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撰稿人:陳瓊璀

 

慈悲是佛教中理想人物所應具備的人格特質之一,慈是無條件地給予喜樂,悲是如同身受地拔除憂苦,佛教中稱這種理想人物為菩薩。 菩薩是成佛之前的階段,如果立志以佛陀為榜樣,走佛陀走過的路的話,就必須要能像佛陀一樣,發願生生世世無有厭倦地為眾生服務, 這是佛教無我理論的實踐方法之一,為無我精神的體現。此中,菩薩不應有自我的觀念,亦不應對他人起分別心,故此, 假如其他的人能得到喜樂,菩薩亦一樣覺得喜樂;假如其他的人遇到憂苦,菩薩亦與自己遇上憂苦一樣,所以慈悲是菩薩實行自利利他的工作, 引渡所有的眾生都脫離憂苦。慈悲精神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體現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行布施,佛經中很多本生故事都記載佛陀在未成佛之前, 已經多生行菩薩道,以無私的精神而行布施。本生故事記載佛陀在多生之前曾為國王而有賢名,招至天神的姤忌而欲加害,與另一天神相約, 一人化作鷹,一人化作鴿,鴿子飛到國王前求救,哭訴鷹欲擒己,於是國王誓保鴿命,但鷹對國王說,如果失去了獵物自己必將餓死, 豈不即是國王殺鷹,除非國王能自割身肉喂鷹,重量與鴿相同,這樣鷹與鴿都能保存性命,於是國王承諾以己肉換鴿性命, 但每割一塊肉下來相稱時總不及鴿子的重量,直至身上所有的肉都割完,血亦流盡,都未能與鴿子的重量相等, 於是吩咐臣子最後將自己的骨髓都布施與鷹,希望鷹不要加害鴿子。國王的這種捨己精神卒感動了鷹與鴿,於是現身,並以神力為國王療傷。 這個故事的喻意是慈悲的精神就像父母愛護子女一樣地無私奉獻,乃至可以自己的生命保護子女,及至一切生命, 成就了一切的眾生亦即成就了自己,正如故事中假如鷹與鴿子都能生存的話,國王的慈悲精神就得與鷹鴿同存不死,乃至流傳千古。 所以這種悲天憫人的慈悲襟懷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能長養一切福德。