錄》二卷。門人有曹山慧霞、金峰從志、鹿門處真、荷玉光慧、育王弘通等。
汲取了石頭及藥山之法流的洞山良价,於會昌法難之後的大中末葉之際(859),在江西的筠洲洞山,努力接化,據說在其會下五百至千人之中,多為中級以下的官僚。洞山的思想,則可從《寶鏡三昧》、《玄中銘》、《新豐吟》以及其他資料之中,得到瞭解。洞山以為,佛祖所傳的正統禪法,除了修證自性清淨的一心之外,別無其他;他又以易理的解釋,用正偏的五位,說明這個一心。他又貼切著時代的思想而說禪要,所以排斥名利,激勵學人,以宣揚其綿密的家風。他的弟子曹山本寂,住於江西撫州的曹山,化導徒眾;後來轉往荷玉山,問法者多達千二三百人。他對洞山的五位說,作了詳細的闡明,壯大了他老師的門風。
三、雲門宗及法眼宗
雲門文偃(864~949)。為雲門宗之祖。浙江嘉興人,俗姓張。法名文偃。幼懷出塵之志,從嘉興空王寺志澄出家。未久,至毘陵壇受具足戒。遍覽諸經,深究四分律。後至睦州(浙江建德)參學於道明門下。經數載,盡得其道。又謁雪峰義存,依住三年,受其宗印。後歷叩諸方,參究玄要,聲名漸著。後梁乾化元年(911),至曹溪(廣東)禮六祖塔,後投於靈樹如敏會下,如敏推為首座。貞明四年(918)如敏示寂,師嗣其法席,主持靈樹寺。同光元年(923),於雲門山創建光泰禪院,道風愈顯,海眾雲集,法化四播。後漢隱帝乾祐元年(948),南漢王劉龔敕賜「匡真禪師」。二年四月十日上表辭王,垂誡徒眾,端坐示寂,世壽八十六,僧臘六十六。 北宋乾德四年(966),太祖復追諡「大慈雲匡真弘明禪師」。
師之機鋒險峻,門風殊絕,世稱雲門文偃。他在廣東省的雲門,將睦州道明的峻嚴和雪峰義存的溫密,作了恰到好處的調和,開出了獨特一派的宗風。他的接化手段,在於縱橫無盡的殺活機用,出人意表地運用咦、露、喝等的一語一字,以頓悟的禪風,直下截斷學人心中的葛藤,故稱之一字關。依照《雲門廣錄》(《雲門文偃禪師廣錄》三卷、《大慈雲匡真弘明禪師語錄》一卷),得知文偃的禪學思想,主張佛法不從高處求,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之中,即可看到真如實際的面貌。因此,策勵學人,必須在日常生活上,將此真俗合一的精神,作具體的表現。他的禪風,由廣東省的韶州一帶開始,終於流布到了揚子江流域的廬山及湖北一帶。 嗣法者有實性、圓明、明教、道謙、智寂、義韶等八十八人。
玄沙師備(835~908)。福州閩縣人,俗姓謝。幼憨黠,好垂釣,常泛舟自娛。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屆三十始脫塵志,投芙蓉山靈訓禪師落髮。受具足戒後,行頭陀法,終日宴坐,人稱備頭陀。與法兄雪峰義存親近若師徒,同力締構,參學者眾。偶閱楞嚴經,發明心地,諸方請益者如水歸海。初住梅谿普應院,不久遷玄沙山,應機接物凡三十餘載,學侶八百餘人。時有閩帥王審知,事以師禮,曲盡殷勤,並奏賜紫衣,號「宗一大師」。梁開平二年示寂,世壽七十四(一說七十或七十五)。
清涼文益(885~958)。餘杭(浙江餘杭)人,俗姓魯。七歲出家,初依明州希覺攻毘尼。後投長慶慧稜學禪法,久之不契。偶遇羅漢桂琛於漳州,遂嗣其法。出世於臨川崇壽院。南唐國主李氏禮敬有加,並迎至金陵,住報恩院,事以師禮,賜號「淨慧大師」。後主且從之受戒,為建清涼伽藍。高麗、日本等國渡海來學者,相望於途。顯德五年秋閏七月示寂,世壽七十四。諡「大法眼」,為法眼宗之開祖。著有《宗門十規論》、《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各一卷。
由於玄沙師備和其法系下的清涼文益的努力,形成了法眼宗。這是在吳越佛教的隆盛地區,連結了杭州、明州、臺州等浙江的重要地方而流行的一個宗派。文益禪師喜愛石頭的禪風,推獎石頭希遷所撰之《參同契》並為之作了註解,所以他的禪學思想,極富義學的色彩。他所宣揚的,則包括了禪淨融和,以及華嚴的圓融,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等的教理思想。正由於此,便失去了禪的真面目。結果,義學氣味的法眼宗,便與謹嚴的溈仰宗一樣,接受了早衰的命運。
以上的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之五宗,稱為五家;在此五家之內的臨濟宗,教勢最優,到了宋代,又從臨濟宗下,分出了楊岐及黃龍兩派,合稱之為五家七宗。同樣是六祖慧能的法系傳承下來,卻分出了這麼多宗派,這是因了諸位禪師,各自所稟的個性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同的禪風。依照天目高峰(1238~1259)對於諸家禪風的評語,則為:臨濟之痛快、溈仰之謹嚴、雲門之高古、曹洞之細密、法眼之詳明。又從清涼文益所著的《宗門十規論》中所述看來,正當禪宗的五家,逐漸形成之時,即產生了十弊。德山、臨濟、溈仰、曹洞、雪峰、雲門等的弟子們,為了保護自宗及其祖師,相互之間,不究真際,但攻矛盾而從事鬥諍。因此而使宗師們忘卻了佛祖的宗旨,妄用棒喝及圓相,或用歌頌,誑謔於人。可是,一般愚人竟然信之,並用口來唱其言句,謂為妙解。
參考書籍: 《中國禪宗史》印順法師
《中印禪宗史》孤峰智璨
《禪宗史》宇井伯壽
《宋高僧傳》宋 贊寧著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撰
《五燈會元》南宋 普濟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