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處觀
陳瓊璀
緣起
本文為筆者在志蓮淨苑文化部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之文化研討會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所以選寫這個題目,是因為在二○○四年的文化研討會中,曾以『原始佛教的無我觀』為題,撰寫了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以雜阿含經內「陰相應」的經文及以相關的瑜伽師地論論釋中,闡釋原始佛教如何從蘊觀中破除薩迦耶見。此外,我們亦可以從「陰相應」的經文及瑜伽論釋中看到原始佛教對苦聖諦的觀察和說明。而本文則有意從阿含經中與入處相關的經文內探討原始佛教的處觀,及從處觀中觀察苦集聖諦。
對於阿含經開始有較認真和深入地閱讀乃始九十年代初期,當時佛教法相學會與真言宗女居士林合辦「佛教經論導讀」一系列課程,於一九九二年開始,逢星期日上午在香港大坑道女居士林禮堂上課,筆者當時承羅公時憲老師之命,擔任《雜阿含經》主講,讀本就以印順導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為教科讀本,由陰相應讀起。由於當時亦可以有較多的時間在禪修方面下工夫,所以在讀到入處相應的經文時,與當時的禪修配合,發覺可以在修習中對心念有更敏銳的警覺,及對種種內受有更深刻的體會,而理解到古人所以雜阿含經為佛陀與弟子說種種隨禪法,為坐禪人習之第一義悉檀,所言不虛。故今希望可以能藉此文,將多年前受到閱讀經文啟發的一些體會,整理出來,與同修分享。而當筆者在為撰寫此文作資料搜集的時候,發覺並沒有很多近代的參考資料,好像比較少人在這方面的研究;至於古人方面,就是在覺音論師的《清淨道論》裏,也沒有對六入處有很深入地加以論釋,所以以目前所有的資料中,還是瑜伽論的論釋最能闡發這些經文的深義。為此,筆者就覺得更加應該以此為題,希望能拋磚引玉,得到其他大德及同修的提點與指正,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有關這方面的不同高見和研究心得。
還有要說的是,在撰寫此文當中有所得益的就是,透過與入處相關的經文及論釋,使筆者可以對原始佛教的處觀有較清晰的了解;及從經論之中,發覺除了本文範圍之外,其實從六觸入處更可以與煩惱雜染及業雜染而引至三世流轉的關係,仍可作更深入的探討與研究,這一點,覺音論師在《清淨道論》裏也是有所提及的。另外就是從入處相關的經文中,亦可以發見唯識思想體系中,心與心所之間關係的源頭。
最後要說的就是,閱讀著這些經文,令我們就好像處身於當時的園林之中,聆聽著佛陀對弟子們的教誨一樣親切,以原始佛教的經典,尤其在整部雜阿含經中,雖然每篇經文都很短小,但全部都非常精煉,字字珠璣,篇篇都閃爍著佛陀與佛弟子們智慧之光,如座右銘,值得我們反覆讀誦,一生受用。
(一) 六觸入處是愛集苦集聖諦
原始佛教對生命的觀察和分析,除了從最基本的五蘊觀之外,另外一方面的觀察和分析就是入處觀了。處的梵文與巴利文皆為āyatana,有生長、長養、所依等義,意譯為處或入處,指心理活動生起的地方,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根又稱內六處,與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境又稱外六處,或合稱十二處,眼識以至意識的生起就以此內、外六處為所依,以內六根為門及外六境為所攀緣的對象而生起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一點,在《雜阿含經》的一篇經文中,佛陀就這樣告諸弟子:「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身、觸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雜阿含經二三八,大正二,頁五七)。而《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一即說:「心,心所法生長門義是處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大正二十九,頁五)以內六根為生起六識的有力因,而外六境為生識的所緣緣,故以十二處為認識作用所依處,一切的心理活動都由眼、耳、鼻、舌、身、意根緣色、聲、香、味、觸、法境而展開。
與入處觀有最多相關的原始佛教經典,南傳巴利文的《相應部》有「六處相應」207篇經文,北傳五十卷本的《雜阿含經》由印順法師整理後的「入處相應」有285篇經文(見《雜阿含經論會編》)。北傳的這一部《雜阿含經》是由部派佛教中屬於說一切有部所傳誦的經典,他的組織編排與南傳赤銅鍱部所傳誦的《相應部》有點不同,《相應部》五大部分,一開始的是有偈篇,然後是因緣篇、蘊篇,再下來才是六處篇,最後是大篇,即大品。但是北傳《雜阿含經》的組織編排,如果以印順法師依據《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及《瑜伽師地論》的資料,及參考20卷本的《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相應部》後,經整理及修正的組織編排為:五陰誦第一、六入處誦第二、雜因誦第三、道品誦第四、八眾誦第五、弟子所說誦第六,最後是如來所說誦第七。此中五陰誦第一、六入處誦第二、雜因誦第三及道品誦第四,都有《瑜伽師地論》的釋文,論文由卷八十五至九十八,依次抉擇上述四誦經義。根據經文與釋經的論文比對來讀的話,可以看出五陰誦主要是對四聖諦中苦聖諦的觀察,從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皆無常、苦、空、非我中、著重在破除有身見,即薩迦耶見;而六入處誦第二則主要為對四聖諦中苦集聖諦的觀察,由根、境、識及六觸入處而引生的受、想、思、愛、取等一連串的心理活動,進而推動了身、口、意等各種行為,是即為業集。雜因誦第三主要為對四聖諦中苦滅聖諦的觀察,從緣起中觀察前、中、後際生命的順業雜染隨轉或趣清淨,諸受因滅而般涅槃;道品誦第四不用說自然就是對苦滅道跡聖諦的觀察與修習了。經文這種組織的編排是合乎我們現在所見到說一切有部論典主要圍繞著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觀察與分析說明的特色的。此外在北傳的《中阿含經》中亦有「分別六處經」及與此經相若的南傳《中部》的salāyatana vibanga sutta。
在北傳《中阿含經》的「分別聖諦經」裡,尊者舍利子曾為諸比丘詳細解說四聖諦義,其中苦聖諦就具體地列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及略五盛陰苦,跟著經文就再詳細地描述生等以至所求不得種種苦,而所有這些眾苦,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有此身、心故略說為五盛陰苦。所謂五盛陰者即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眾生於此五蘊而執取有我、我所故為貪、瞋、癡火所燒燃,故又譯作五取蘊,而八苦之中最後的歸結就是五陰熾盛苦。集聖諦在經中又稱為「愛習苦習聖諦」:「云何愛習苦習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集。……若有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為所作業,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集;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苦滅聖諦在經文中又稱為「愛滅苦滅聖諦」:「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大正一,頁四六八)」經文的「更樂」又譯「觸」,「覺」又譯「受」,觸、受、想、思、愛都是由內、外六處和合識生而引起的一連串心理活動,此中透過眼等內六根觸對色等外六境而眼、耳、鼻、舌、身、意識生,眾生由此而產生對自我及對世界以至宇宙人生一切的認識,並以此身、心和合體執取為自我,起我見及我所見,由此而引生了在此世間的一切活動,故在經中有眾多經文說明為何由此內六處觸對外六境而苦集,如雜阿含經三○六:「……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少兔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嚐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大正二,頁八八)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明了眾生以物質及精神的和合現象,以此產生了的人想,及起我見、我所見。經文中的‘四無色陰’是指精神現象,‘眼色’‘身根是色陰’及‘四大’都是指物質現象,而人、眾生、那羅、摩那婆、士夫、福伽羅等都是於所執之我的種種不同名稱。不過在此內、外六處之中,阿含經中是較著重於對內六處的考察及分析說明的。《中阿含經》的「分別六處經」中佛陀就對弟子說:「……汝等六處當知內也,六更樂處當知內,十八意行當知內,三十六刀當知內……」(大正一,頁六九二)。經文接著就舉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由此六根門觸對外六境者,眼觸為見色,耳觸為聞聲,以至意觸為知法,因此故說此六更樂(觸)處當知內。又以眼為依,於色境起諸貪著,眼觸為依,貪著內受,由此眼觸而生起的喜、憂、捨(即非喜非憂)等心理活動,以至耳、鼻、舌、身、意觸而生起的喜、憂、捨(即非喜非憂)的心理活動,因此故說十八意行當知內;再下來,由於有眼、耳、鼻、舌、身、意觸等六喜依著,六憂依著,六捨(非喜非憂)依著,但另一方面亦可以有六喜依無欲,六憂依無欲及六捨依無欲等心理活動,因此故說三十六刀當知內。十八意行及三十六刀在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發智論》中都將其歸納為「受」,即由眼、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而引生的喜、憂、捨,故說有十八受,及加上從六依的出離喜、出離憂、出離捨故說有三十六受。另外在雜阿含經二三三中,佛陀亦告訴弟子:「……云何為世間?謂六內入處。云何六?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云何世間集?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大正二,頁五六)。於此六入處樂著,有愛、喜貪俱而苦集。從「分別六處經」的這一段經文及雜阿含經中,可見在原始佛教中是著重在對由內六處而引起的一連串心理活動的觀察而非對外境,世間其他現象的探求與分析說明。與上文《中阿含經》的「分別聖諦經」意思大至相同的還有《雜阿含經》的二一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說苦集道跡,苦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云何苦滅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苦滅道跡。……..』(大正二,頁五四)由於眼、色,耳、聲,乃至意、法等世間一切,此中有喜、貪俱,而於此世間一切樂著,以至種種貪欲、瞋恚、種種吉慶忌諱,對自我、對世間所有一切的綣戀執著,亦由此而造作、種殖增長種種惡不善法,是則為純大苦皆從集生。此中有二種貪著雜染,一者於外境的貪著雜染,以眼等為依,於色等境所起的貪著,名外境雜染,二者內受貪著雜染,以諸觸為依,貪著內受名內受雜染。所以「觸」及「受」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這一點,在雜阿含經三○五,佛陀曾為諸弟子作出了說明,這一篇經文又名為「六分別六入處經」:「……於眼入處不如實知見者,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於眼染著,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生染著。如是染著、相應、愚闇、顧念、結縛其心,長養五受陰,及當來有愛、貪喜悉皆增長。身心疲惡,身心燒然,身心熾然,身心狂亂,身生苦覺;彼身生苦覺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悉皆增長,是名純一大苦陰聚集。」(大正二,頁八七)由於根觸對外境而俱生了的一連串心理活動,經文是說為“觸俱生受、想、思”“觸緣愛”,由此而起種種受用事,在瑜伽論中亦說此六處是受用事,於世間色、聲、香、味、觸、法等之顧念、愛戀、染著、貪樂、有身、口、意業,經文形容此一切有如大海,連「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沉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雜阿含經二一六,大正二,頁五四)。眾生不但於隨順己意的樂受境界心不能捨起貪,如是於違逆於己意的苦受境界心不能捨起瞋,甚至連於不苦不樂受時的各種中庸境界亦由愚昧無知而心不能捨,由此造作種種身口意行、身口意業,為三世流轉的重要原因。
在原始佛教所說的四聖諦中,苦聖諦除了主要指五蘊熾盛苦,其實六內入處就是苦,因為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之中就已經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而苦集是因為通過了內六根而對我及世間的貪著執取,在經文中就說“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跡”(雜阿含經二二一,大正二,頁五五)觸、受、愛、取是原始佛教十二緣起觀的其中四支,由於根、境、識、觸而有受,受包括了由眼受以至意受而生起的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又稱為捨受),由觸而眼見色愛生、耳聞聲而愛生、鼻嗅香而愛生、舌嚐味而愛生、身覺觸而愛生、意識法而愛生,由此而有種種貪欲,名取。「取」在阿含經及瑜伽師地論裏是等同貪的,如雜阿含經二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大正二,頁五八)。瑜伽論卷九十三亦說:欲貪名取(大正三十,頁八三一)。由取著故,貪欲、瞋恚、愚癡,能生一切惡、不善法,由後有愛及後有業故,令當來後有生起。後有愛意謂對生命延續的強烈意願及欲望,後有業是指由貪、瞋、癡等推動而造作的一切身、口、意行為,後有包括了欲界的存在(欲有),色界的存在(色有),無色界的存在(無色有)。苦與苦集在《中阿含經》「度經」亦說為:「…..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云何知苦習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是謂知苦集如真」(大正一,頁四三五)。故有一次一位年耆根熟的弟子叫摩羅迦舅聽了佛陀的教法之後就說了一首偈頌:
若眼已見色,而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而取愛念相。
取愛樂相者,心則常繫著,起於種種愛,無量色集生。
貪欲、恚、害覺,令其心退減,長養於眾苦,永離於涅槃。
………
若耳聞諸聲,心失於正念,而取諸聲相,執持而不捨。
鼻香、舌嘗味,身觸、意念法,忘失於正念,取相亦復然。
其心生愛樂,繫著堅固住,起種種諸愛,無量法集生。……..
(雜阿含經三一二,大正二,頁九○)
這種由內六根而引起的一連串因果關係亦構成了原始佛教十二緣起觀的後八支(緣起十二支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並以此為對苦集聖諦的觀察,經文是這樣說的:「…….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雜阿經三七一,大正二,頁一○二)。另外在瑜伽論卷九十三抉擇雜阿含經中有關四食經文的「食擇攝」,其中有一段論文討論到一切精神活動及觸、受、愛的因緣時說為:「此六處後更無餘因,於現法中唯此六處展轉相依:有色諸根依止於識,識亦依止識所執受有色諸根,由此因緣六處後更無所說」(《雜阿含經論會編》中冊頁八九)。
(二)於六入處如實知
觀察六入處,在原始佛教的經典中,是從不同角度對六入處加以詳細的分析及說明的。在北傳說一切有部所傳誦的《雜阿含經》中有一篇名為『別法處經』,「別」就是分別,有解釋、說明的意思,在這篇經中以內入處的前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根與外入處的前五境,即色、聲、香、味、觸,屬物質現象,意根屬精神現象,而法境則為意根(主觀作用)之客觀對境,涵攝的範圍甚至超越了前二類所攝屬。經文中佛告弟子:「……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雜阿含經三二二,大正二,頁九一)。經文中的「四大」及「四大造色」都是指物質現象,包括了前五根與前五境;意內入處在經文是包括了心、意、識,非物質現象,不可見,沒有質礙;而法外入處是前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質礙。這是一種對六入處的自相的觀察,即是對內六根與外六境的各自具有特徵的較粗顯的了解。除此之外,亦可從六入處的共相,即他們的共同特徵去觀察,則無論是內六根或外六境皆為遷流、變化的現象,此中沒有常、一、主、宰性,這在經文中是說為:「……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如無常經,如是苦、空、無我,亦如是說」(雜阿含經一九五,大正二,頁五○)。能夠如是觀者,是名正觀察,具正見、正思惟;由正觀、正見、正思惟而於六處生厭,離喜、貪,以至欲貪斷者,則能心正解脫、正盡苦。對內、外六處的自相、共相觀察,可以令諸弟子對自、他及器世間有清晰及正確的了解與洞察,不至於被根、境、識所迷亂,如瑜伽論的釋文:「諸有為法俱有轉時,令心迷亂,能令於相邪取分別,是故如來為諸弟子分別開示,令於彼相決定悟入,為欲了知真實相故。又為於自無欺誑故,又為於他坦然無畏正記別故」(《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頁四○七)。
在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中有許多經文對六入處的這種共同特徵加以詳細的說明。在『六處相應』經二三中,佛告諸比丘:「何者為一切耶?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是。諸比丘!此名之為一切」(本文所引《相應部》經典皆為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下同)。而此等之一切是生之法,眼、色、眼識、眼觸、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樂非苦,此亦生之法。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識、意觸、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一切皆是生之法。如是一切亦是老之法、病之法、死之法、憂之法、污穢之法、破壞之法、消亡之法、生起之法以至滅盡之法。故知凡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之生起、住立、出生、顯現者,此即苦之生起,諸病之住立,老死之顯現」。根據《六處相應》第一至第十經,總括經文,這種如實觀可以如下條理地觀察與思惟:
(內)眼、耳、鼻、舌、身、意是無常,凡無常者,其為苦,凡苦者,是無我。(外)色、聲、香、味、觸、法是無常,凡無常者,是為苦,凡苦者,是為無我。
結論是: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
(內)過去、未來之眼、耳、鼻、舌、身、意是無常、苦、無我,何況現在之眼等耶?
(外)過去、未來之色、聲、香、味、觸、法是無常、苦、無我,何況現在之色等耶?
結論是: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眼等無所期望,於未來之眼等亦無悅樂,於現在之眼等為厭嫌、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然而愚癡無聞凡夫,於一切不知解、不曉了:於眼、耳、鼻、舌、身、意及
色、聲、香、味、觸、法,眼識以至意識,眼觸以至意觸,凡緣諸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對所有一切的自相、共相亦不知解、曉了。對此一切不離欲、不捨棄,歡悅、顧戀、愛味於眼以至緣諸觸所生之受,則為歡悅、顧戀、愛味於苦,不能脫離於生、老、病、死苦。佛陀曾為弟子說法,於未成正覺之前當觀察六入處的時候,是這樣思惟的:
(一)凡緣眼所起之安樂喜悅是眼之甘味,凡緣耳、鼻、舌、身、意所起之安樂喜悅,此為耳、鼻、舌、身、意之甘味。
凡緣色所起之安樂喜悅,此為色之甘味,凡緣聲、香、味、觸、法所起之安樂喜悅,此為聲、香、味、觸、法之甘味。
(二)凡眼之無常、苦、變壞之法,此為眼之患難,凡耳、鼻、舌、身、意之無常、苦、變壞之法,此為耳、鼻、舌、身、意之患難。
凡色之無常、苦、變壞之法,此為色之患難。凡聲、香、味、觸、法之無常、苦、變壞之法,此為聲、香、味、觸、法之患難。
(三)凡對眼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眼之出離。凡對耳、鼻、舌、身、意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耳、鼻、舌、身、意之出離。
凡對色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對色之出離。凡對聲、香、味、觸、法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對聲、香、味、觸、法之出離。
(四)若於此眼無甘味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愛著;由於眼有甘味故,有情於眼有愛著。若於此耳、鼻、舌、身、意無甘味者,此等有情則於耳、鼻、舌、身、意無愛著;由於耳、鼻、舌、身、意有甘味故,有情於耳、鼻、舌、身、意有愛著。
(五)若於此眼無患難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厭嫌;由於眼有患難故,有情於眼有厭嫌 。若於此耳、鼻、舌、身、意無患難者,此等有情則於耳、鼻、舌、身、意無厭嫌;由於耳、鼻、舌、身、意有患難故,有情則厭嫌於耳、鼻、舌、身、意 。
(六)若於此眼無出離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出離; 然於眼有出離故,有情出離於眼。若於此耳、鼻、舌、身、意無出離者,此等有情則於耳、鼻、舌、身、意無出離,然於此耳、鼻、舌、身、意有出離故,有情則出離於耳、鼻、舌、身、意。
(七)於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於眼識、眼觸、眼觸因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不苦不樂,以至由於意識、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於此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盡苦。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謂之善能盡苦 。
故經文中佛陀告諸弟子:「諸比丘!諸有情未如實知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時,諸比丘!有情則含括天、魔、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離,離繫、解放、以無取著之心過活。然諸比丘!諸有情因如實知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諸比丘!有情等則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由集而令出離、離繫、解放、以無取著之心過日」
(相應部「六處相應」經一七)。由於佛陀正覺於此一切,以智慧如實善觀一切之甘味、患難、出離,乃能超越於一切世間,以至天、魔、梵世界,沙門、婆羅門、天、人,能宣示已證無上正等覺。
另外在《相應部》「六處相應」經七一、七二、七三中,佛陀則告諸比丘,應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思惟眼等皆是無常、苦而變壞之法,故視眼等『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對六處如實觀,此即苦之終盡。
相對於南傳《相應部》中這樣對六入處的觀察,在北傳的雜阿含經三一九至三二一中,有一位名生聞婆羅門亦曾向佛陀提出“云何一切?”“云何一切有?”“云何一切法?”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大正二,頁九一)。這一切又名為世間,由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然而以眼無常、苦、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於眼隨意自在,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故說言:「危脆敗壞,是名世間。……眼是危脆敗壞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亦是危脆敗壞。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說危脆敗壞法,名為世間」(雜阿含經二三一,大正二,頁五六)。於六入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佛陀教諸弟子可以從七個不同層次去觀察六入處:
(一) 「云何為世間?謂六內入處。云何六?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二) 云何世間集?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
(三) 云何世間滅?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已捨、已吐、已盡、離欲、滅、止、沒」(雜阿含經二三三,大正二,頁五六)。
(四) 觀察緣於眼、色而生喜樂,是名眼、色味,乃至緣於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等而生喜樂,是名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味。
(五) 若眼、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眼患,乃至若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等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患。
(六) 若於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眼、色離,乃至於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名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離。
(七) 云何世間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如是於六入處、六入處集、滅、味、患、離及於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者,名知世間,能到世界邊,能免於眾苦。
從另一些經文中,我們也可以發覺,佛陀有時會從這樣的思考方式教導弟子層層深入地觀察六入處:
(一)有六內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二)有六外入處。云何為六?謂色是外入處,聲、香、味、觸、法是外入處,是名六外入處。
(三)有六識身。云何為六?謂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六識身。
(四)有六觸身。云何為六觸身?謂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是名六觸身。
(五)有六受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六受身。
(六)有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六想身。
(七)有六思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六思身。
(八)有六愛身。云何為六愛身?謂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觸生愛,是名六愛身。
(九)有六顧念。云何為六?謂色顧念,聲顧念,香顧念,味顧念,觸顧念,法顧念,是名六顧念。
(十)有六覆。云何為六?謂色有漏,是取,心覆藏;聲、香、味、觸、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雜阿含經三二三至三三二,大正二,頁九一、九二)
如此從內、外六入處以至心、心所法隨而展開一連串的活動,可知於顧戀境界,一向愛味,遠離慚愧。若堅執取所緣境界,由此增上力故,內懷隱匿,以至推動身、口、意造種種惡行,故生其覆。言覆者,因能障蔽智慧,不見真理,故有時佛陀與弟子間討論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會告訴弟子,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自內證者,愚癡、無明、大冥,是名無明。無明就是無知,謂無知者:眼無常不如實知,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耳、鼻、舌、身、意無常、生滅法不如實知。由不知故,若眼見色,喜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於彼法處行。或由不知故,若眼見色,憂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憂於彼法處行。或由不知故,若眼見色,捨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捨於彼法處行。這種觀察又叫做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捨就是既非喜亦非憂的意思。這樣觀察可以如實知見於順喜所緣境界時隨順而行,則深心喜樂,不如正理執取其相,發生貪欲,多起尋思,繼而想辦法方便求覓,因此身、口、意廣行造作種種福、非福行;於能順憂所緣境界時隨順而行,則深心厭惡,發生瞋恚;於能順捨所緣境界時,隨順而行,深心愚昧,發生愚癡,以至造作種種福、非福行。然而佛陀則教諸弟子應作六常行,云何六常行: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間難得。
由於根、境、識和合觸俱生受等心所法,在六處相應的經文中,很多時可以見到佛陀教導弟子如實觀察諸受。有一次,佛弟子優陀夷與一位婆羅門尼討論到苦、樂的問題時,婆羅門尼曾問優陀夷:「有沙門、婆羅門,說苦、樂自作;復有說言苦、樂他作;復有說言苦、樂自他作;復有說言苦、樂非自非他作。尊者復云何?」於是優陀夷就對婆羅門尼說,苦、樂既非自作、非他作、亦非無因生,然因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觸因緣生受:「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雜阿含經二五三,大正二,頁六二)。於此根、境、識和合觸俱生苦、樂等受,是故在瑜伽論的釋文就說為:「當知唯有其觸,遍行一切為苦、樂因」(《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頁三○九)。若於諸受不如實知見者,於樂受生起並隨之所有心理活動為貪愛縛,於苦受生起並隨之所有心理活動為瞋恚縛,於其不苦不樂受等生起並隨之所有心理活動為愚愛縛。若於隨順於己意的境界,便生染著;若不獲得,所欲不遂,便自燒燃;若得已失,便為愁惱之所損害。若即由此等推動,造作及增長能感後有諸業,由煩惱增上力故,於當來世生老病死等眾苦不斷。不但對苦樂受如此觀察,其他心、心所亦應如此觀察,在北傳的雜阿含經二七三,這一篇經稱為『合手聲譬經』或又叫做『撫掌喻經』,是說一切有部所傳誦的經文,經中佛陀以雙手和合拍發響聲為喻,為諸弟子說明:「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大正二,頁七二)。如是觀者,彼多聞聖弟子如實知眼非我、眼不異我、我不在眼中、眼不在我中。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以此十二處所生六識,並受、想、思等,來無所從,往無所至,由和合識生,生已散滅,故於六觸入處遍尋我不可得。
在雜阿含經二五○的記載裏,有一次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討論到內外入處的時候,舍利弗告訴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乃至意、法,亦復如是」(大正二,頁六○)。就是說於內、外入處、識和合觸俱生受,由苦、樂、捨等,若有欲貪境界現前,或不現前,世人由無知故於諸根及境皆不能棄捨,或貪或瞋或癡,經文中以一黑一白二牛共一軛鞅縛繫譬喻,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是其繫縛。世人由貪、瞋、癡故,於根及境泥著不捨。故佛陀告諸弟子:「六內入處是一邊,六外入處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雜阿含經一一六四,大正二,頁三一○)。有眼故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若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故雜阿含經二二一中佛陀告諸弟子斷一切取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大正二,頁五五)。
所謂觸滅及受滅其實都是指滅欲貪、瞋恚、愚癡,這一點,有一次佛陀就曾為一位名富樓那的弟子說了如下的一翻教法:「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雜阿含經二一五,大正二,頁五四)。
(三)六觸入處是根律儀處
在北傳的《增一阿含經》裏有一篇經文,說到這樣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佛在婆羅園中,魔波旬使婆羅村民不與佛陀共相言談,亦無有來承事供養,佛陀就告訴波旬,過去亦曾有拘樓孫佛與眾弟子依止此村居住,魔波旬亦曾使村民不施沙門眾食,爾時彼佛告諸比丘,應觀五種出人間食:一者禪食,二者願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脫食,五者喜食。當求方便辦於五種之食。爾時,諸比丘受佛教已,即自克己,成辦五種之食。是時魔波旬不能得其便,便作此念:今當求眼、耳、鼻、舌、身、意之便,吾今當往村中,教諸人民,使沙門眾等未得利養使令得之,已辦利養倍令增多,使彼比丘貪著利養,不能暫捨,复欲從眼、耳、鼻、舌、身、意得方便乎。於是當彼佛與聲聞弟子入村乞食時,婆羅門村人民供給比丘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皆前捉僧伽梨,以物強施。其時彼佛就告諸弟子,夫利養者,墮人惡趣,不令至涅槃。汝等比丘,莫趣想著之心,向於利養,當念捨離。其有比丘著利養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是故比丘,未生利養之心,當令不起;已生利養之心,時速滅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當魔波旬聽了佛陀的這翻說話之後,知道佛陀已經戰勝了他,即便隱形去。(《增一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頁七七二)。
佛陀為諸弟子說法,目的是為諸弟子指出一條正向解脫、正向涅槃之道,尤其是佛世時的聲聞弟子,「守護根門」的「根律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及修行實踐的法門,所以六入處就是密護根門的地方,務須時刻保持警覺。佛陀經常告誡弟子,若於此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當觀察六根各各自求所樂著境界: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佛告諸弟子:「云何不律儀?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於彼次第隨生眾多覺想相續;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是名不律儀」(雜阿含經一一七○,大正二,頁三一三)。“於彼次第隨生眾多覺想相續”意思就是指由根、境、識、觸而引生的一連串貪等眾多心、心所法。故有一次尊者摩訶迦旃延與一位婆羅門討論到守護根門的問題時,對彼婆羅門說:「眼是門,以見色故;耳、鼻、舌、身、意是門,以識法故。…..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緣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住身念處故,於心解脫、慧解脫無如實知,於彼起種種惡不善法,不得無餘滅盡。於心解脫、慧解脫,妨礙不得滿足;……身滿惡行,不得休息,心不寂靜;以不寂靜故,於其根門則不調伏,不守護,不修習。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眼見色已,於可念色不起緣著,不可念色不起瞋恚,常攝其心,住身念處,無量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於彼所起惡不善法,寂滅無餘,於心解脫、慧解脫而得滿足;解脫滿足已,身觸惡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門善調伏、守護、修習。如眼及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雜阿含經二五五,大正二,頁六四)。由此可知,如果不善修習的話,當六根觸對於境的時候,有貪、瞋、癡等煩惱現行而起,不能制伏,令心流漏有如泄瀉;不能如理思惟內、外入處所有愛味、過患及出離,縱有所覺,由不善修習而未能善護其心,是為不律儀、不能守護根門。有經文中佛告諸比丘:「云何不律儀?眼根不律儀所攝護,眼識著色,緣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實知見,不得如實知見故不離疑惑,不離疑惑故由他所誤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不律儀」(雜阿含經二七七,大正二,頁七五)。所以佛陀經常告訴其弟子眾:比丘若有眼識於色愛,念、染著者,則常依於識,為彼所縛,若識於色取故,不得見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識於法,亦復如是。是故若比丘、比丘尼,於六觸入處,所謂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盡止令滅。因為此中有愛故為病,愛故為癰,愛故為刺,若善思觀察愛生苦者,當多住離愛心,正念、正知。為教導弟子,佛陀曾以火坑作譬喻:「譬如近一聚落邊,有深坑滿中盛火,無有煙焰。時有士夫不愚、不癡,聰明、黠慧,…..彼作是念:此有火坑,滿中盛火,我若墮中,必死無疑,於彼生遠、思遠、欲遠。如是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永不覆心」(雜阿含經一一七三,大正二,三一四)。故佛陀告諸弟子,如何才是對向涅槃道跡:謂觀察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為培育正念、正知,佛告諸比丘:「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雜阿含經二○六,大正二,頁五二)。佛弟子由聽聞及思惟正法增上力故,在修行禪思時觀察及警覺於受,若苦、若樂、或不苦不樂。此中如果在苦受時固然有苦性,例如身體引起的不適的痛苦,或由貪、瞋、憂、愁等煩惱引起的迫逼心苦,就算在樂受之中,例如身體適意的樂受,或由心情愉悅引起的樂受,以至非苦非樂受,一切時中無不警覺自己的感受,並清楚知道諸受皆變幻無常。能如此修習者:「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繫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滅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雜阿含經二一二,大正二,頁五三)。對於佛弟子的這種修習,曾經有一次一位外道弟子與佛陀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這位外道弟子對佛陀說:「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於是佛陀就問他:「若如汝波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見色」。而當時亦在場的尊者阿難亦提出問題:「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唯聾者耳不聞聲」。然後佛陀就為阿難說在內法中佛弟子應該怎樣以正念、正智修諸根的教導:
(一)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二)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三)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四)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五)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雜阿含經二八二,大正二,頁七八)
經文的意思就是說,所謂修諸根者,並非自我封閉六根,不接觸外境,如果不得其法的話,縱然身離塵境、獨處空閒,始終還由久遠熏習而緣境發起種種尋思,起貪、瞋、癡等煩惱及隨煩惱。多聞聖弟子,當六根觸對六境,由六識俱生的無論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等所有心理活動、精神現象皆如實知而觀照這些心理活動,調伏這些情緒的波動,以至連這些心理活動皆捨離,不起任何可意、不可意、或可不可意的主觀分別,不被根、境、識所牽引、影響,保持正念、正智。能這樣修習的話才算得上是修諸根。
其實在其他的一些經文中,我們還可看見佛陀更具體地教導弟子如何修習的方法,例如在雜阿含經二八一中,一位叫做縈髮目揵連的人來與佛陀討論,佛諸弟子多修習何法,能令得智慧、得解脫滿足。佛陀就告訴縈髮目揵連,於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除身、口、意三惡行,修身、口、意三妙行:若眼見適意、可愛念、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若眼見不適意、不可愛念、順於苦覺之色,諸比丘見已,不畏、不惡、不嫌、不恚。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不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內心安住不動,善修解脫,心不懈惓。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處修習、多修習,身、口、意皆律儀,滿足三妙行。多修習三妙行能滿足四念處:多聞聖弟子,於空閑處、林中、樹下,作如是學,如是思惟:此身惡行,現世、後世必得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必當自生厭悔,他亦嫌薄,大師亦責,諸梵行者亦復以法而嫌我,惡名流布遍於諸方;身壞命終,當墮地獄。於身惡行,見現世、後世如是果報,是故除身惡行,修身妙行。口、意惡行,亦復如是。這樣由修習三妙行可得四念處清淨滿足:當觀內身身觀念住,專精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觀念住。如身觀念住,受受觀念住,心心觀念住,法法觀念住亦復如是。修習四念處可得七覺分滿足:比丘如是順身身觀住,彼順身身觀住時,攝念安住不忘,爾時方便修習念覺分;方便修習念覺分已,得念覺分滿足。乃至如是修習擇法覺分、精進覺分、歡喜覺分、猗息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清淨滿足。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修習七覺分可得明、解脫滿足: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離欲、依滅,捨於進趣;修念覺分,逮得明、解脫清淨滿足。乃至修習捨覺分,亦如是說。如是法法相依,從此岸而到彼岸。依照瑜伽論的釋文,諸佛弟子“謂修根故,能正修身,修身所引善行修故,能正修戒;修戒所引念住、覺支無倒修故,能修心、慧”(《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頁三七六)。因為修根有別於守戒,修諸根是佛弟子對自己的策勵,是發自內心的對自己身、口、意行為的警覺及克制,調伏、以至斷滅自己才知的煩惱,故在修行的歷程上,由修諸根始,乃至修三增上學:修戒、修心、修慧。雜阿含經內有一篇經文,叫做「清淨乞食住經」,經中說到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晨朝入舍衛城乞食後,還祇樹給孤獨園,入林中晝日坐禪。然後告訴佛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陀讚嘆尊者舍利弗能入空三昧禪住,觀一切無我,若行、若住,如實了知煩惱有無,知有煩惱,便修斷行;知無煩惱,便生歡喜,生歡喜故,乃至令心證三摩地,入上座禪。經文是這樣讚嘆尊者舍利弗的:「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雜阿含經二三六,大正二,頁五七)。佛諸弟子由正念、正智,如實觀察,如實知見諸法無我:
(一)於六內入處觀察:眼內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內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於此六內入處如實知見無我。
(二)於六外入處觀察:色外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聲、香、味、觸、法外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於六外入處如實知見無我。
(三)於六識身觀察:若緣眼、色生眼識,彼眼識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彼意識是我,異我,相在不?於六識身如實知見無我。
(四)於六觸身觀察: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於此六觸身如實知見無我。
(五)於六受身觀察: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觸緣受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受是我,異我,相在不?於此六受身如實知見無我。
(六)於六想身觀察: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想,彼想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想,彼想是我,異我,相在不?於六想身如實知見無我。
(七)於六思身觀察: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思,彼思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思,彼思是我,異我,相在不?於六思身如實知見無我。
(八)於六愛身觀察: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愛,彼愛是我,異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愛,彼愛是我,異我,相在不?於六愛身如實知見無我。
佛諸弟子的這種修習方法,在雜含阿經二七六中,有難陀尊者為五百比丘尼教授、說法,經中尊者難陀曾以燈明、樹影等譬喻,說明無論內、外六處、六識,乃至由此而起的觸、受、想、思、愛等心、心所法,皆緣生緣滅,多聞聖弟子應以智慧利刀,截斷喜貪及一切煩惱,當如是學:「於所可樂法,心不應著,斷除貪故;所可瞋法,不應生瞋,斷除瞋故;所可癡法,不應生癡,斷除癡故。於五受陰當觀生、滅,於六觸入處當觀集、滅,於四念處當善繫心住七覺分。修七覺分已,於其欲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於其有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於無明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大正二,頁七五)。故有一次尊者阿難與尊者舍利弗討論到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更有餘不?無有餘不?有餘無餘?或非有餘非無餘不的問題時,尊者舍利弗告阿難言:於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有無亦不應說,非有非無亦不應說。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雜阿含經二四九,大正二,頁六○)。上述經二七六文中所說的欲漏、有漏、無明漏指的是三界煩惱,始從六內入處觀察,以至如實證知諸法無我者,佛諸弟子則滅三界煩惱,得苦邊際,不受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