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漫談

 

撰稿人:陳瓊璀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指覺悟,菩提樹即覺樹,因為釋迦牟尼坐在這棵樹下成佛,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叫做菩提樹。

在佛教的經典裏面記載,不同的佛各有不同的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是阿說他樹,梵文asvattha,又譯作貝多樹,其果實稱畢砵羅,梵文pippala,故又稱作畢砵羅樹。這種樹很粗生易長,常見於印度中部及東南亞佛教國家,香港也很易見到。樹屬桑科,常綠喬木,樹皮淡灰、光滑,枝葉繁盛茂密,葉子心形,葉端尖長。植物學家將它歸屬於宗教的無花果樹類 Ficus Religiosa Linn,這是因為菩提樹在印度是一種宗教的聖樹,古時婆羅門祭師祭神時盛蘇摩酒的器皿,就是由阿說他木制的,吠陀詩人給予阿說他”樹中之王”的稱號,人們用它來摩擦生火,燃點祭火和作為燃料。另外,在印度教的傳說裏,宇宙衛護神毘濕紐是在阿說他樹下降生的,所以阿說他樹是毘濕紐的化身之一,以至在晚期的印度教哲學裏用來象徵真理和智慧,在”薄伽梵歌”裏,把阿說他說成是”一棵永恆不滅的樹,它的根 兒是與創造者梵天同源,它的枝葉是智慧的吠陀神典。”

在佛教裏阿說他樹也是神聖的樹中之王,因為釋迦牟尼也是在阿說他樹下覺悟成佛的。在小部經本生經裏記載悉達多太子”智慧成熟以後,出家行大精進,在榕樹之下受了乳糜供養,至尼連禪河畔去啜食,登菩提道場,就於阿說他樹下,成無上正覺。”﹝南傳小部本生經之因緣總序遠因緣﹞在中阿含經羅摩經裏,佛陀自述出家以後來到尼連禪河邊,只覺”此地至可愛樂,山林鬱茂,尼連禪河清流盈岸……我今寧可於此中學。即便持草往詣覺樹,到已布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中國唐‧玄奘法師遊學印度後,在《大唐西域記》卷八裏記述當時來到中印度菩提伽耶的情景:”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砵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此處之菩提樹歷遭砍伐,阿育王、阿育王妃、設賞迦王等皆曾惡意砍伐焚燒,但菩提樹仍新芽茁壯。據巴利文島史、大史等史書記載,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曾將此菩提樹折枝帶到錫蘭種植,後來在十二世紀回教徒入侵印度時,菩提伽耶的本樹被摧毀,於是再從錫蘭移枝回菩提道場。此外,現在中國、日本、緬甸、泰國等佛教國家皆有從印度移植的菩提樹,許多已成珍貴古樹,仍然枝葉婆娑。由於菩提樹粗生易長,移植各地後,乃至成為綠化植樹,到處生根,茁壯成長。

 

參考資料:

  • 《現代佛學》第六冊 1957年6月號
  • 《佛光大辭典》第六冊頁5208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七冊頁4417
  • 《大唐西域記》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